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的男生,坐在一起,去勾勒代表着“未来”的蓝图。
同一年,唐怀瑾、唐怀瑜一同去英国读书。而张笑侯去了美国,走的时候,池珺、钟奕和许多朋友去机场送他。到这会儿,他们这最私密一圈子的人,大抵都知道了池珺和钟奕的关系。都是一样的年纪、最亲近的友人,往后十年二十年,他们都要相互扶持着走过、接手父辈开创的东西。于是此刻,于钟、池二人,他们都带着点善意的笑。张笑侯多说了一句,对钟奕道:“加油啊。”
简简单单三个字,就能囊括许多意思了。
而钟奕笑一下,说:“谢谢。”然后客气一句,“你也是。”
送别之后,紧接着是新的学期。钟奕与池珺虽说是同一籍贯,但被分到不同宿舍。往后,两人决定搬去外面。虽然多了十分钟路程,可更方便、自在。
要上课的日子,往往是在线上处理工作。有了暑假在海城盛源的经历,钟奕再进这边的项目组,就很顺水成章。至于池珺,成了“池特助”。
此外,虽然股份分红暂时让给丛兰,但两人仍有之前数年攒下的“零花”,又有钟奕在股市中的收益。于是他们也开始有意寻找一些项目。
作为投资人,两人经历了失败、钱打水漂,但也有成功。
一次成功,就能盖过百次失败。
这是一个新兴行业迅速崛起的年代,有了平台眼界、有了余裕,两人针对当下、乃至未来的热点,讨论过许多次,做出各种方向的尝试。此外,他们就读于顶尖名校的金融专业,偶尔相关课程中,老师也给出头脑风暴的机会,听完同学们的讨论,也有新的启发。
大学四年,两人手上的资金,已经翻了数番,几乎达到十位数。
当年,他们离开海城,是在夏末冬初。后面每一年,只有过年那几天,会在海城久住。真正回来,则是大四下学期的初春。行道树泛起新绿,池珺被任职为盛源影视的执行总裁。出乎众人意料的是,钟奕没有跟来。
因过往四年的投资经历,这时候,钟奕手头宽裕,能施展许多想法。他和池珺讲好,自己这边,要开始创业。
池珺支持他。
他们是灵魂契合的伴侣,四年时间,感情从最初的炙热变为细水长流,但始终稳固如昔。甚至更加亲密。
钟奕有这些年投资积攒下的人脉。有虽不直白说起,但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盛源、行舟两大企业作为倚靠。他最终选择了信息科技行业。
那天午后,他与池珺一起陪老爷子下棋、喝茶。这一幕好似与多年前一模一样,但又有所不同。四年过去,池容鬓角白发更多。与两个小辈讲话,很珍惜眼下光景。说了片刻,却又困倦,不知不觉睡去。
钟奕留意到,讲话的声音低一些。而这一时刻,窗外忽然下起雨。
雨落在窗外那株芭蕉上,池珺侧头看过去,眼神里带出些怀念。
钟奕看了,明白:小珺又想到周奶奶。
他们在很年幼的时候,走进对方的生命里。往后这么多年,成了彼此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池珺太了解钟奕,能从钟奕的每一个眼神、面上的细微活动,看出钟奕所思所想。钟奕也不遑多让。
他原本就坐在池珺身边,这会儿更近一些。两人有过无数次“负距离”接触,于是一切亲近变得自然又随意。他对池珺说:“我们的公司,叫‘芭蕉’吧。”
池珺一怔,转头看他。
钟奕微微笑一下,看着池珺。
池珺:“你这个语气,”他眼睛弯起一点,“像是给我们的孩子起名。”
钟奕道:“也可以这么想。”
他们多半不会有真正的小孩。一来,是精力问题。两人已经做好准备,与池北杨、与其他股东,打一场持久战。这场战争,可能要花上经年时间。
二来,他们都有不甚美好的童年,所以在“孩子”问题上,有长久的犹豫,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对另一个生命负起责任。
对钟奕、池珺来说,如果只是花钱、请人教导照料,倒不是问题。可这并不足够。
所以到现在,两人的共识是:他们的生活里,还是不要多出另一个小生命了。
此刻覃叔不在,只有摇椅上闭着眼、小憩的老爷子。这样讲着话,不知不觉间,两人又一起停下。
最后,是钟奕先抬手,放在池珺肩上,近乎是搂抱的姿势。
而池珺微微抬头,去吻钟奕。
是一个浅尝辄止的吻,蜻蜓点水。爷爷还在身边,即便睡了,也不好有更多亲密。
这个吻后,池珺叫了声:“哥哥。”
钟奕又去亲他的眼睛。
池珺低低笑了笑,说:“晚上,要不要——”
一顿。
覃叔从旁边走来了,端着点心。见了凑在一起讲话的两个小辈,再看到睡着的老爷子。
他放下茶点,小声对自己看着长大、长成青年俊彦的两个小辈说:“老爷子睡了,你们也去睡吧。”
天气凉爽,雨声淅淅沥沥,是午睡的好天气。
自家人面前,不必有许多客气。池珺和钟奕站起来,回房间午觉,顺便补足先前的吻。
而在方才几人落座的地方,池容睁开眼,心情复杂:“他们真的——”
“亲近”两个字,是可以在许多细微动作中流露出来的。
池容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想法。起先
同一年,唐怀瑾、唐怀瑜一同去英国读书。而张笑侯去了美国,走的时候,池珺、钟奕和许多朋友去机场送他。到这会儿,他们这最私密一圈子的人,大抵都知道了池珺和钟奕的关系。都是一样的年纪、最亲近的友人,往后十年二十年,他们都要相互扶持着走过、接手父辈开创的东西。于是此刻,于钟、池二人,他们都带着点善意的笑。张笑侯多说了一句,对钟奕道:“加油啊。”
简简单单三个字,就能囊括许多意思了。
而钟奕笑一下,说:“谢谢。”然后客气一句,“你也是。”
送别之后,紧接着是新的学期。钟奕与池珺虽说是同一籍贯,但被分到不同宿舍。往后,两人决定搬去外面。虽然多了十分钟路程,可更方便、自在。
要上课的日子,往往是在线上处理工作。有了暑假在海城盛源的经历,钟奕再进这边的项目组,就很顺水成章。至于池珺,成了“池特助”。
此外,虽然股份分红暂时让给丛兰,但两人仍有之前数年攒下的“零花”,又有钟奕在股市中的收益。于是他们也开始有意寻找一些项目。
作为投资人,两人经历了失败、钱打水漂,但也有成功。
一次成功,就能盖过百次失败。
这是一个新兴行业迅速崛起的年代,有了平台眼界、有了余裕,两人针对当下、乃至未来的热点,讨论过许多次,做出各种方向的尝试。此外,他们就读于顶尖名校的金融专业,偶尔相关课程中,老师也给出头脑风暴的机会,听完同学们的讨论,也有新的启发。
大学四年,两人手上的资金,已经翻了数番,几乎达到十位数。
当年,他们离开海城,是在夏末冬初。后面每一年,只有过年那几天,会在海城久住。真正回来,则是大四下学期的初春。行道树泛起新绿,池珺被任职为盛源影视的执行总裁。出乎众人意料的是,钟奕没有跟来。
因过往四年的投资经历,这时候,钟奕手头宽裕,能施展许多想法。他和池珺讲好,自己这边,要开始创业。
池珺支持他。
他们是灵魂契合的伴侣,四年时间,感情从最初的炙热变为细水长流,但始终稳固如昔。甚至更加亲密。
钟奕有这些年投资积攒下的人脉。有虽不直白说起,但所有人心照不宣的盛源、行舟两大企业作为倚靠。他最终选择了信息科技行业。
那天午后,他与池珺一起陪老爷子下棋、喝茶。这一幕好似与多年前一模一样,但又有所不同。四年过去,池容鬓角白发更多。与两个小辈讲话,很珍惜眼下光景。说了片刻,却又困倦,不知不觉睡去。
钟奕留意到,讲话的声音低一些。而这一时刻,窗外忽然下起雨。
雨落在窗外那株芭蕉上,池珺侧头看过去,眼神里带出些怀念。
钟奕看了,明白:小珺又想到周奶奶。
他们在很年幼的时候,走进对方的生命里。往后这么多年,成了彼此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池珺太了解钟奕,能从钟奕的每一个眼神、面上的细微活动,看出钟奕所思所想。钟奕也不遑多让。
他原本就坐在池珺身边,这会儿更近一些。两人有过无数次“负距离”接触,于是一切亲近变得自然又随意。他对池珺说:“我们的公司,叫‘芭蕉’吧。”
池珺一怔,转头看他。
钟奕微微笑一下,看着池珺。
池珺:“你这个语气,”他眼睛弯起一点,“像是给我们的孩子起名。”
钟奕道:“也可以这么想。”
他们多半不会有真正的小孩。一来,是精力问题。两人已经做好准备,与池北杨、与其他股东,打一场持久战。这场战争,可能要花上经年时间。
二来,他们都有不甚美好的童年,所以在“孩子”问题上,有长久的犹豫,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对另一个生命负起责任。
对钟奕、池珺来说,如果只是花钱、请人教导照料,倒不是问题。可这并不足够。
所以到现在,两人的共识是:他们的生活里,还是不要多出另一个小生命了。
此刻覃叔不在,只有摇椅上闭着眼、小憩的老爷子。这样讲着话,不知不觉间,两人又一起停下。
最后,是钟奕先抬手,放在池珺肩上,近乎是搂抱的姿势。
而池珺微微抬头,去吻钟奕。
是一个浅尝辄止的吻,蜻蜓点水。爷爷还在身边,即便睡了,也不好有更多亲密。
这个吻后,池珺叫了声:“哥哥。”
钟奕又去亲他的眼睛。
池珺低低笑了笑,说:“晚上,要不要——”
一顿。
覃叔从旁边走来了,端着点心。见了凑在一起讲话的两个小辈,再看到睡着的老爷子。
他放下茶点,小声对自己看着长大、长成青年俊彦的两个小辈说:“老爷子睡了,你们也去睡吧。”
天气凉爽,雨声淅淅沥沥,是午睡的好天气。
自家人面前,不必有许多客气。池珺和钟奕站起来,回房间午觉,顺便补足先前的吻。
而在方才几人落座的地方,池容睁开眼,心情复杂:“他们真的——”
“亲近”两个字,是可以在许多细微动作中流露出来的。
池容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想法。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