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般的怒吼,“杰克,我要杀了他!我要杀了那个混蛋!”
“哗啦……”
整张茶几都被他掀翻了。
公关人杰克只是站在一边,自然不会把康纳利的气话当真,任凭康纳利发泄,等他稍稍平复的时候,才开口。
“肖恩,冷静!”他劝解。
“准备更多的钱,杰克,我要你打通媒体的关系。”肖恩·康纳利被怒火冲昏的头脑,显然还没有清醒,“我要所有的媒体都攻击杜克·罗森伯格和他的电影!”
“醒醒吧,肖恩!”杰克终于吼了一句,然后说道:“你很有钱,但你能收买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的媒体吗?《独立日》可是他们的子公司投资的电影!从首周票房来看,它能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你的身家!”
还有一句话,杰克忍住没说,相比正在直线蹿升的杜克·罗森伯格,肖恩·康纳利这样的过气角色算的了什么?在这个商业国度,从媒体到公众,从个人到公司,都在追逐成功者,都在逢高踩低!
“我该怎么办?”肖恩·康纳利渐渐冷静了下来,“告诉我,杰克,我该怎么办?”
“肖恩,我们犯了错误。”杰克叹了口气,“我们明显高估了影评人对观众的影响力,他们连我们预计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三百万美元……”
又是一声长叹,他接着说道:“暂时不要继续缠斗下去了,除非你想退休。”
“退休?”肖恩·康纳利直接摇头。
“那就接受梅尔·吉布森的邀请,你只有展现出价值,才能重新赢得好莱坞的尊重,才有发难的资本。”
这些话适用于好莱坞的所有人,也包括杜克,这是个无比现实的圈子,没有价值的人,注定会被淘汰。
周一的上午,按照事先的约定,杜克走进了华纳大楼,准备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
“嗨,杜克……”
“罗森伯格导演……”
“罗森伯格先生……”
“恭喜你,杜克……”
从走进大楼的那一刻,遇到的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纷纷跟他打招呼,这些人的笑容绝对比马里布海滩上的阳光还要灿烂,比七月的空气还要热情,送上的全是衷心的祝贺,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杜克对这些人或点头或招手,本身与以往并没有太多不同,如果真要找不同,那就是巨额投资带来的压力,随着首周票房的出炉,彻底烟消云散。
《独立日》已经从激烈的竞争围剿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然,杜克不会自大到认为这是个人理所当然的成功,团队的合作是电影质量的保证,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是影片宣传推广的关键!
特别是后者,如果有足够优质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他们的庞大平台会激发产品的所有潜力。
即使杜克也不得不承认,就算是《独立日》这种标准的暑期商业大作,换成二三线的公司去做宣发的话,不说会彻底扑街,但想获得如此成功,那也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嗨,杜克……”
刚刚走到华纳的新闻厅前,杜克就看到了杰夫·罗宾诺夫,对方明显是在专门等他,不等杜克说什么,这位华纳兄弟的高管,就直接给了他一个拥抱。
“我们的破纪录导演来了!”他对周围的人如此说道。
四周响起一片清脆的笑声,簇拥着杜克走进新闻厅,期间赞叹的话不断出现。
“《独立日》帮华纳将首周末票房纪录重新抢了回来!”
“《侏罗纪公园》的4702万美元,只不过将《蝙蝠侠归来》的纪录提高了150万美元,杜克却把纪录差距拉到了1600万美元!”
“影史第一部周末票房破5000万和6000万的影片……”
虽然创造了影史纪录,杜克却没有多少欣喜,如今北美银幕数正在飞速增长,用不了多久,《独立日》就会被后来者踩在脚下。
这边杜克在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那边职业影评人的专栏几乎吵翻了天。
尽管遭到影评人的猛烈抨击,大批观众仍然涌进电影院观杜克执导的电影,《独立日》还拿下了创纪录的周末票房,这个事实导致影评人极其恼怒,因为他们的评论被忽视,被绝大多数影迷无视了。
这铁一般的事情证明了一件事,职业影评人远不像他们自以为的那般有影响力,更不像他们叫嚣的那样,对电影业的发展具备指导作用。
或许这些比被观众忽视更可怕,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收益,特别是杜克在《洛杉矶时报》上的专访,直接揭露影评人徒有虚表……
于是,当首周票房出炉后,影评人的攻击终于超出了影片的范畴。
“史上最烂的影片,去电影院看你会想骂人,杜克·罗森伯格拍的是什么东西!”
“拿镜子自照两个小时,都比杜克·罗森伯格拍摄的电影好看。”
“不要对剧情有一丝期望,不要带一丁点大脑,不要对动作指导和场景设计抱有任何幻想,这样你就有一定几率在杜克·罗森伯格式的垃圾电影中坚持下来。”
影评人仿佛像一群被杜克踩了尾巴的猫,全都炸了毛,冷嘲热讽的专栏评语
“哗啦……”
整张茶几都被他掀翻了。
公关人杰克只是站在一边,自然不会把康纳利的气话当真,任凭康纳利发泄,等他稍稍平复的时候,才开口。
“肖恩,冷静!”他劝解。
“准备更多的钱,杰克,我要你打通媒体的关系。”肖恩·康纳利被怒火冲昏的头脑,显然还没有清醒,“我要所有的媒体都攻击杜克·罗森伯格和他的电影!”
“醒醒吧,肖恩!”杰克终于吼了一句,然后说道:“你很有钱,但你能收买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的媒体吗?《独立日》可是他们的子公司投资的电影!从首周票房来看,它能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你的身家!”
还有一句话,杰克忍住没说,相比正在直线蹿升的杜克·罗森伯格,肖恩·康纳利这样的过气角色算的了什么?在这个商业国度,从媒体到公众,从个人到公司,都在追逐成功者,都在逢高踩低!
“我该怎么办?”肖恩·康纳利渐渐冷静了下来,“告诉我,杰克,我该怎么办?”
“肖恩,我们犯了错误。”杰克叹了口气,“我们明显高估了影评人对观众的影响力,他们连我们预计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三百万美元……”
又是一声长叹,他接着说道:“暂时不要继续缠斗下去了,除非你想退休。”
“退休?”肖恩·康纳利直接摇头。
“那就接受梅尔·吉布森的邀请,你只有展现出价值,才能重新赢得好莱坞的尊重,才有发难的资本。”
这些话适用于好莱坞的所有人,也包括杜克,这是个无比现实的圈子,没有价值的人,注定会被淘汰。
周一的上午,按照事先的约定,杜克走进了华纳大楼,准备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
“嗨,杜克……”
“罗森伯格导演……”
“罗森伯格先生……”
“恭喜你,杜克……”
从走进大楼的那一刻,遇到的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纷纷跟他打招呼,这些人的笑容绝对比马里布海滩上的阳光还要灿烂,比七月的空气还要热情,送上的全是衷心的祝贺,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
杜克对这些人或点头或招手,本身与以往并没有太多不同,如果真要找不同,那就是巨额投资带来的压力,随着首周票房的出炉,彻底烟消云散。
《独立日》已经从激烈的竞争围剿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然,杜克不会自大到认为这是个人理所当然的成功,团队的合作是电影质量的保证,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是影片宣传推广的关键!
特别是后者,如果有足够优质和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他们的庞大平台会激发产品的所有潜力。
即使杜克也不得不承认,就算是《独立日》这种标准的暑期商业大作,换成二三线的公司去做宣发的话,不说会彻底扑街,但想获得如此成功,那也只存在于幻想之中。
“嗨,杜克……”
刚刚走到华纳的新闻厅前,杜克就看到了杰夫·罗宾诺夫,对方明显是在专门等他,不等杜克说什么,这位华纳兄弟的高管,就直接给了他一个拥抱。
“我们的破纪录导演来了!”他对周围的人如此说道。
四周响起一片清脆的笑声,簇拥着杜克走进新闻厅,期间赞叹的话不断出现。
“《独立日》帮华纳将首周末票房纪录重新抢了回来!”
“《侏罗纪公园》的4702万美元,只不过将《蝙蝠侠归来》的纪录提高了150万美元,杜克却把纪录差距拉到了1600万美元!”
“影史第一部周末票房破5000万和6000万的影片……”
虽然创造了影史纪录,杜克却没有多少欣喜,如今北美银幕数正在飞速增长,用不了多久,《独立日》就会被后来者踩在脚下。
这边杜克在接受《时代周刊》的专访,那边职业影评人的专栏几乎吵翻了天。
尽管遭到影评人的猛烈抨击,大批观众仍然涌进电影院观杜克执导的电影,《独立日》还拿下了创纪录的周末票房,这个事实导致影评人极其恼怒,因为他们的评论被忽视,被绝大多数影迷无视了。
这铁一般的事情证明了一件事,职业影评人远不像他们自以为的那般有影响力,更不像他们叫嚣的那样,对电影业的发展具备指导作用。
或许这些比被观众忽视更可怕,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收益,特别是杜克在《洛杉矶时报》上的专访,直接揭露影评人徒有虚表……
于是,当首周票房出炉后,影评人的攻击终于超出了影片的范畴。
“史上最烂的影片,去电影院看你会想骂人,杜克·罗森伯格拍的是什么东西!”
“拿镜子自照两个小时,都比杜克·罗森伯格拍摄的电影好看。”
“不要对剧情有一丝期望,不要带一丁点大脑,不要对动作指导和场景设计抱有任何幻想,这样你就有一定几率在杜克·罗森伯格式的垃圾电影中坚持下来。”
影评人仿佛像一群被杜克踩了尾巴的猫,全都炸了毛,冷嘲热讽的专栏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