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用血包往演员脸上抹,导演说鼻血也要流出美感,他是不是有病啊?”
杨剪捋了捋他半干的头发,绕在指间打圈。
“你流鼻血很好看,我也不喜欢,就像你对我好我就想哭,”李白又闷闷说道,“我不想回去了,行李和工钱我也不要了,我们随便玩,不回去了。”
小猫还在楼下叫着,好像还不止一只。
“那只老虎呢?”杨剪却问。
“老虎?”李白愣了一下,“你相信吗?”
“你是怎么遇到的。”
“那只老虎……它是白色的,很漂亮。那天我只是去抽烟,隔一条河,很浅,还不如三环路一半宽,它就在对岸,”李白看着月亮,轻声说,“我们对视了,然后它就走了。”
杨剪整个人都静了下来。
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李白又连忙道:“两个月时间太长了……我是从七月份开始,你不在的时候我就总是想抽,特别想的时候才会点一根,一共抽了……一包半。”
二十九天啊。
杨剪却没什么生气的表现,只是问:“这边有南京吗?”
“没有,只有万宝路,”李白从他锁骨上抬起右手,做了个发誓的手势,“难抽得要命,知道你要来我就把它们都扔了,现在你放一包在我面前,我一点也不会馋。”
杨剪呼了口气,很平缓,在李白琢磨这人到底有没有因为自己的食言而不悦时,他捋了捋李白的后背,克制得就像在哄一个知道自己犯错的孩子。那架老空调被他一捯饬,现在吹得还有些凉,李白看着月光下他的眼睛,被他捋着,渐渐地,放松了,用脚尖勾来薄毯,扯到两人身上。
那一夜确实没再发生别的。
李白睡到日上三竿,一看手机,只有祝炎棠的助理在问他自家老板粉底液两种色号的用量配比,而杨剪已经穿戴整齐,拿着手机靠在窗边,背后是街边花花绿绿的方顶楼房,以及这片多云平原上难得一见的瓦蓝天空。
“又有学生问题啊。”李白坐起来,伸了个懒腰。
毯子从身上滑落他才想起自己还是全裸。
杨剪看了他一眼,道:“说明放假第二天就开始做作业了。”
“难得!”李白跳下大床,简单洗漱完毕,弯腰在杨剪的行李箱里翻找。那人居然一点工作相关的东西也没带,包括电脑和平板,最重的是那堆衣裳,最好玩的是乱七八糟一堆防蚊用品,最贵的是两个镜头和一部单反。
黑衣服太多,杨剪昨天似乎把颜色最浅的两件都穿在身上了,今天穿的是其次两件,要再找出与之相配的并不现实,李白只好作罢,挑了件杨剪平时最常穿的黑色T恤,还有一条深蓝色牛仔裤。平时常洗常晾,他对它们都熟得很,那条九分裤到他腿上还得把裤管往上挽一点才能露出他帆布鞋的高帮,这也并不让人意外。杨剪已经放下手机,就这么看着他挑,看着他穿,看着他坐回床沿被弹簧弹得颠一颠屁股,翘起脚来系鞋带,又纵容他把自己的相机挂在脖子上,站在门口的落地镜前臭美。
不过对这最后一项杨剪似乎并无兴趣,拉上箱子,从他身后潇洒走过。
李白的目光就在镜中追他的侧脸,看他出门了,李白又回到屋里逛了一圈,检查了一下是否落了东西,最后又站在方才杨剪站的那块阳光里,回复了大明星的肤色问题。
“您好了没?”杨剪的声音从走廊传来,难得催人。
“来了!”李白揣上手机飞奔而去,而此时此刻,他已经在备忘录的第一条里面写明今天一定要做的三件事:
1.带哥哥去红砖古城。
2.带哥哥去入海口坐小船。
3.阻止哥哥吃咖喱。
4.找一个卖正版润滑油并且不会暴打同性恋的便利店。
第75章 番外四《白虎》(下)
在红砖古城沿着小路走向丛林时,李白又想起冬天。就是数月前的那个寒假,那个晚上,春晚占据各大卫视的时间,只有电影六台很有个性,在播放别的。
是一部阿彼察邦的片子,杨剪很感兴趣的导演。片名李白已经忘了,至于情节……那片子像诗,用泰语念的,没什么情节。他只记得画面中的潮湿丛林、葱茏村庄,迂回梦境一般,全都与画面外的除夕夜格格不入——就算只有两个人过年,李白还是用胡萝卜汁和面做了三种馅的饺子,炒了六个小菜,把茶几摆得满满的。
他还买了两件红毛衣,要杨剪跟自己一块穿。
不过他们似乎都没学会假装热闹的诀窍。
住在二环路边上,附近一堆故居古迹,这夜静极了,也别想通过放鞭炮点烟花等等来增添年味儿了。
那部有关前世今生的影片在大约十一点半结束,遥控器就放在醋碟边,也没人伸手换台,两人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片尾几行演职人员的名字,白字后方的黑底之中仿佛还能看到草叶的摇晃,然而才放了几秒就被切成了广告,明晃晃在眼前一闪,高露洁全效牙膏。
李白抱着膝盖,重重打了个喷嚏,又往杨剪怀里拱了拱,“咱们也去个暖和点儿的,有水有树的地方吧。”
顺口就说了,跟梦话似的,他自己也不清楚这是否是电影后遗症。
而杨剪揽着他点了点头,看着那电视屏,说:“好。”
那天晚上开始得很晚,折腾得更晚,杨剪本来不想做,最后意识模糊的却是挑
杨剪捋了捋他半干的头发,绕在指间打圈。
“你流鼻血很好看,我也不喜欢,就像你对我好我就想哭,”李白又闷闷说道,“我不想回去了,行李和工钱我也不要了,我们随便玩,不回去了。”
小猫还在楼下叫着,好像还不止一只。
“那只老虎呢?”杨剪却问。
“老虎?”李白愣了一下,“你相信吗?”
“你是怎么遇到的。”
“那只老虎……它是白色的,很漂亮。那天我只是去抽烟,隔一条河,很浅,还不如三环路一半宽,它就在对岸,”李白看着月亮,轻声说,“我们对视了,然后它就走了。”
杨剪整个人都静了下来。
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李白又连忙道:“两个月时间太长了……我是从七月份开始,你不在的时候我就总是想抽,特别想的时候才会点一根,一共抽了……一包半。”
二十九天啊。
杨剪却没什么生气的表现,只是问:“这边有南京吗?”
“没有,只有万宝路,”李白从他锁骨上抬起右手,做了个发誓的手势,“难抽得要命,知道你要来我就把它们都扔了,现在你放一包在我面前,我一点也不会馋。”
杨剪呼了口气,很平缓,在李白琢磨这人到底有没有因为自己的食言而不悦时,他捋了捋李白的后背,克制得就像在哄一个知道自己犯错的孩子。那架老空调被他一捯饬,现在吹得还有些凉,李白看着月光下他的眼睛,被他捋着,渐渐地,放松了,用脚尖勾来薄毯,扯到两人身上。
那一夜确实没再发生别的。
李白睡到日上三竿,一看手机,只有祝炎棠的助理在问他自家老板粉底液两种色号的用量配比,而杨剪已经穿戴整齐,拿着手机靠在窗边,背后是街边花花绿绿的方顶楼房,以及这片多云平原上难得一见的瓦蓝天空。
“又有学生问题啊。”李白坐起来,伸了个懒腰。
毯子从身上滑落他才想起自己还是全裸。
杨剪看了他一眼,道:“说明放假第二天就开始做作业了。”
“难得!”李白跳下大床,简单洗漱完毕,弯腰在杨剪的行李箱里翻找。那人居然一点工作相关的东西也没带,包括电脑和平板,最重的是那堆衣裳,最好玩的是乱七八糟一堆防蚊用品,最贵的是两个镜头和一部单反。
黑衣服太多,杨剪昨天似乎把颜色最浅的两件都穿在身上了,今天穿的是其次两件,要再找出与之相配的并不现实,李白只好作罢,挑了件杨剪平时最常穿的黑色T恤,还有一条深蓝色牛仔裤。平时常洗常晾,他对它们都熟得很,那条九分裤到他腿上还得把裤管往上挽一点才能露出他帆布鞋的高帮,这也并不让人意外。杨剪已经放下手机,就这么看着他挑,看着他穿,看着他坐回床沿被弹簧弹得颠一颠屁股,翘起脚来系鞋带,又纵容他把自己的相机挂在脖子上,站在门口的落地镜前臭美。
不过对这最后一项杨剪似乎并无兴趣,拉上箱子,从他身后潇洒走过。
李白的目光就在镜中追他的侧脸,看他出门了,李白又回到屋里逛了一圈,检查了一下是否落了东西,最后又站在方才杨剪站的那块阳光里,回复了大明星的肤色问题。
“您好了没?”杨剪的声音从走廊传来,难得催人。
“来了!”李白揣上手机飞奔而去,而此时此刻,他已经在备忘录的第一条里面写明今天一定要做的三件事:
1.带哥哥去红砖古城。
2.带哥哥去入海口坐小船。
3.阻止哥哥吃咖喱。
4.找一个卖正版润滑油并且不会暴打同性恋的便利店。
第75章 番外四《白虎》(下)
在红砖古城沿着小路走向丛林时,李白又想起冬天。就是数月前的那个寒假,那个晚上,春晚占据各大卫视的时间,只有电影六台很有个性,在播放别的。
是一部阿彼察邦的片子,杨剪很感兴趣的导演。片名李白已经忘了,至于情节……那片子像诗,用泰语念的,没什么情节。他只记得画面中的潮湿丛林、葱茏村庄,迂回梦境一般,全都与画面外的除夕夜格格不入——就算只有两个人过年,李白还是用胡萝卜汁和面做了三种馅的饺子,炒了六个小菜,把茶几摆得满满的。
他还买了两件红毛衣,要杨剪跟自己一块穿。
不过他们似乎都没学会假装热闹的诀窍。
住在二环路边上,附近一堆故居古迹,这夜静极了,也别想通过放鞭炮点烟花等等来增添年味儿了。
那部有关前世今生的影片在大约十一点半结束,遥控器就放在醋碟边,也没人伸手换台,两人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片尾几行演职人员的名字,白字后方的黑底之中仿佛还能看到草叶的摇晃,然而才放了几秒就被切成了广告,明晃晃在眼前一闪,高露洁全效牙膏。
李白抱着膝盖,重重打了个喷嚏,又往杨剪怀里拱了拱,“咱们也去个暖和点儿的,有水有树的地方吧。”
顺口就说了,跟梦话似的,他自己也不清楚这是否是电影后遗症。
而杨剪揽着他点了点头,看着那电视屏,说:“好。”
那天晚上开始得很晚,折腾得更晚,杨剪本来不想做,最后意识模糊的却是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