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脸上得意洋洋,刻薄的嘴角微微上翘,心情大好的样子,看到Joshua也不瞪他了。
那位先生的头发比刚刚进盥洗室前更乱了,像刚睡醒一样蓬松柔软。
他的脸有点红,好像被热到了,那双小鹿斑比似的棕色眼睛也是红红水水的,被欺负哭过好一会儿一样,眼神飘忽,完全不敢对上Joshua探究的视线。
刚刚被Mark碰了头发就紧张兮兮要生气的人现在没一点儿脾气了,乖乖被他拉着走出来,Joshua也不知道暴君是怎么做到的。
不过Joshua觉得Mark说得没错,那位先生这个样子真是可爱极了,比起用发蜡弄得全副武装——Joshua可以想象出来那样子也很英俊,但现在这样反倒更像邻家男孩,平易近人,惹人心喜。
下了飞机后,Facebook之前联系好的安保人员已经等候在机场了。
两人上了车,轿车驶往Mark的家乡韦斯彻斯特,等他们抵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Mark先下了车,把手伸向Eduardo。Eduardo看了他一眼,从另一边车门下了车。Mark耸了耸肩,站在那里好整以暇地等着Eduardo绕过来,然后不顾他的意愿,拉起他的手走进自家院子。
在按过门铃后,Mark的妈妈Karen开门迎接了自己的儿子和他的男朋友。
她比Eduardo之前想的要更热情,尽管Karen有着和Mark如出一辙的高颧骨和蓝眼睛,以及挺拔的鼻梁,但与Mark的锋利不同,这些特征赋予她的是截然不同的爽朗。
Karen轻轻地拥抱了Eduardo,在让他感到不自在之前就放开了他,极有分寸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欢迎。
“我就说你一定会来,”Karen说,她用一种友善而慈爱的语气开玩笑揶揄道,“刚开始问Mark的时候,他还不愿意让我见你。”
“没有的事情,Zuckerberg夫人。”Eduardo得体地回答。
“叫我Karen。”她说。
从硅谷飞纽约州需要四个多小时,下了飞机之后还有一段路程,他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将近6小时。
Mark的父亲Edward还在自己的诊所尚未回家,Karen让Mark带Eduardo休息一会儿,她会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Mark父母家是一栋三层的公寓,不算太大,外面是一个小院子,种了一棵樱桃树,左边有一大片花圃,右边则是一个千秋架。
“Randi的儿子三岁,我爸特意为他装的。”Mark指着秋千说,“他玩的不多,倒是我爸那条狗最喜欢跳上去玩。”
“我爸养了一条金毛寻回犬当安慰犬,好让那些到他诊所拔牙的小鬼头不至于哭得惊天动地。”Mark补充,“等他回家,你就能见到了。”
这个家两年前才重新装修过,尽管他们的儿子是世界前十的亿万富翁,但这里并不见什么奢侈的痕迹,更多的是孩子们离开后,一对夫妇的生活痕迹。
在上楼的墙壁上,还挂着一连串的孩子们的照片。Eduardo被照片吸引了,上了两级楼梯就不迈步了。
“Mark,”他指着一个相框笑道,“小时候的你还穿衬衫打领带,笑得多开心多可爱啊。”
Eduardo指着的相框里是十岁的Mark,罕见地咧嘴笑着。他穿着一件过大的白衬衫,打着一条可笑的紫红色领带。
Mark哼了哼,“傻得要命,让我妈扔了她还不愿意。”
“多好的照片。”Eduardo说。接着,他又问,“你有三个姐妹?”
“对,最大的是Randi,”Mark指着其中一张照片,“然后是Donna,最后是Ariel。Randi是最大的,而她们都比我小。”
“Randi你应该知道,之前在Facebook任职营销总监;Ariel你也听说过吧,她不愿意来Facebook工作,加入了一家新创的互联网公司,结果后来被谷歌吞并了。”Mark翻了个白眼,“不过现在是你的同行了。”
“我知道,她就是那个曾经在谷歌工作的那位Zuckerberg。”Eduardo笑着说,“那么,Donna?”
“她是作家。”Mark说,“现在在华盛顿。”
Mark的房间跟Eduardo所想象的没差多少。
他有整整一面墙被做成了书柜的模样,那些书看上去年代久远——Eduardo看了看,最旧的已经是Mark十多岁时的,而最新的也要到2002年,大概那之后,Mark买的书都在自己家了。
跟在门罗帕克的家里一样,Mark像个强迫症似的把所有书都分门别类放好,文学的、哲学的、科普的等等,它们占据着属于自己的地方。
墙上还用大相框裱着好几张电影海报,像《侏罗纪公园》《天生杀人狂》《独立日》,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经典商业电影。还有几张乐队的海报,像齐柏林飞艇、灵云之类的,竟然都是硬摇滚和重金属。
这些海报尽管保存得很好,也难免因为光照而褪色。
Mark的房间就像一个普通的美国少年的房间一样,到处都展示着自己的爱好。
两人休息了片刻,Mark的父亲Edward回来了,Mark带着Eduardo见了父亲以及那条金毛寻回犬Ala。
E
那位先生的头发比刚刚进盥洗室前更乱了,像刚睡醒一样蓬松柔软。
他的脸有点红,好像被热到了,那双小鹿斑比似的棕色眼睛也是红红水水的,被欺负哭过好一会儿一样,眼神飘忽,完全不敢对上Joshua探究的视线。
刚刚被Mark碰了头发就紧张兮兮要生气的人现在没一点儿脾气了,乖乖被他拉着走出来,Joshua也不知道暴君是怎么做到的。
不过Joshua觉得Mark说得没错,那位先生这个样子真是可爱极了,比起用发蜡弄得全副武装——Joshua可以想象出来那样子也很英俊,但现在这样反倒更像邻家男孩,平易近人,惹人心喜。
下了飞机后,Facebook之前联系好的安保人员已经等候在机场了。
两人上了车,轿车驶往Mark的家乡韦斯彻斯特,等他们抵达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Mark先下了车,把手伸向Eduardo。Eduardo看了他一眼,从另一边车门下了车。Mark耸了耸肩,站在那里好整以暇地等着Eduardo绕过来,然后不顾他的意愿,拉起他的手走进自家院子。
在按过门铃后,Mark的妈妈Karen开门迎接了自己的儿子和他的男朋友。
她比Eduardo之前想的要更热情,尽管Karen有着和Mark如出一辙的高颧骨和蓝眼睛,以及挺拔的鼻梁,但与Mark的锋利不同,这些特征赋予她的是截然不同的爽朗。
Karen轻轻地拥抱了Eduardo,在让他感到不自在之前就放开了他,极有分寸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欢迎。
“我就说你一定会来,”Karen说,她用一种友善而慈爱的语气开玩笑揶揄道,“刚开始问Mark的时候,他还不愿意让我见你。”
“没有的事情,Zuckerberg夫人。”Eduardo得体地回答。
“叫我Karen。”她说。
从硅谷飞纽约州需要四个多小时,下了飞机之后还有一段路程,他们花在路上的时间将近6小时。
Mark的父亲Edward还在自己的诊所尚未回家,Karen让Mark带Eduardo休息一会儿,她会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Mark父母家是一栋三层的公寓,不算太大,外面是一个小院子,种了一棵樱桃树,左边有一大片花圃,右边则是一个千秋架。
“Randi的儿子三岁,我爸特意为他装的。”Mark指着秋千说,“他玩的不多,倒是我爸那条狗最喜欢跳上去玩。”
“我爸养了一条金毛寻回犬当安慰犬,好让那些到他诊所拔牙的小鬼头不至于哭得惊天动地。”Mark补充,“等他回家,你就能见到了。”
这个家两年前才重新装修过,尽管他们的儿子是世界前十的亿万富翁,但这里并不见什么奢侈的痕迹,更多的是孩子们离开后,一对夫妇的生活痕迹。
在上楼的墙壁上,还挂着一连串的孩子们的照片。Eduardo被照片吸引了,上了两级楼梯就不迈步了。
“Mark,”他指着一个相框笑道,“小时候的你还穿衬衫打领带,笑得多开心多可爱啊。”
Eduardo指着的相框里是十岁的Mark,罕见地咧嘴笑着。他穿着一件过大的白衬衫,打着一条可笑的紫红色领带。
Mark哼了哼,“傻得要命,让我妈扔了她还不愿意。”
“多好的照片。”Eduardo说。接着,他又问,“你有三个姐妹?”
“对,最大的是Randi,”Mark指着其中一张照片,“然后是Donna,最后是Ariel。Randi是最大的,而她们都比我小。”
“Randi你应该知道,之前在Facebook任职营销总监;Ariel你也听说过吧,她不愿意来Facebook工作,加入了一家新创的互联网公司,结果后来被谷歌吞并了。”Mark翻了个白眼,“不过现在是你的同行了。”
“我知道,她就是那个曾经在谷歌工作的那位Zuckerberg。”Eduardo笑着说,“那么,Donna?”
“她是作家。”Mark说,“现在在华盛顿。”
Mark的房间跟Eduardo所想象的没差多少。
他有整整一面墙被做成了书柜的模样,那些书看上去年代久远——Eduardo看了看,最旧的已经是Mark十多岁时的,而最新的也要到2002年,大概那之后,Mark买的书都在自己家了。
跟在门罗帕克的家里一样,Mark像个强迫症似的把所有书都分门别类放好,文学的、哲学的、科普的等等,它们占据着属于自己的地方。
墙上还用大相框裱着好几张电影海报,像《侏罗纪公园》《天生杀人狂》《独立日》,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经典商业电影。还有几张乐队的海报,像齐柏林飞艇、灵云之类的,竟然都是硬摇滚和重金属。
这些海报尽管保存得很好,也难免因为光照而褪色。
Mark的房间就像一个普通的美国少年的房间一样,到处都展示着自己的爱好。
两人休息了片刻,Mark的父亲Edward回来了,Mark带着Eduardo见了父亲以及那条金毛寻回犬Al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