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宋君从袋里挖出一块隔夜剩下来的香蕉糖请我嚼,泡了一壶茶,喋喋不休的讲起湖南教育界的穷景与笑话,他那一对带有忧郁性的眼睛十分诚挚地直射在我的额上。但是我终究听不进一句:因为离开十几个座位的地方有几个女学生——我在车站上早注意到了,我的走进这座车厢无论有意无意总可以说是受了她们的吸引——我宁可牺牲宋君的一片乡谊而注目她们。我听听她们那种嚼牛皮糖一般的柔软的话语,早已知道她们是我邻县无锡人。我一边想起昨晚三爷——我们朋友中的健谈者——讲的一段火车上遇艳的笑史,一边尽在暗中把她们身上任何一样东西来比做一样东西——头发像什么,眼睛像什么……直到自己觉得万分对不住宋君的时候,才转过头来朝他点点头。忠厚的宋君,不扬人之恶的宋君,并不怪我的无礼,还是照常喋喋不休。我一半问心不过,一半又讨厌他。骤然间,坐在我斜对面的一个盐鸭蛋一样颜色的面孔,两只皮蛋青的眼球,炯炯地对我直射,我不知如何竟被他的威风所摄,我想:他不是那个曾经因为我欠了一个多月饭钱而不许我搬家的包饭师父吗?我的胆子骤然馁了一大半,自然而然没有勇气去注意那几位女学生了,宋君的下半截谈话就听得明明白白。我也曾在湖南教过两年书的,就同声把那些湖南的校长不问是非地骂了一通。不知不觉中,车轮盎的一声停下来,黑压压一座苏州车站早横在面前。我戴上帽子,和宋君握握手,从女学生身边走出车厢去。
我来苏州连这次一共是三次——第一次我陪一个同学到苏州来投考某师范学校,我的祖母在我们临动身时煎荷包蛋给我们吃,说了不少一去成名的吉利话;但我自知不是进师范学校的材料,考试场中随便写几个XY就交了卷。回来后那位同学天天望着报纸上的揭示表,我却在旁边看福尔摩斯。第二次来时已经认识了史君,也是来看他的,却不料正是上海大名鼎鼎的美术学校校长聘请史君的父亲去当教务主任的时候,竟被史君父亲视为那位校长特派的间谍——这一次总算非常之纯粹而无从加我以头衔了。我走进月台的铁栏时天已断黑,喊一辆黄包车从那五步一棵树十步一盏灯的马路迤逦向胥门进发。那眼前一片灯雾迷离的夜市,正是阊门。哦!历来许多人到此游访,许多人用着许多绮丽文字颂扬遍的金阊门,也萧条不堪了!无论灯火怎样煊煌,车马怎样凑杂,也终觉得零落不堪的了!只有那站在街沿上的野鸡,一个个亭亭玉立,却似乎比上海八仙桥一带的团头大脸俊俏得多;更有一班头像洋山芋手像熊掌一样的乡下人,也是吱吱喳喳燕语莺啼的苏州话,我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车至马路口,已拉不进去。我下了车,心里突然感到一片童年时新春拜年的快乐,不觉身轻脚健,爬过了一座大石桥。也不知道是我近来的服装好看了一些呢,还是苏州的警政一向办得好,我把史君的地址问警察,竟一直问到了朱家园。但是究竟天晚了认不出门面了,洋火刮去不少,门牌犹是找不到,于是我未免乐极生悲,彷徨于街灯之下。直到见了一个邮差,才得了主意。我拍拍他的肩,他把我引到一家广亮的黑漆大门:正是我方才过此而逡巡不敢入的。我见了高门大户,心里就一乐:因为我的朋友中原来也有发了迹的,无论他这房子是租来或是自造,也总算替我争了一点光呢。
我感谢邮局差,他不但替我引路,并且替我打门,并且又代我报告说:“客人来了!”。在这喊声里,一片老妈子的声音来开了门,招待我进去。不料黑暗里从老妈子的腿裆里抢出一只大雄狗,呜的一声向我这生客扑过来,我吃了一惊退出门槛几步。那老妈子几次呵喝,才使我精神稍定,放缓脚步走进去。史君不在家,代史君招待我的是史君的妹妹,她领我到一间方砖铺地的小厅里坐着。她说:“哥哥到青年会去了。等一会打电话去叫他即刻来。”又说,“叶先生才到吗?一定没有吃夜饭哩,”就吩咐老妈子去安排夜饭给我吃。我起先当她是史君的夫人——从前和史君共起居时,史君常把他夫人的性格告诉我,我又常从他的藤包里看见他夫人的像片,我知道他和他的夫人非常恩爱的。我这一次来看史君,也十分想看看他的夫人——后来细看她的面貌,详察她的语言,才知道是史君的妹妹。她立在我面前和蔼而端庄,活泼而诚挚,我这个灵魂一向飘游无定的孤零者受着这般女性的真挚慈祥的款待,我在我心的深处万分感激她;而我心的深处一片隐隐凄怆又使我悒悒不欢。啊!我也有活泼天真的妹妹,也有慈爱的母亲,我本来也可以在和煦的家庭里享受一点天伦之乐的;只因我不知道处世的方法,遂不能稍尽一点心去赡养她们,并使我不敢回去,飘蓬四海,终日嗟吁,竟至同胞骨肉也不能见面。在此外乡,同是一片苍天,而渺渺白云,徒然向家乡飞去,不能带一点消息归来,我只有向无人处流泪,而我的母亲,我的妹妹,我知道她们流的泪比我更多!唉!我要想一朝团聚,不知道还在何日呢?史君的妹妹陪我谈了一会进去了。夜寒渐渐地逼进厅来,我只得立起来闲踱,去鉴赏周围的一些装饰。这厅子正面是一带长窗,背面是短窗,左边墙上挂一幅岁寒三友图,右边却是春夏秋冬四幅屏条,沿墙列着炕床,茶几椅子之类。这情
我来苏州连这次一共是三次——第一次我陪一个同学到苏州来投考某师范学校,我的祖母在我们临动身时煎荷包蛋给我们吃,说了不少一去成名的吉利话;但我自知不是进师范学校的材料,考试场中随便写几个XY就交了卷。回来后那位同学天天望着报纸上的揭示表,我却在旁边看福尔摩斯。第二次来时已经认识了史君,也是来看他的,却不料正是上海大名鼎鼎的美术学校校长聘请史君的父亲去当教务主任的时候,竟被史君父亲视为那位校长特派的间谍——这一次总算非常之纯粹而无从加我以头衔了。我走进月台的铁栏时天已断黑,喊一辆黄包车从那五步一棵树十步一盏灯的马路迤逦向胥门进发。那眼前一片灯雾迷离的夜市,正是阊门。哦!历来许多人到此游访,许多人用着许多绮丽文字颂扬遍的金阊门,也萧条不堪了!无论灯火怎样煊煌,车马怎样凑杂,也终觉得零落不堪的了!只有那站在街沿上的野鸡,一个个亭亭玉立,却似乎比上海八仙桥一带的团头大脸俊俏得多;更有一班头像洋山芋手像熊掌一样的乡下人,也是吱吱喳喳燕语莺啼的苏州话,我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车至马路口,已拉不进去。我下了车,心里突然感到一片童年时新春拜年的快乐,不觉身轻脚健,爬过了一座大石桥。也不知道是我近来的服装好看了一些呢,还是苏州的警政一向办得好,我把史君的地址问警察,竟一直问到了朱家园。但是究竟天晚了认不出门面了,洋火刮去不少,门牌犹是找不到,于是我未免乐极生悲,彷徨于街灯之下。直到见了一个邮差,才得了主意。我拍拍他的肩,他把我引到一家广亮的黑漆大门:正是我方才过此而逡巡不敢入的。我见了高门大户,心里就一乐:因为我的朋友中原来也有发了迹的,无论他这房子是租来或是自造,也总算替我争了一点光呢。
我感谢邮局差,他不但替我引路,并且替我打门,并且又代我报告说:“客人来了!”。在这喊声里,一片老妈子的声音来开了门,招待我进去。不料黑暗里从老妈子的腿裆里抢出一只大雄狗,呜的一声向我这生客扑过来,我吃了一惊退出门槛几步。那老妈子几次呵喝,才使我精神稍定,放缓脚步走进去。史君不在家,代史君招待我的是史君的妹妹,她领我到一间方砖铺地的小厅里坐着。她说:“哥哥到青年会去了。等一会打电话去叫他即刻来。”又说,“叶先生才到吗?一定没有吃夜饭哩,”就吩咐老妈子去安排夜饭给我吃。我起先当她是史君的夫人——从前和史君共起居时,史君常把他夫人的性格告诉我,我又常从他的藤包里看见他夫人的像片,我知道他和他的夫人非常恩爱的。我这一次来看史君,也十分想看看他的夫人——后来细看她的面貌,详察她的语言,才知道是史君的妹妹。她立在我面前和蔼而端庄,活泼而诚挚,我这个灵魂一向飘游无定的孤零者受着这般女性的真挚慈祥的款待,我在我心的深处万分感激她;而我心的深处一片隐隐凄怆又使我悒悒不欢。啊!我也有活泼天真的妹妹,也有慈爱的母亲,我本来也可以在和煦的家庭里享受一点天伦之乐的;只因我不知道处世的方法,遂不能稍尽一点心去赡养她们,并使我不敢回去,飘蓬四海,终日嗟吁,竟至同胞骨肉也不能见面。在此外乡,同是一片苍天,而渺渺白云,徒然向家乡飞去,不能带一点消息归来,我只有向无人处流泪,而我的母亲,我的妹妹,我知道她们流的泪比我更多!唉!我要想一朝团聚,不知道还在何日呢?史君的妹妹陪我谈了一会进去了。夜寒渐渐地逼进厅来,我只得立起来闲踱,去鉴赏周围的一些装饰。这厅子正面是一带长窗,背面是短窗,左边墙上挂一幅岁寒三友图,右边却是春夏秋冬四幅屏条,沿墙列着炕床,茶几椅子之类。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