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3

 当然是……用眼睛看你。
  景行之用眼睛看着李嘉麟,然后他眉心一跳,迅猛地朝着李嘉麟伸出了手!
  两息后。
  景行之把小孩要放进嘴里的手抽了出来。
  接着景行之叮嘱起李嘉麟:“带孩子的时候,注意一点。不管在跟谁说话,都要记得你带着孩子,分出一份注意力给孩子。”
  “不然我说个不好听的,回头出个事,你得多后悔?而且后悔还没用,你说是不是?”
  大侄子·李嘉麟有些茫然地点点头,抓住儿子的小手道:“嗯,嗯……我记住了。”
  “不过小师叔,你还没回答我刚刚的问题。”李嘉麟心里惦记着正事。
  “这还要说?”景行之已然想好了说辞,“你当然是个好孩子,可是你年纪不大,就还不够成熟稳重。”
  比起你老爹,你是个儿子,做儿子要有做儿子的样子,不然就要吃苦头了。
  李嘉麟听了嘴角一抽。
  好孩子?
  你年纪比李嘉瑞还小呢,还跟我这个李嘉瑞的大哥提孩子不孩子的?
  李嘉麟听了这么一番回答,心想果然被自己猜到了,才华虽有,可景行之还是太年轻。
  李嘉麟想了下,抛开那些思绪,又笑着问景行之:“听说府里桃花羹做得极好,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试试?”
  都这么问了,景行之还能让大侄子空着嘴回家吗?
  景行之点点头,捏了一下李嘉麟儿子的脸,收回成本,然后点头道:“那肯定有,随便吃。”
  小皇孙被捏了脸,安静的小娃瞬时不好了,瞪着眼睛喊他爹:“父王!”
  景行之笑了:“挺懂事啊,刚刚一直不说话。”
  李嘉麟抱着儿子晃晃,示意他乖一点,然后对景行之道:“小师叔叫他明官就好,他娘管得严,不会乱说话。”
  “这么小就教规矩,太子妃辛苦了。”
  教小孩子规矩可不容易,哭闹是无敌法宝。
  “是啊,都不容易。”李嘉麟听了这话,虽然没真懂,但依然心有所感。
  董氏不容易,要照顾自己,还要照看明官;自己也不容易,要在外面行走,还要哄母后。
  所以……明天就对不住你了,小师叔。
  李嘉麟敛去了眸中的歉意,像个普通的孩子父亲一般和景行之围着孩子说笑了起来。
  *****
  翌日。
  朝堂之上。
  李云玺旧事重提,逼着吏部尚书点人名。
  在什么职位上,就要干什么事,要是一做事就怕得罪这个得罪那个,还怎么做事?
  看着吏部尚书不主动,李云玺已经有些生气了。
  “爱卿啊,选好人了吗?”李云玺看着站出来的吏部尚书,语气冷淡又调侃。
  吏部尚书抖啊抖,慢吞吞道:“臣觉得王子凯和张坡二人合适,就是张坡大人得破例起用。”
  张坡人在家里还服孝,不破例是不能出来为李云玺干活的。
  李云玺还记着昨天吏部尚书顶他的嘴,回道:“爱卿昨日不是说张坡不行,要守母孝吗?难不成父亲的孝期守了,母亲的就能轻忽?”
  吏部尚书头低得都要埋进地里了,差点哭出来。
  李云玺怼了臣子两句,刚想点自己看中的最后一人的名,李嘉麟走了出来。
  李嘉麟问:“父皇,王子凯大人可是去管治理的?”
  李云玺点头。
  李嘉麟接着道:“那缺的就是一个管束教化的人,教化之事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其实没有治理来得急迫。
  况且教化也不是一日之功,儿臣觉得若是暂且没有合适的人,或许可以启用新人去试试。”
  启用新人?
  吏部尚书听了头悄悄往上拔了一截,心想太子还是嫩,安北定北这种地方,是新人能去试的?教化一地民众,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
  简单来说就一句话,吏部尚书觉得新人不行。
  其他大臣其实也都这样想,听到太子提起新人,甚至都和身边人小声商讨起来,有些人还掩嘴偷笑。
  听着那隐隐的笑声,臊得李嘉麟脸都红了。
  都不容易啊,要不是为了母后,他才不提此事。
  可没成想,李云玺居然眼睛一亮,点头同意了。
  “朕看,太子这想法也可以!”
  吏部尚书的脑袋彻底抬了起来,傻眼看着他的圣上。
  圣上,哪里可以了?!
  那些掩嘴偷笑的大臣,嘴角的笑意僵住了,心里纷纷纳闷——哪里可以了?!
  就连提出建议的当事人李嘉麟都是傻的,他呆呆地问:“父皇、父皇觉得哪里好?”
  问完了,李嘉麟想到自己好像表情不对,他是支持新人去的!
  于是,李嘉麟努力挤出个笑容,认真地看向他父皇,等待答案。
  虽然他真的不明白……新人怎么能去那么重要、那么难管的地方?


第103章
  众人不解, 只有李云玺心中明朗。
  李嘉麟看似莽撞的提议,意外戳到了李云玺的痒点。
  李云玺正愁宁海波该如何打发呢,直接卖小师弟也不行,那么把小师弟送过去岂不是正妙!
  宁海波刚打完仗,就在安北和定北呢,给宁海波一个父子接触的机会。
  李云玺想到宁海波上回在小师弟家门口胡闹, 就恨不得敲敲宁海波的脑袋, 教教他怎么和儿子相处。
  看他四个儿子,虽然有个不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