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着四下无人,从怀里掏出两个鸡蛋,塞到茯苓手里。
  “你师父说今日是你生辰,快趁热吃了,一会儿别让你师兄看到。”
  崔氏知道茯苓家里遭了祸,想着这孩子这么乖这么聪明,却从小没了双亲,于是格外心疼他。
  鸡蛋还是温热的,茯苓鼻子一酸,抓住她干枯的手:“师娘,你手好冷。”
  崔氏瘦得两颊凹陷下去,明明是再平凡不过的容貌,茯苓却觉得她笑起来很美,崔氏摸了摸茯苓的脸,道:“因为天气冷啊。”
  可是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崔氏的病也一天比一天重。
  开始以为只是风寒,却总不见好,请过附近的大夫,也给她吃了好多副药,都不见起色,甚至有大夫说她恐怕撑不过这个冬天。
  吴恒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当了,凑了几两银子,让茯苓去请镇上最有名的大夫肖永。
  肖永来了,把了脉,面上没什么表情,相比其他大夫,他要显得沉稳的多。
  茯苓站在床边,看着肖永胸有成竹的样子,心想他定能治好师娘。
  收了银子后,肖永很快开了一张方子。
  “按这个方子抓药吃,三日一副,到开春了就能全好。”
  吴恒小心翼翼的接过药方,连声道谢,把肖永送出了门。
  茯苓站在床前,道:“师娘,大夫说吃了药就会好,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吴子安推开他:“我娘好不好,关你什么事?你一来我娘就病重,扫把星,你走开!”
  崔氏撑着身子坐起来:“安儿,不能这么说……咳咳,我本来身上就有病,不能怪他……”
  茯苓抿起嘴没说话,倒了一碗水递过去。
  “不用你在这里献殷勤!你抢走我爹,现在还要来抢我娘!”吴子安用力一推,瓷碗摔在地上,水洒了一地。
  崔氏急道:“安儿!你……咳咳……”
  话还没说完,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
  茯苓默不作声的蹲下来,把摔碎的瓷片捡起,手被划伤了一条口子,他用抹布把水和血都擦干净,然后出去清洗。
  外头水凉得刺骨,师娘沾不得凉水,他每日帮着师父洗菜剁馅,已经习以为常。
  茯苓再进屋时,却看见吴恒拿着方子发愁。
  别的药材都好找,镇上的药房里也有,唯有药引与众不同——初雪之蟪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注)
  蟪蛄就是蝉,一向春生秋死,眼下已经入冬,天寒地冻的,哪里去寻第一场雪的蝉?
  “我去寻,”茯苓站在屋里,外面的北风呼号,木窗嗒嗒作响,小小的孩童眼神坚定道:“我去寻初雪的蟪蛄。”
  作者有话要说:  文案中的诗句: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咏竹》朱元璋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第2章
  终于等到第一场雪,崔氏撑着身子下床,翻了一件吴子安的旧棉衣,强打起精神想把衣服改小一点,因为茯苓穿着太大了,可她的手已经拿不稳针线了,那枚小小的银针,在她干枯的手中直打颤儿。
  “师娘,不用了,我长高了,穿着刚好呢。”茯苓套上棉衣,独自迎着风雪出了门,吴恒本来不放心想跟去,但茯苓不让他去。
  师父腿脚不便,师娘需要人照顾,只留吴子安在家,怕是连吃饭都成问题。
  茯苓所知最近的山就是冬青山,他早早地出了门,外面下着雪,路很不好走,他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前走,上到冬青山时,已经日头过半。
  冬日雪地里的太阳很亮,但是却没多少暖意,师父说蝉都生在树上,于是他找了一棵最高的树,拍了拍手,呼了口气,抱着树干向上爬,滑下来好几次,他摔在雪里,又从雪地里爬起来,仍旧锲而不舍的继续爬。
  他想着还躺在床上的师娘,想着一脸愁容的师父,还想着晚上偷偷躲在被子里哭的吴子安。
  他想起师娘塞给他的那两个温热的鸡蛋。
  终于爬到树杈上,他扒开树枝,到处找蝉的踪影,然而灰突突的树干上除了积雪,连叶子都没有几片。
  茯苓坐在枝干上喘气,怀里的干粮早就不知何时从宽大的衣襟里掉了出去,茯苓抓了一把雪塞进嘴里,冷得直哆嗦,他往下看,雪地里一片白,往上看,天上也是一片白。
  天地间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亮得刺眼,只有他穿着黑褐色的麻布棉衣。
  “那里是不是有个人?”少年身着月白色夹棉锦袍,锦袍上有暗纹,腰间左悬玉佩,右佩宝剑,剑鞘银纹如游龙,他身披素色大氅,相貌极好,剑眉星目,气质清贵。
  若要形容,便是——
  瑶林终自隔风尘。
  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注)
  少年正是要赶往霍山,路过此地的颜烛。
  颜烛停下脚步,抬头往树上看。
  身边的人以为有刺客埋伏,手放在剑鞘上,迈步向前查看。
  “殿下,树上是一个孩童。”
  “孩童?”颜烛皱了皱眉,“这么大的雪,他为何要爬那么高?”
  李忠还未作答,眼见树上的人身形一晃,歪了下来。
  隔得太远,李忠没来得及接,茯苓已经栽进了雪里。
  颜烛快步上前,把茯苓从雪里拉出来,好在雪地松软,没受什么伤。
  李忠拦了一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