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开始变红时,两人进入河流。
不少楼房似的大船停泊在河中央,还有渔船占道,舢板只能贴着边走,好在他们碰上的船夫经验丰富,追逐落日需要多久,绿藻涤清一条污染几十年的河需要多久,他们就在这漂浮的藻类和垃圾之间穿行。李白出神地看着小船尖头破开的纹路,他嗅到恶臭,却也嗅到饭菜的香味,中国城就在对岸了。
这其实并非孟加拉人为中国游客准备的驻地,而是近年过来投资的中国人多了,中国厨子也被带来不少,自然而然聚起了这么一撮适合中国胃的小饭馆,事实上并不为游客所熟知。李白只在一个多月前跟着剧组途径了一次,而今这里还是老样子,过来吃饭的大多数都是中国工程队。
那几桌徐州话听来还挺熟悉,他们穿过它,找了家没有那么热闹的川菜馆,宫保鸡丁、水煮鱼、油渣莲白、炒空心菜……李白知道杨剪喜欢这些,他全点了,还有一道没那么“川”的煎带鱼,据说是新鲜打捞的。操着重庆口音的老板还送了两罐豆奶,然而等菜的当儿,杨剪却没留在桌边跟他大眼瞪小眼。
“我出去走走。”
大概十分钟后,拎着一个纸包回来了。
而此时李白已经在拨号界面划拉了好久,杨剪刚走到桌边他就心虚似的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当地包食物爱用报纸,杨剪把那纸包搁在桌面上,李白一边抬眼看他,一边去拆。
香料味儿闻起来有点腻,脂肪味儿也是,它们一同冒出来,炸成焦红色的大虾和小鱼在灯光下泛着油光。
报纸上还蓄了一摊褐色的糖水。
“哥,”李白倒吸口气,“你确定你要尝吗?”
杨剪点点头,盯着他,拎起筷子。听咬声还挺脆。杨剪从来都不吃虾头,但剩下那半截他吃得面不改色。
苍天啊,李白心说,我真没想到我还会碰这种东西。
他往自己那条鱼上洒了一大堆重庆海椒面。含进去,筷子拔出来,拳头攥起来,李白也开始细嚼慢咽,鱼骨和虾壳一样炸酥了,他想,谁吐谁是孙子。这回确实是大眼瞪小眼了,两人都坐得板板正正,李白眼角被辣椒面呛得发红,发湿,杨剪在尝试他的爆辣吃法之后表情也终于有了些变化——
他们都皱起眉头。
然后大笑。
上菜的小伙是当地人,步履匆匆地走来了,托盘里装的是一盘麻婆豆腐和两碗米饭。
“怎么样,杨老师,”李白在干掉第二只虾后开口,“比螺蛳粉和臭鳜鱼都牛逼吧。”
上菜小伙把纸袋往边上推了推,用菜盘取而代之,“Cool!”他夹起托盘,对两人竖大拇指。
“Cool.”杨剪也给李白竖了一个。
可能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又或许,那袋怪味鱼虾难逃其咎,晚餐虽然丰盛,两人的胃口却没好到哪儿去,李白本想打包,看看这三十度以上的室温,还是算了。坐船回去找车,离岸前路边的台湾奶茶店正在播放《一场游戏一场梦》,与对岸靠得越近,这歌声就飘得越远,占据听觉的变为另一种曲调。
是穆斯林的赞歌。即便这附近没有清真寺,每到黄昏礼拜时,大街小巷也会响起广播,更有人跟着念诵,掺杂呲啦杂音,听来却肃穆。
登上码头后李白四处看了看,没有急着去桥下开车,他拉上杨剪的手腕,往街角拐。
最后拐到一个露天市场。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Plaza的超级市场什么都有,还没来得及收拾回家的摊贩铺在地上、浮桥上、船上,李白带杨剪横穿这些五彩斑斓。他们经过半人高的桶装红色香料,经过一地长得像紫黑色石头的盐块,经过糖铺,里面的砖糖跟糖浆是金灿灿的蜜色,经过水果摊子,那些果子被人挑拣了一天,散发出甜蜜疲倦的腐烂气,也经过一条卖刀的街,放眼望去,行行弯刀立在桌面上,与方才的胶片鱼场竟然有几分相似,是即将熄灭的天色中几抹亮眼的银白。
走过这一趟,李白买了一包糖,还突发奇想地买了顶假发,做工粗糙极了,折合人民币只要十几块钱。总有人头顶竹篮擦肩而过,篮子里什么东西都能装,甚至是一窝小母鸡,这是人家当地的一大传统,李白理直气壮地说这把自己头顶衬得太空了。
杨剪看弯刀的时候,他又钻进旁边的小药店,说要进去买点防蚊神药顺便照照镜子,再出来时假发已经戴好,齐肩的长度,配上他自己的碎刘海,都是一样漆黑,第一眼有点别扭,多看几眼又仿佛自然了不少。
简单的T恤牛仔裤,再加上那副身材,放在一个女孩儿身上,仿佛也没什么不和谐。
杨剪插起口袋,开始直视前方。
李白偏偏还要挡在他面前晃,兴冲冲问:“哥,我现在看起来像男的还是像女的?”
“都不像。”杨剪说。
“啊?”李白睁圆了眼睛,“我可以回去再化个妆……我没带化妆品。”
“咱俩太熟了,”杨剪看着他,“好看不就够了?”
“那就是说我很好看咯?”李白贴到杨剪背后,用假发蹭他的胛骨,“太熟了所以你很难客观评价我,除了我很好看。”
他跟长了犄角似的把杨剪往前顶,“我对你也一样,但除了你很好看之外,我还知道,你是男的。”
杨剪举手投降,等李白绕到前面看他,发现他在笑着。
于是李白立马又
不少楼房似的大船停泊在河中央,还有渔船占道,舢板只能贴着边走,好在他们碰上的船夫经验丰富,追逐落日需要多久,绿藻涤清一条污染几十年的河需要多久,他们就在这漂浮的藻类和垃圾之间穿行。李白出神地看着小船尖头破开的纹路,他嗅到恶臭,却也嗅到饭菜的香味,中国城就在对岸了。
这其实并非孟加拉人为中国游客准备的驻地,而是近年过来投资的中国人多了,中国厨子也被带来不少,自然而然聚起了这么一撮适合中国胃的小饭馆,事实上并不为游客所熟知。李白只在一个多月前跟着剧组途径了一次,而今这里还是老样子,过来吃饭的大多数都是中国工程队。
那几桌徐州话听来还挺熟悉,他们穿过它,找了家没有那么热闹的川菜馆,宫保鸡丁、水煮鱼、油渣莲白、炒空心菜……李白知道杨剪喜欢这些,他全点了,还有一道没那么“川”的煎带鱼,据说是新鲜打捞的。操着重庆口音的老板还送了两罐豆奶,然而等菜的当儿,杨剪却没留在桌边跟他大眼瞪小眼。
“我出去走走。”
大概十分钟后,拎着一个纸包回来了。
而此时李白已经在拨号界面划拉了好久,杨剪刚走到桌边他就心虚似的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当地包食物爱用报纸,杨剪把那纸包搁在桌面上,李白一边抬眼看他,一边去拆。
香料味儿闻起来有点腻,脂肪味儿也是,它们一同冒出来,炸成焦红色的大虾和小鱼在灯光下泛着油光。
报纸上还蓄了一摊褐色的糖水。
“哥,”李白倒吸口气,“你确定你要尝吗?”
杨剪点点头,盯着他,拎起筷子。听咬声还挺脆。杨剪从来都不吃虾头,但剩下那半截他吃得面不改色。
苍天啊,李白心说,我真没想到我还会碰这种东西。
他往自己那条鱼上洒了一大堆重庆海椒面。含进去,筷子拔出来,拳头攥起来,李白也开始细嚼慢咽,鱼骨和虾壳一样炸酥了,他想,谁吐谁是孙子。这回确实是大眼瞪小眼了,两人都坐得板板正正,李白眼角被辣椒面呛得发红,发湿,杨剪在尝试他的爆辣吃法之后表情也终于有了些变化——
他们都皱起眉头。
然后大笑。
上菜的小伙是当地人,步履匆匆地走来了,托盘里装的是一盘麻婆豆腐和两碗米饭。
“怎么样,杨老师,”李白在干掉第二只虾后开口,“比螺蛳粉和臭鳜鱼都牛逼吧。”
上菜小伙把纸袋往边上推了推,用菜盘取而代之,“Cool!”他夹起托盘,对两人竖大拇指。
“Cool.”杨剪也给李白竖了一个。
可能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又或许,那袋怪味鱼虾难逃其咎,晚餐虽然丰盛,两人的胃口却没好到哪儿去,李白本想打包,看看这三十度以上的室温,还是算了。坐船回去找车,离岸前路边的台湾奶茶店正在播放《一场游戏一场梦》,与对岸靠得越近,这歌声就飘得越远,占据听觉的变为另一种曲调。
是穆斯林的赞歌。即便这附近没有清真寺,每到黄昏礼拜时,大街小巷也会响起广播,更有人跟着念诵,掺杂呲啦杂音,听来却肃穆。
登上码头后李白四处看了看,没有急着去桥下开车,他拉上杨剪的手腕,往街角拐。
最后拐到一个露天市场。
这种被当地人称为Plaza的超级市场什么都有,还没来得及收拾回家的摊贩铺在地上、浮桥上、船上,李白带杨剪横穿这些五彩斑斓。他们经过半人高的桶装红色香料,经过一地长得像紫黑色石头的盐块,经过糖铺,里面的砖糖跟糖浆是金灿灿的蜜色,经过水果摊子,那些果子被人挑拣了一天,散发出甜蜜疲倦的腐烂气,也经过一条卖刀的街,放眼望去,行行弯刀立在桌面上,与方才的胶片鱼场竟然有几分相似,是即将熄灭的天色中几抹亮眼的银白。
走过这一趟,李白买了一包糖,还突发奇想地买了顶假发,做工粗糙极了,折合人民币只要十几块钱。总有人头顶竹篮擦肩而过,篮子里什么东西都能装,甚至是一窝小母鸡,这是人家当地的一大传统,李白理直气壮地说这把自己头顶衬得太空了。
杨剪看弯刀的时候,他又钻进旁边的小药店,说要进去买点防蚊神药顺便照照镜子,再出来时假发已经戴好,齐肩的长度,配上他自己的碎刘海,都是一样漆黑,第一眼有点别扭,多看几眼又仿佛自然了不少。
简单的T恤牛仔裤,再加上那副身材,放在一个女孩儿身上,仿佛也没什么不和谐。
杨剪插起口袋,开始直视前方。
李白偏偏还要挡在他面前晃,兴冲冲问:“哥,我现在看起来像男的还是像女的?”
“都不像。”杨剪说。
“啊?”李白睁圆了眼睛,“我可以回去再化个妆……我没带化妆品。”
“咱俩太熟了,”杨剪看着他,“好看不就够了?”
“那就是说我很好看咯?”李白贴到杨剪背后,用假发蹭他的胛骨,“太熟了所以你很难客观评价我,除了我很好看。”
他跟长了犄角似的把杨剪往前顶,“我对你也一样,但除了你很好看之外,我还知道,你是男的。”
杨剪举手投降,等李白绕到前面看他,发现他在笑着。
于是李白立马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