儿还是上午,不担心晚上睡不着觉。一面泡茶,一面问覃叔,这一周,家里有没有什么事、爷爷身体怎么样。池容退休许多年,但手上股份仍在,在旁人眼中,就是他这尊大佛仍然坐镇,所以还是有许多人会来探望。但总有一半时候,会听到管家覃叔说,老爷子已经累了、睡了。
说到底,无非是老爷子不想见人。
但在孙子面前,池容总能精神许多。有一个乖巧孩子陪着下棋放松,自家孙子还很贴心。池容乐呵呵的,觉得血压都降了不少。他一心二用,对池珺说:“小珺,也不要光说我,你呢?”
池珺眨眼:“我?”
池容像是每一位老人,提起儿孙课业,然后满意地听孙子向自己汇报:“我和钟奕应该都能稳。”
池容:“也不要掉以轻心。”
池珺就笑:“爷爷,我就算了,钟奕怎么可能‘掉以轻心’?”
池容也笑。钟奕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他当然知道,钟奕的习惯,就是做万全准备、考虑到一切可能。这种性格,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前期或许会累,但到后期,就能事半功倍。
作为一个商人,池容对此颇为欣赏。而对于孙子,池容:“小奕不会,你呢?”
池珺说:“啊呀,小奕会看着我的——”
他完全是顺口,接了爷爷的话。可“小奕”两个字一出来,原本正在看棋局的钟奕抬眼,看他。
池珺改口:“嗯,是哥哥、哥哥。”
钟奕的手指在棋盘上点一点,听到池容的小声,说:“你们倒是感情好。”他这辈子,有一双儿女、一双孙子孙女,又因儿女不睦、儿子儿媳关系冷淡,注定不能享受“子孙满堂”。但这些年下来,有小珺,有钟奕,也算体验过天伦之乐。
池珺则说:“我和哥哥当然感情好啊。”
眼下叫“哥哥”,到了吃完饭、睡午觉,进房间,就成了“好哥哥”。
睡前的吻、醒来的吻,还有出门之前,仍要有一个吻。
池珺疑心,自己完全是上了一种名叫“钟奕”的瘾。这个年纪,本就有许多多余的精力。亲吻时不能完全发泄出来,又不愿自己再沉迷在其他事上。只要顺着浴室的水流,匆匆宣泄。
等打开浴室门、见到外面的钟奕。
池珺叹口气,想:……可我还是想亲他,怎么办?
这样时光荏苒,转眼高考。考完估分,两人都到了满意的线上。这之后,就是报志愿、等待录取。
而在此期间,两人也按照之前说好的,进了盛源。
第216章 番外七(13)
接下来四年,钟奕、池珺都会在京市度过。但在斟酌之后, 这个暑假, 他们还是留在盛源海城总公司。一方面, 是熟悉业务,等日后去了京市,可以更好地接触实际项目。另一方面,则是这次终于有完整时间、可以用来观察海城盛源的各种情况。
在此之前, 他们知道池北杨, 与池南桑互视对方为眼中钉,知道池北杨与其他股东之间也有些许摩擦。逢年过节,股东们去探访池容。这样场景中, 池珺是小辈,很多地方不便开口。可这样一来,更方便他看。等到这时候,池珺心里已经有谱, 和钟奕讲:“前些年还好,但这几年, 我爸和谈叔的关系可能有些僵。”
他们说事的时候, 面前摆了纸笔,池珺一边讲,一边在纸上画人物关系图。等到回忆完自己留意到的情况,一张纸满满当当。最终,池珺在“广宏”、“明永丰”两个名字上,各画了一个圈。
意思是要留意这两个人。
他解释:“马爷爷已经要养老了, 他大概不习惯目的性太强的表现。”人到暮年,反倒有些返璞归真的意思。家财万贯,已经够用,于是追求起精神境界。
池珺:“谈叔,我们走了以后,我妈会帮忙看……”他一顿,“她平时是不愿意拿这些事‘浪费时间’的,所以我准备和她谈一谈。”
池珺:“——我拟了一份合同。”
只是初稿,还有很多不严谨、不确切的地方,但拿给钟奕看时,已经有意思雏形。他眼下成年了,每年该收到盛源10%的股份分红,这是当年周秀君女士去世时,在遗嘱中写明赠予孙子,又暂且由儿媳代为打理的部分。兴许她那时候已经觉得,如果不加后面那句,那这笔股份,大约到不了孙子手中,就要被池北杨截走。
而在接下来的四年中,这10%股份所带来的巨额收益,仍然可以由丛兰打理。
嗯,写作“打理”,读作“挥霍”。
但也详细地写了为了这笔收益,丛兰需要承担的义务。总结下来,只有一个意思:紧盯盛源的情况。
说来简单,但池珺列了整整五页细节。
钟奕看了,就明白,这些条件,大约在池珺心底徘徊很久。
这之后,池珺才说起明、广二人。明面上看,这是和池北杨关系最近的两个股东。但几次见面下来,池珺都觉得这两人过于油滑,说起话来,总要保留余地。他偶尔会想,或许很多年以后,自己也会成为这样“合格”的商人。但眼下,他仍会有意气用事的时候。
他说:“要‘争取’他们,说难也难,说简单,就太简单了。”
无非是价码问题。
池珺:“那么,问题就在于,我们要怎么‘出价’呢?”
这时候,是夏天。两个介于少年与成年
说到底,无非是老爷子不想见人。
但在孙子面前,池容总能精神许多。有一个乖巧孩子陪着下棋放松,自家孙子还很贴心。池容乐呵呵的,觉得血压都降了不少。他一心二用,对池珺说:“小珺,也不要光说我,你呢?”
池珺眨眼:“我?”
池容像是每一位老人,提起儿孙课业,然后满意地听孙子向自己汇报:“我和钟奕应该都能稳。”
池容:“也不要掉以轻心。”
池珺就笑:“爷爷,我就算了,钟奕怎么可能‘掉以轻心’?”
池容也笑。钟奕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他当然知道,钟奕的习惯,就是做万全准备、考虑到一切可能。这种性格,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前期或许会累,但到后期,就能事半功倍。
作为一个商人,池容对此颇为欣赏。而对于孙子,池容:“小奕不会,你呢?”
池珺说:“啊呀,小奕会看着我的——”
他完全是顺口,接了爷爷的话。可“小奕”两个字一出来,原本正在看棋局的钟奕抬眼,看他。
池珺改口:“嗯,是哥哥、哥哥。”
钟奕的手指在棋盘上点一点,听到池容的小声,说:“你们倒是感情好。”他这辈子,有一双儿女、一双孙子孙女,又因儿女不睦、儿子儿媳关系冷淡,注定不能享受“子孙满堂”。但这些年下来,有小珺,有钟奕,也算体验过天伦之乐。
池珺则说:“我和哥哥当然感情好啊。”
眼下叫“哥哥”,到了吃完饭、睡午觉,进房间,就成了“好哥哥”。
睡前的吻、醒来的吻,还有出门之前,仍要有一个吻。
池珺疑心,自己完全是上了一种名叫“钟奕”的瘾。这个年纪,本就有许多多余的精力。亲吻时不能完全发泄出来,又不愿自己再沉迷在其他事上。只要顺着浴室的水流,匆匆宣泄。
等打开浴室门、见到外面的钟奕。
池珺叹口气,想:……可我还是想亲他,怎么办?
这样时光荏苒,转眼高考。考完估分,两人都到了满意的线上。这之后,就是报志愿、等待录取。
而在此期间,两人也按照之前说好的,进了盛源。
第216章 番外七(13)
接下来四年,钟奕、池珺都会在京市度过。但在斟酌之后, 这个暑假, 他们还是留在盛源海城总公司。一方面, 是熟悉业务,等日后去了京市,可以更好地接触实际项目。另一方面,则是这次终于有完整时间、可以用来观察海城盛源的各种情况。
在此之前, 他们知道池北杨, 与池南桑互视对方为眼中钉,知道池北杨与其他股东之间也有些许摩擦。逢年过节,股东们去探访池容。这样场景中, 池珺是小辈,很多地方不便开口。可这样一来,更方便他看。等到这时候,池珺心里已经有谱, 和钟奕讲:“前些年还好,但这几年, 我爸和谈叔的关系可能有些僵。”
他们说事的时候, 面前摆了纸笔,池珺一边讲,一边在纸上画人物关系图。等到回忆完自己留意到的情况,一张纸满满当当。最终,池珺在“广宏”、“明永丰”两个名字上,各画了一个圈。
意思是要留意这两个人。
他解释:“马爷爷已经要养老了, 他大概不习惯目的性太强的表现。”人到暮年,反倒有些返璞归真的意思。家财万贯,已经够用,于是追求起精神境界。
池珺:“谈叔,我们走了以后,我妈会帮忙看……”他一顿,“她平时是不愿意拿这些事‘浪费时间’的,所以我准备和她谈一谈。”
池珺:“——我拟了一份合同。”
只是初稿,还有很多不严谨、不确切的地方,但拿给钟奕看时,已经有意思雏形。他眼下成年了,每年该收到盛源10%的股份分红,这是当年周秀君女士去世时,在遗嘱中写明赠予孙子,又暂且由儿媳代为打理的部分。兴许她那时候已经觉得,如果不加后面那句,那这笔股份,大约到不了孙子手中,就要被池北杨截走。
而在接下来的四年中,这10%股份所带来的巨额收益,仍然可以由丛兰打理。
嗯,写作“打理”,读作“挥霍”。
但也详细地写了为了这笔收益,丛兰需要承担的义务。总结下来,只有一个意思:紧盯盛源的情况。
说来简单,但池珺列了整整五页细节。
钟奕看了,就明白,这些条件,大约在池珺心底徘徊很久。
这之后,池珺才说起明、广二人。明面上看,这是和池北杨关系最近的两个股东。但几次见面下来,池珺都觉得这两人过于油滑,说起话来,总要保留余地。他偶尔会想,或许很多年以后,自己也会成为这样“合格”的商人。但眼下,他仍会有意气用事的时候。
他说:“要‘争取’他们,说难也难,说简单,就太简单了。”
无非是价码问题。
池珺:“那么,问题就在于,我们要怎么‘出价’呢?”
这时候,是夏天。两个介于少年与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