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刀割断咽喉,血流如注,溅上姬珩衣衫。
姬珩走上前,看他未合上的双眼,有人上前闭眼侧脸,不看这一幕,斩下他的头颅,以此示众,做背水一战。
姬珩态度平常,“莫将军先走一步。
云城不能有失,失城死罪。
城破时诸君当死,本侯也陪诸君一同上路。”
将领都是心中震动,尹广治低声劝,“即使云城失守,我们已经攻下越州,君侯也可以退守灵关……”姬珩一笑,儒雅如文人的表象消褪,智珠在握的悠然也逝去,露出底下的铁血。
“本侯是楚侯,不能守土,怎么配为州侯?这一战,百姓应当撤退,士卒可以临阵逃脱,连诸君都可以逃命去,唯有本侯退不得。”
尹广治低头无话,片刻又说,“君侯与庆侯结盟,庆侯是否会来援?毕竟……郡主……”他想说毕竟郡主是庆侯的骨肉,哪怕挟她逼庆侯出兵。
姬珩看向暮色中的这座危城。
他机关算尽,可江放援与不援,都在五五之间。
他已经对阿琬做了安排,余下的就看江放自己。
姬珩并未回答,只下令,“尹将军,固防吧。”
第30章
庆军营帐内,江放半靠半坐。
他不说话,底下的部将也没法出声。
蒙纲入帐,禀道,“狼主,集结完毕。”
江放这才起身,懒懒道,“集结了就等着吧。
扬壑老头是不是跟过来了?”后一句问的卢道匀。
扬壑每次见他,都劝他多与汉人往来,多招纳汉人。
老头一定反对与姬珩结盟,所以江放这阵子都绕着他走。
果然,一露面,扬壑先问,“君侯为何与楚侯结盟?”江放看了看他,无心迂回,“与先生这几年来劝我多与汉臣来往一个道理。”
他径直坐下,说,“我是混血,生在帝都。
我身上流着汉人的血,但对汉人而言,我太北戎。
除开边境三州,大周其他国土上的子民都是汉人,他们不想要我这样的皇帝。”
扬壑急道,“君侯可以礼贤下士,接纳汉臣,从今起不再遵循北戎风俗——”百姓毕竟不能接触到他,只要他把这三州握在手里,进入中原腹地后强调自己的汉人血统,与汉人名士往来,淡化他的北戎血统……江放道,“但我不愿意。”
他语气轻松,扬壑却似被狠狠一击。
江放眯眼抬头,望向远处,“我以为我愿意,毕竟得势以后,叫人人都忘了我的北戎血,我才可能一个人坐天下。
上次去朝见姬瑷,我不许任何人说北戎语,敢说就军棍伺候。
但我后来却想,为什么?凭什么?他们每个人都出生在大周,在自己出生的土地上,说小时候学过的语言,就要挨军棍?”他哂笑,“我不想装汉人,就会被看作异族。
异族要想做汉人的皇帝,我要杀多少人?建一个江姓王朝,要将天下汉人屠掉三分之一?”于是他选与姬珩结盟。
姬珩恰与他相反,姬姓血脉,诸侯之首,不需要建立一个新王朝就能上位,只要兵临都城,朝臣十个人里至少有七个会奉他为天子。
扬壑闻言黯然,拄杖垂首。
他出生在庆州边地,等待一个混血的主公太久,如今却被江放说破。
江放突然笑,“然而现在又有转机。
我刚接到军报,北戎高延罗汗率骑兵二十万入境,此刻和姬珩僵持在云城。
援不援楚,我知道我身边每个人在想什么。
我的州丞拿不准我对姬珩究竟旧情了没了;老九猜我这两天就会援,在计算行程粮草;老大猜我不想援,为免姬珩威胁我,他八成已经盘算带多少人去楚州,先把姬珩给我生的女儿抢回来。
我想知道,先生是我的司谏,自视为我的良心与准则,会怎么劝我?”扬壑嘴唇紧抿成一道线,“君侯最终还需援楚,端看是早是迟。”
江放抚摸佩刀刀柄,“哪怕做个样子,最后都要援。”
姬珩年年北狩,大周子民念他的恩德,所以天子也不敢动他。
此番北戎入侵,他亲临云城,一步不退,才能保中原不失。
江放要是到最后都不去援,天下人看在眼里,他这庆侯就要人心尽失。
不得不援,但能慢慢拖延,晚些援楚。
有姬珩在,周朝子民不愿江放这么个血统不纯的异族上位,但要是没了姬珩,江放再凭盟约接手楚军,周朝子民再不愿,也没有诸侯能与江放匹敌。
扬壑出生庆州,往昔也曾往各州游学。
大周有百万混血子民,在边境三州还好,要是居于中原腹地,往往几代人之后,还是只能与混血通婚,被汉人视为异族。
他早就盼望一位混血州侯,甚至一个混血的天子。
可不管楚侯如何城府深沉,他此刻所做的,是守土安民的正事,是诸侯之首的担当。
扬壑脸上的纹路越发深重,近乎苦涩,拜道,“出于大义,君侯应当速速援楚。”
江放仿佛等他这句话,摩挲刀鞘,轻巧称赞,“先生果然正直高洁,本侯佩服。”
扬壑沉声,“君侯……”江放已然起身,瞳孔中光芒锐利,像饥渴嗜血已久,终于露出利齿的狼。
他笑着拍拍老者肩膀,附耳说,“实话告诉先生,我不要大义,我要姬珩的命——我看他几天死。”
扬壑全身悚然震动。
姬珩走上前,看他未合上的双眼,有人上前闭眼侧脸,不看这一幕,斩下他的头颅,以此示众,做背水一战。
姬珩态度平常,“莫将军先走一步。
云城不能有失,失城死罪。
城破时诸君当死,本侯也陪诸君一同上路。”
将领都是心中震动,尹广治低声劝,“即使云城失守,我们已经攻下越州,君侯也可以退守灵关……”姬珩一笑,儒雅如文人的表象消褪,智珠在握的悠然也逝去,露出底下的铁血。
“本侯是楚侯,不能守土,怎么配为州侯?这一战,百姓应当撤退,士卒可以临阵逃脱,连诸君都可以逃命去,唯有本侯退不得。”
尹广治低头无话,片刻又说,“君侯与庆侯结盟,庆侯是否会来援?毕竟……郡主……”他想说毕竟郡主是庆侯的骨肉,哪怕挟她逼庆侯出兵。
姬珩看向暮色中的这座危城。
他机关算尽,可江放援与不援,都在五五之间。
他已经对阿琬做了安排,余下的就看江放自己。
姬珩并未回答,只下令,“尹将军,固防吧。”
第30章
庆军营帐内,江放半靠半坐。
他不说话,底下的部将也没法出声。
蒙纲入帐,禀道,“狼主,集结完毕。”
江放这才起身,懒懒道,“集结了就等着吧。
扬壑老头是不是跟过来了?”后一句问的卢道匀。
扬壑每次见他,都劝他多与汉人往来,多招纳汉人。
老头一定反对与姬珩结盟,所以江放这阵子都绕着他走。
果然,一露面,扬壑先问,“君侯为何与楚侯结盟?”江放看了看他,无心迂回,“与先生这几年来劝我多与汉臣来往一个道理。”
他径直坐下,说,“我是混血,生在帝都。
我身上流着汉人的血,但对汉人而言,我太北戎。
除开边境三州,大周其他国土上的子民都是汉人,他们不想要我这样的皇帝。”
扬壑急道,“君侯可以礼贤下士,接纳汉臣,从今起不再遵循北戎风俗——”百姓毕竟不能接触到他,只要他把这三州握在手里,进入中原腹地后强调自己的汉人血统,与汉人名士往来,淡化他的北戎血统……江放道,“但我不愿意。”
他语气轻松,扬壑却似被狠狠一击。
江放眯眼抬头,望向远处,“我以为我愿意,毕竟得势以后,叫人人都忘了我的北戎血,我才可能一个人坐天下。
上次去朝见姬瑷,我不许任何人说北戎语,敢说就军棍伺候。
但我后来却想,为什么?凭什么?他们每个人都出生在大周,在自己出生的土地上,说小时候学过的语言,就要挨军棍?”他哂笑,“我不想装汉人,就会被看作异族。
异族要想做汉人的皇帝,我要杀多少人?建一个江姓王朝,要将天下汉人屠掉三分之一?”于是他选与姬珩结盟。
姬珩恰与他相反,姬姓血脉,诸侯之首,不需要建立一个新王朝就能上位,只要兵临都城,朝臣十个人里至少有七个会奉他为天子。
扬壑闻言黯然,拄杖垂首。
他出生在庆州边地,等待一个混血的主公太久,如今却被江放说破。
江放突然笑,“然而现在又有转机。
我刚接到军报,北戎高延罗汗率骑兵二十万入境,此刻和姬珩僵持在云城。
援不援楚,我知道我身边每个人在想什么。
我的州丞拿不准我对姬珩究竟旧情了没了;老九猜我这两天就会援,在计算行程粮草;老大猜我不想援,为免姬珩威胁我,他八成已经盘算带多少人去楚州,先把姬珩给我生的女儿抢回来。
我想知道,先生是我的司谏,自视为我的良心与准则,会怎么劝我?”扬壑嘴唇紧抿成一道线,“君侯最终还需援楚,端看是早是迟。”
江放抚摸佩刀刀柄,“哪怕做个样子,最后都要援。”
姬珩年年北狩,大周子民念他的恩德,所以天子也不敢动他。
此番北戎入侵,他亲临云城,一步不退,才能保中原不失。
江放要是到最后都不去援,天下人看在眼里,他这庆侯就要人心尽失。
不得不援,但能慢慢拖延,晚些援楚。
有姬珩在,周朝子民不愿江放这么个血统不纯的异族上位,但要是没了姬珩,江放再凭盟约接手楚军,周朝子民再不愿,也没有诸侯能与江放匹敌。
扬壑出生庆州,往昔也曾往各州游学。
大周有百万混血子民,在边境三州还好,要是居于中原腹地,往往几代人之后,还是只能与混血通婚,被汉人视为异族。
他早就盼望一位混血州侯,甚至一个混血的天子。
可不管楚侯如何城府深沉,他此刻所做的,是守土安民的正事,是诸侯之首的担当。
扬壑脸上的纹路越发深重,近乎苦涩,拜道,“出于大义,君侯应当速速援楚。”
江放仿佛等他这句话,摩挲刀鞘,轻巧称赞,“先生果然正直高洁,本侯佩服。”
扬壑沉声,“君侯……”江放已然起身,瞳孔中光芒锐利,像饥渴嗜血已久,终于露出利齿的狼。
他笑着拍拍老者肩膀,附耳说,“实话告诉先生,我不要大义,我要姬珩的命——我看他几天死。”
扬壑全身悚然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