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

吴恒问道:“能吃苦吗?”
  茯苓毫不犹豫道:“能!”
  磕完头敬完茶,拜师就算成了,茯苓跟在吴恒身后,吴恒的妻子崔氏很温和的摸了摸茯苓的头,她没什么见识,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妇人,但性情温和善良,丈夫说的话她一向是赞同的。
  “师娘!”茯苓说着要跪下,崔氏有些不知所措,赶快把他扶起来,动得急了,忍不住捂嘴咳嗽。
  吴恒扶住妻子,给她拍背顺气,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崔氏身后站还着一个孩子,比茯苓高半个头,眉眼和吴恒几乎一模一样,正面色不愉的打量茯苓。
  吴恒道:“这是子安,你师兄。”
  茯苓还未走近,吴子安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安儿!”崔氏来不及叫住他,弯下腰安慰茯苓,“你别生气,他有些怕生。”
  茯苓摇摇头表示没事,咧着嘴冲她笑。
  八岁的孩子生得唇红齿白,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儿,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茯苓从村里到镇上,一路上没少受欺负,吃了不少苦头,他被人偷了钱袋,没钱吃饭,去翻别人倒在外面的剩饭吃,晚上蜷缩在巷口,还差点被人贩子拐跑。
  如今好不容易有人肯收留他,还要教他武功,他心里只有感激。
  五更鸡鸣,茯苓从床上爬起来,先扎马步,跟吴恒练一会儿内功,接着就去帮吴恒揉面、剁馅。
  “其实揉面也是练功,”吴恒道,“运气,控制你手上的劲道。”
  茯苓点点头,一边扎马步,一边揉面。
  小小的孩子马步扎了没多大一会儿,就开始发抖,却固执的不肯站起身。
  “不急,”吴恒拍拍他的头,从蒸笼里拿了一个刚出炉的肉包,递给茯苓,“慢慢来。”
  茯苓接过包子,有点烫,热气一下子驱走了早晨的寒意,咬了一口,里面都是肉香。
  茯苓满足的眯起眼睛,看着师父笑。
  过了一会儿,崔氏起床,开始帮忙拌馅儿,包包子做馒头。
  第一锅包子出笼,吴子安起床,拿了两个肉包,他白天要去镇上的学堂读书。
  吴恒道皱眉道:“起这么晚,怎么练功?”
  吴子安不以为意:“回来再练。”
  说完他看了一眼正在揉面的茯苓,心里舒服了不少。
  凭什么家里要收留他?就该多干活!
  把蒸好的包子馒头放在拖车上,用棉被盖好,茯苓跟着吴恒出去叫卖。
  隔壁卖馄饨的老李跟他们打招呼:“早啊。”看到吴恒身边跟着的茯苓,他问:“这是你收的那个徒弟?白白嫩嫩的,看着倒像个小姑娘。”
  吴恒笑了笑,拍了拍茯苓的头:“我这徒弟可聪明了。”
  吴恒这话不假,茯苓很快就显出了练武的天分,他记忆力极好,很多招式看一遍就能记住,悟性也高,一点就通,肯学又肯吃苦,出去卖包子的时候,茯苓就在一旁运气练功,早上跑步、扎马步从没喊过累,比吴子安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茯苓每日卯时起床,跟着吴恒练内力和基本功,接着帮忙揉面做包子,卖完包子继续回去练武,忙完一整天,亥时上床休息。
  他躺在床上,手心里握着胸前的长命锁,把头埋在被子里,想起爹娘和姐姐,想起荠麦村那一片片青色的麦田,依旧忍不住小声啜泣。
  师父师娘对他再好,这里终究不是他的家。
  无声的哭了好一会儿,茯苓感觉到有一只大手隔着被子,在他背上轻轻的拍着。
  黑暗中,吴恒的声音缓缓响起:“想哭就哭吧。”
  茯苓抹了把眼泪,从被子里伸出脸,声线都在颤抖:“师父,我不哭了,我要好好练功……”
  眼泪没有用的,他知道。
  眼泪冲不淡仇恨的血色,驱不走无边的噩梦,也带不回他的至亲。
  他不能做软弱的人。
  吴恒不善言辞,言语在此刻也显得单薄无力,他没再说话,只是无声的坐在茯苓床头,陪了他一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大半年的时间里,茯苓竟然已经有了点内力。
  虽然微乎其微,但是不可否认确实是有了。
  这天赋让吴恒吃惊不已,茯苓这才多大?
  相比已经十岁的吴子安,如今还没有半分内力,吴恒早知儿子不是练武的料,供他读书也是让他多一个选择,他不想儿子长大后还继续卖包子。
  看着日日雷打不动早起练功的茯苓,眼里满是认真专注,还有一股子韧劲儿,不仅天赋好,心性也同样适合学武,吴恒心中隐隐感到,他这徒弟日后必定不凡。
  于是倾尽所能的教他。
  吴子安却觉得父亲更喜欢茯苓,所以尽心的教导茯苓,冷落了自己,因此更不待见茯苓。
  茯苓心思细,自然感觉得到,不过并不在意,还像原来一样客客气气的待他。
  天气越来越冷,包子凉得快,生意没那么好做了,只能做一批卖一批,茯苓提着篮子一趟趟的送包子,吴恒就在就守在街上卖。
  一日,崔氏单独把茯苓叫出来。
  “师娘。”茯苓乖乖的跟在后面。
  崔氏的病天凉了也跟着加重,开始只是时不时咳一下,崔氏只当是寻常风寒,现下家里两个孩子要吃饭,又要过冬,也就没去买药。
  谁料却越咳越严重,有时候一咳起来惊天动地,半天都停不下来。
  但这会儿却没咳,她看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