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纳和福克斯都是传媒业的翘楚,既然华纳能看清引爆话题的好处,福克斯也不会想不明白其中的关键。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宣传旗下的产品,从而带来更多收益,这是任何商业公司最基本的能力。
“采访顺利吗?”
刚刚离开新闻厅,杜克就看到了南希·约瑟夫森,耸了耸肩,说道:“难不倒我。”
两人拒绝了华纳的挽留,边说着专访的一些内容,边出了华纳大楼,等坐进杜克的宾利车中,南希才提起了另外的事。
“看今天的报纸了吗?”她问道。
“我感觉我已经成为了影评人公敌。”杜克不在意的说道。
听到杜克轻松的口气,南希放下心,说道:“福克斯也发来邀请,想要邀请你参与福克斯电视台的晚间脱口秀。”
“你的意见呢?”杜克看着副驾驶。
“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彻底激化,这场争执声势越大,对我们越有好处。”南希想了想,“影评人的恼怒与你在《洛杉矶时报》上的言论未尝没有关系,他们已经涉及到了人身攻击,反击是必须的。”
杜克点了点头。
南希继续说道:“时代周刊的专访最快也要到下个月才能问世,从昨天滑落的票房看,影评人还是对《独立日》造成了一些影响,我们的反击越快越好。”
是的,时代华纳为杜克准备的是《时代周刊》的封面,这种专访可不会当月就发!
“不止是福克斯的脱口秀,”南希将两份邀约递了过来,“奥普拉的邀请,我刚刚收到。”
对于脱口秀什么的,杜克了解的不多,却知道奥普拉脱口秀好像世界闻名。
“我建议选择福克斯,放弃奥普拉。”南希的话却出乎他的预料。
“为什么?”杜克不解。
第一百二十九章为什么受欢迎
“因为两个节目的受众完全不同。”
这是南希·约瑟夫森给出的答案,接着又为杜克做了一些简单的解释。
其实,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奥普拉脱口秀的受众与杜克电影的潜在受众截然不同,前者只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的观众,都是四十岁以上的家庭主妇,而且以小镇家庭主妇为主,而杜克的影片呢?
这种快节奏以视觉冲击力为卖点的影片,主要观众就是17岁到35岁之间的人群,而且绝对以男性为主!就算其中有不少的女影迷,往往也是年轻女孩,而不是家庭主妇。
谁能指望家庭主妇为这样的影片买单?
听完南希解释的话,杜克马上想到家庭主妇最喜欢什么样电影,爱到死去活来的狗血爱情片。
是的,奥普拉脱口秀非常有名,却不适合每个电影演员或者导演,像杜克这种风格的导演,除去节目名气本身所能带来的影响力,其实带不来多少好处,至少对现在没有太多益处。
如果有一天,杜克转型去拍摄家庭主妇类电影,一定会积极联络奥普拉。
杜克没有随大队人马全美跑通告宣传,但留在洛杉矶同样工作繁忙,独立日假期就在四处奔波中悄悄渡过,《独立日》也在这一天稍稍改变了昨天的下滑趋势,票房迎来了小小的反弹,单日拿到了1856万美元,不管周围的阻力有多大,影片坚定的向着一亿美元大关迈进。
旧的一天结束,新的一天到来,太阳升起又落下,芝加哥近郊的工作室里,明亮的灯光始终没有熄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照亮罗杰·艾伯特心中的黑暗。
接到经纪人传来的消息,这位影评界的翘楚,打开电视机,换到福克斯频道后,藏在眼镜后面的眼睛,冷冷的看着在节目上大放厥词的那个年轻导演。
“影评人为什么猛烈的攻击我和我的电影?我觉得这后面掩藏了大家可能忽略的一件事,《独立日》到现在影评人综合打分只有3.1分,而抽访的十二万观众的好评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大批观众无视影评人的抨击,纷纷涌入影院观看《独立日》,观众不在乎他们影评的事实,才是影评界发怒的原因。”
罗杰·艾伯特的脸色阴沉,杜克·罗森伯格完全是在揭他们这个行业的伤疤,而且没有任何停止的意思。
“大家还记不记得七十年代影评界是怎么评价《星球大战》的吗?廉价的娱乐和卢卡斯注定夭折的孩子!结果呢?星球大战成为了全美文化符号之一,用最有力的声音向影评人的抨击做出了回应,碾碎了他们所有的尊严。”
电视机响起了阵阵刺耳的笑声,那是现场观众发出的声音,罗杰·艾伯特面色转冷,当年他就是其中的人之一,而影评界早就有默契的不再提这件事,那个年轻导演却把他们的伤疤又一次摆在了全美观众面前!
“《独立日》虽然比不上《星球大战》,但也不会在影评人的攻击中倒下,首周末票房和观众的高口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其实我想说的只有一点,现在电影业和观众们,根本不用在乎影评人的看法……”
放在办公桌上的手,紧紧握着一只铅笔,罗杰·艾伯特似乎把铅笔当做了脱口秀节目中的年轻导演,恨不得扼住他的咽喉,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影评界出过安德烈·巴赞这样伟大的人物,对电影业的发展做出了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宣传旗下的产品,从而带来更多收益,这是任何商业公司最基本的能力。
“采访顺利吗?”
刚刚离开新闻厅,杜克就看到了南希·约瑟夫森,耸了耸肩,说道:“难不倒我。”
两人拒绝了华纳的挽留,边说着专访的一些内容,边出了华纳大楼,等坐进杜克的宾利车中,南希才提起了另外的事。
“看今天的报纸了吗?”她问道。
“我感觉我已经成为了影评人公敌。”杜克不在意的说道。
听到杜克轻松的口气,南希放下心,说道:“福克斯也发来邀请,想要邀请你参与福克斯电视台的晚间脱口秀。”
“你的意见呢?”杜克看着副驾驶。
“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彻底激化,这场争执声势越大,对我们越有好处。”南希想了想,“影评人的恼怒与你在《洛杉矶时报》上的言论未尝没有关系,他们已经涉及到了人身攻击,反击是必须的。”
杜克点了点头。
南希继续说道:“时代周刊的专访最快也要到下个月才能问世,从昨天滑落的票房看,影评人还是对《独立日》造成了一些影响,我们的反击越快越好。”
是的,时代华纳为杜克准备的是《时代周刊》的封面,这种专访可不会当月就发!
“不止是福克斯的脱口秀,”南希将两份邀约递了过来,“奥普拉的邀请,我刚刚收到。”
对于脱口秀什么的,杜克了解的不多,却知道奥普拉脱口秀好像世界闻名。
“我建议选择福克斯,放弃奥普拉。”南希的话却出乎他的预料。
“为什么?”杜克不解。
第一百二十九章为什么受欢迎
“因为两个节目的受众完全不同。”
这是南希·约瑟夫森给出的答案,接着又为杜克做了一些简单的解释。
其实,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奥普拉脱口秀的受众与杜克电影的潜在受众截然不同,前者只要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的观众,都是四十岁以上的家庭主妇,而且以小镇家庭主妇为主,而杜克的影片呢?
这种快节奏以视觉冲击力为卖点的影片,主要观众就是17岁到35岁之间的人群,而且绝对以男性为主!就算其中有不少的女影迷,往往也是年轻女孩,而不是家庭主妇。
谁能指望家庭主妇为这样的影片买单?
听完南希解释的话,杜克马上想到家庭主妇最喜欢什么样电影,爱到死去活来的狗血爱情片。
是的,奥普拉脱口秀非常有名,却不适合每个电影演员或者导演,像杜克这种风格的导演,除去节目名气本身所能带来的影响力,其实带不来多少好处,至少对现在没有太多益处。
如果有一天,杜克转型去拍摄家庭主妇类电影,一定会积极联络奥普拉。
杜克没有随大队人马全美跑通告宣传,但留在洛杉矶同样工作繁忙,独立日假期就在四处奔波中悄悄渡过,《独立日》也在这一天稍稍改变了昨天的下滑趋势,票房迎来了小小的反弹,单日拿到了1856万美元,不管周围的阻力有多大,影片坚定的向着一亿美元大关迈进。
旧的一天结束,新的一天到来,太阳升起又落下,芝加哥近郊的工作室里,明亮的灯光始终没有熄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照亮罗杰·艾伯特心中的黑暗。
接到经纪人传来的消息,这位影评界的翘楚,打开电视机,换到福克斯频道后,藏在眼镜后面的眼睛,冷冷的看着在节目上大放厥词的那个年轻导演。
“影评人为什么猛烈的攻击我和我的电影?我觉得这后面掩藏了大家可能忽略的一件事,《独立日》到现在影评人综合打分只有3.1分,而抽访的十二万观众的好评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大批观众无视影评人的抨击,纷纷涌入影院观看《独立日》,观众不在乎他们影评的事实,才是影评界发怒的原因。”
罗杰·艾伯特的脸色阴沉,杜克·罗森伯格完全是在揭他们这个行业的伤疤,而且没有任何停止的意思。
“大家还记不记得七十年代影评界是怎么评价《星球大战》的吗?廉价的娱乐和卢卡斯注定夭折的孩子!结果呢?星球大战成为了全美文化符号之一,用最有力的声音向影评人的抨击做出了回应,碾碎了他们所有的尊严。”
电视机响起了阵阵刺耳的笑声,那是现场观众发出的声音,罗杰·艾伯特面色转冷,当年他就是其中的人之一,而影评界早就有默契的不再提这件事,那个年轻导演却把他们的伤疤又一次摆在了全美观众面前!
“《独立日》虽然比不上《星球大战》,但也不会在影评人的攻击中倒下,首周末票房和观众的高口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其实我想说的只有一点,现在电影业和观众们,根本不用在乎影评人的看法……”
放在办公桌上的手,紧紧握着一只铅笔,罗杰·艾伯特似乎把铅笔当做了脱口秀节目中的年轻导演,恨不得扼住他的咽喉,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影评界出过安德烈·巴赞这样伟大的人物,对电影业的发展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