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亦勤:“这店不是我开的,是榆叔的。”
杜含章听串了:“余叔是谁?”
余亦勤意识里登时冒出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
榆叔身份证上的名字叫柳榆,是个有点书香气的名字,本身应该也有点文化,出门遇见书摊就会流连,但余亦勤遇到他的时候,老人已经不太看得见了。
“那会儿我和古春晓刚到今西市,市里有两个大的古玩市场,东边一个,南边一个。古玩市场里东西多,人脉广,做的也是老东西的买卖,我跟古春晓每到一个地方,最先都会去古玩市场里打听淳愚的消息。”
“当时南边的市场热闹一点,外面都是小吃,古春晓要在那边蹲点,我就在东边的这个。”
“有一回中午,我从市场里出来,前面路上围了一圈,有个男的在喊赔钱,我从那儿过去,一个老人刚好从人群里摔出来,给我撞到了。”
一般古玩市场外头,都有些抱着假冒伪劣产品的贩子在路边兜售“传家宝”,套路也单一,家里遭遇变故急需要钱,所以跳楼大甩卖什么的。这种套路现在都还有,只是宣传多了,信的人略微少了一点。
杜含章往茶壶里加了注水,又往余亦勤嘴里塞了块绿豆冰糕,接着笑道:“然后你就路见不平了?”
这种绿豆糕不甜,绿豆去皮后磨得十分细腻,入口粉滑,一抿就化,很适合当茶点。
余亦勤觉得挺好吃的,咽掉后说:“没有,然后老头给我道了个歉。”
老人的下意识反应就是一句对不起,那种无处不在的礼仪风范打动了余亦勤,他将老人掩到背后,蹲下去捡起地上传说是被老人踩碎的玉观音,在上面倒了点瓶装水,违反化学原理地将石头外面的假玉皮给搓掉了。
那天为了提防贩子报复,他将老人送回了家,也就是这家丧葬店,此后他和老人就常常在市场里遇到,慢慢熟了起来。
“榆叔没有结婚,膝下也没有晚辈,他以为我和古春晓是两个孤儿,对我们挺照顾的,他去世之前立刻个遗嘱,把这店和房子给我了。”
听起来他像是平白无故得了个如今市值几百万的铺面和房子,吴扬为此还发出过羡慕的鸟叫,但个中和人生巅峰背对的经历,余亦勤没说,别人也不知道。
当年的房子没这么值钱,老人立遗嘱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人过世了才从对方手里看见那张纸条,后来他料理了老人的身后事,看着那家破旧的小店,也是鬼使神差,才决定多留一阵子。
然后这一留,就到现在了。
杜含章和过世的店主毫无交集,但他非常感激对方,因为如果没有这场赠予,他兴许还在茫茫人海里寻找余亦勤。
命运玄奇,终会让该重逢的人不期而遇。
第78章 番外四繁花
知识的魅力是无穷的。
开春后古春晓换了个小团体自驾旅游线路开发的工作,去之前,她以为工作内容就是到无人涉足的深山老林里踩点,面试上了之后牙都快笑掉了,结果却并不是。
钱不是那么好赚的,她除了踩点,还要写游记、攻略以及导游词等等。
前两样她依葫芦画瓢,还能苟一苟,可导游词就不行了,这玩意太考验员工信手拈来的古代知识储备了,她没有,余亦勤也没有,淳愚还在慢悠悠地补历史,对此她只能去求杜含章。
然后余亦勤眼见着杜含章的待遇节节拔高,古春晓对他的称呼从“诶”、“老杜”逐渐变成了“杜总”、“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亲哥!”。
那个墙头草倒台的画面特别谄媚,好在古春晓有张讨喜的脸,旁人多半会忽视她的狗腿,然后觉得这妹子有点可爱。
半年下来,她巴着杜含章的时间俨然吊打了余亦勤,不过余亦勤并不担心她对杜含章有什么想法。
古春晓是他带大的,她有为人亲友的分寸感,自从他搬到杜含章家里之后,她就几乎不单独去他们家里了,大部队去了她才去,她养成了在社交软件上吆五喝六的习惯。
而且她捧杜含章的出发点非常鸡贼,就是想让大哥给她写小论文,至于她新升级的大哥愿不愿意,那是杜含章的事,余亦勤不管。
古春晓却不肯让他置身事外,有时杜含章会吊着她玩:“又要我给你写,没完了是吧?”
“这是最后一次了,真的!”古春晓隐忍地发誓,“干完这票我就辞职,去他妈的导游词!”
杜含章:“你没发现你的信用已经在零下了吗?最后一次你说了有八百遍了。”
古春晓曲线救国:“滚蛋,我才写到第八篇!老余?你帮我告诉他,我这是最后一次了。”
余亦勤很冷漠:“别找我。”
他比杜含章更清楚古春晓什么德行。
“行啊,”古春晓占据着不知道哪个制高点,愤愤的不行,“这么快你就帮里不帮亲了,里子的那个里,我们六百年的感情没了!”
余亦勤好笑地收了手机,熟练地点开朋友圈,和杜含章开始共赏古春晓刚发的两个jpg,一个是啊啊啊啊,一个是日益秃头。
不过回头杜含章还是给了她几张书目的照片,让她照着自己编。
——
淳愚偶尔也会来,他喜欢清净,但不会无视变化,兴致来的时候他会来城里逛逛,电子产品体验店、城里可能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老景点以及杜含章的书房,都
杜含章听串了:“余叔是谁?”
余亦勤意识里登时冒出了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
榆叔身份证上的名字叫柳榆,是个有点书香气的名字,本身应该也有点文化,出门遇见书摊就会流连,但余亦勤遇到他的时候,老人已经不太看得见了。
“那会儿我和古春晓刚到今西市,市里有两个大的古玩市场,东边一个,南边一个。古玩市场里东西多,人脉广,做的也是老东西的买卖,我跟古春晓每到一个地方,最先都会去古玩市场里打听淳愚的消息。”
“当时南边的市场热闹一点,外面都是小吃,古春晓要在那边蹲点,我就在东边的这个。”
“有一回中午,我从市场里出来,前面路上围了一圈,有个男的在喊赔钱,我从那儿过去,一个老人刚好从人群里摔出来,给我撞到了。”
一般古玩市场外头,都有些抱着假冒伪劣产品的贩子在路边兜售“传家宝”,套路也单一,家里遭遇变故急需要钱,所以跳楼大甩卖什么的。这种套路现在都还有,只是宣传多了,信的人略微少了一点。
杜含章往茶壶里加了注水,又往余亦勤嘴里塞了块绿豆冰糕,接着笑道:“然后你就路见不平了?”
这种绿豆糕不甜,绿豆去皮后磨得十分细腻,入口粉滑,一抿就化,很适合当茶点。
余亦勤觉得挺好吃的,咽掉后说:“没有,然后老头给我道了个歉。”
老人的下意识反应就是一句对不起,那种无处不在的礼仪风范打动了余亦勤,他将老人掩到背后,蹲下去捡起地上传说是被老人踩碎的玉观音,在上面倒了点瓶装水,违反化学原理地将石头外面的假玉皮给搓掉了。
那天为了提防贩子报复,他将老人送回了家,也就是这家丧葬店,此后他和老人就常常在市场里遇到,慢慢熟了起来。
“榆叔没有结婚,膝下也没有晚辈,他以为我和古春晓是两个孤儿,对我们挺照顾的,他去世之前立刻个遗嘱,把这店和房子给我了。”
听起来他像是平白无故得了个如今市值几百万的铺面和房子,吴扬为此还发出过羡慕的鸟叫,但个中和人生巅峰背对的经历,余亦勤没说,别人也不知道。
当年的房子没这么值钱,老人立遗嘱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人过世了才从对方手里看见那张纸条,后来他料理了老人的身后事,看着那家破旧的小店,也是鬼使神差,才决定多留一阵子。
然后这一留,就到现在了。
杜含章和过世的店主毫无交集,但他非常感激对方,因为如果没有这场赠予,他兴许还在茫茫人海里寻找余亦勤。
命运玄奇,终会让该重逢的人不期而遇。
第78章 番外四繁花
知识的魅力是无穷的。
开春后古春晓换了个小团体自驾旅游线路开发的工作,去之前,她以为工作内容就是到无人涉足的深山老林里踩点,面试上了之后牙都快笑掉了,结果却并不是。
钱不是那么好赚的,她除了踩点,还要写游记、攻略以及导游词等等。
前两样她依葫芦画瓢,还能苟一苟,可导游词就不行了,这玩意太考验员工信手拈来的古代知识储备了,她没有,余亦勤也没有,淳愚还在慢悠悠地补历史,对此她只能去求杜含章。
然后余亦勤眼见着杜含章的待遇节节拔高,古春晓对他的称呼从“诶”、“老杜”逐渐变成了“杜总”、“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亲哥!”。
那个墙头草倒台的画面特别谄媚,好在古春晓有张讨喜的脸,旁人多半会忽视她的狗腿,然后觉得这妹子有点可爱。
半年下来,她巴着杜含章的时间俨然吊打了余亦勤,不过余亦勤并不担心她对杜含章有什么想法。
古春晓是他带大的,她有为人亲友的分寸感,自从他搬到杜含章家里之后,她就几乎不单独去他们家里了,大部队去了她才去,她养成了在社交软件上吆五喝六的习惯。
而且她捧杜含章的出发点非常鸡贼,就是想让大哥给她写小论文,至于她新升级的大哥愿不愿意,那是杜含章的事,余亦勤不管。
古春晓却不肯让他置身事外,有时杜含章会吊着她玩:“又要我给你写,没完了是吧?”
“这是最后一次了,真的!”古春晓隐忍地发誓,“干完这票我就辞职,去他妈的导游词!”
杜含章:“你没发现你的信用已经在零下了吗?最后一次你说了有八百遍了。”
古春晓曲线救国:“滚蛋,我才写到第八篇!老余?你帮我告诉他,我这是最后一次了。”
余亦勤很冷漠:“别找我。”
他比杜含章更清楚古春晓什么德行。
“行啊,”古春晓占据着不知道哪个制高点,愤愤的不行,“这么快你就帮里不帮亲了,里子的那个里,我们六百年的感情没了!”
余亦勤好笑地收了手机,熟练地点开朋友圈,和杜含章开始共赏古春晓刚发的两个jpg,一个是啊啊啊啊,一个是日益秃头。
不过回头杜含章还是给了她几张书目的照片,让她照着自己编。
——
淳愚偶尔也会来,他喜欢清净,但不会无视变化,兴致来的时候他会来城里逛逛,电子产品体验店、城里可能连本地人都不知道的老景点以及杜含章的书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