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1)

    2020年1月21日

    【往事】(1)

    1997年9月,郭红征扛着笨重的行李,第一次来到省城。

    郭红征,名字是他姥爷李德胜取得。他姥爷西北人,在广东当兵,内战时随

    着部队一路打到东北,解放后参加过朝鲜战争,军功章无数。在朝鲜打完美国鬼

    子,部队回国。

    开国那个年代,当时讲究的是"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革

    命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 ,李德胜营级复员回了西北,被派往开发南泥湾。

    也是在南泥湾生产队上,李德胜认识了郭红征的姥姥刘霞。李德胜一眼就看上刘

    霞,在战斗英雄光环的照耀下,两人相处不到半年就结了婚。

    刘霞家里本来是地主,解放后被分了田地,刘霞也被组织安排在南泥湾接受

    劳动改造。源于老百姓对地主阶层的愤恨,刘霞遭尽了生产队里妇女们的各种冷

    嘲热讽,好在李德胜的出现结束了她吃尽白眼的生活。刘霞长得漂亮,顶着大日

    头一干就是一天活,一年下来,还是比咱在树荫下指挥劳动的生产队长张大姐皮

    肤白皙。

    李德胜与刘霞婚后只生了一个女儿李雪,就在这时,文化大革命爆发。李德

    胜一起复员的老战友,当年的政委王波告诉李德胜:"吃了子弹不一定会死,沾

    上政治斗争,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在部队一个战壕里蹲了那么多年,李德胜知道王波见事较准,不会坑自己。

    介于刘霞的地主背景,李德胜带着一家三口回到了老家放牛沟,这是一片穷乡僻

    壤,穷,偏僻,但也相对安宁。

    安安稳稳过了一辈子,到了80年代初,眼看着水灵的女儿嫁给了青梅竹马

    的小伙子郭栋梁,一身老伤的李德胜朝鲜战场被冻下的病根开始反复发作,在外

    孙出生满月后,一命呜呼。临了前,给外孙取了个大名,郭红征。

    李德胜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出生晚了,没参加过爬雪山过草地的征程,就

    留下了郭红征这个名字。

    老郭家时代行医,郭满堂老来得子生下郭红征的父亲郭栋梁,看着郭栋梁成

    家后,几乎与李德胜前后脚走了。

    郭红征如今家里有位母亲,还有个小他两岁的妹妹郭欣。父亲郭栋梁是家中

    独子,健壮、能干,但在郭红征7岁时上山采药,不小心踩秃噜摔死了,留下了

    他们母子三人。

    放牛沟百十户人,基本全是文盲,民风淳朴。老郭家因时代行医,基本算是

    顶级的知识分子,受到村民的尊重。李雪也没上过学,但她母亲刘霞幼时念过几

    年私塾,刘霞会用一些村书记从县里带回来的大字报教李雪识字,一来二去,刘

    霞成了放牛沟年轻一辈除了郭栋梁以外,唯一识字的人。

    李雪从小就经常去郭栋梁家玩,郭满堂给郭栋梁讲医时,也不避讳她。一来

    二去,也算是半个中医。

    郭栋梁死后,李雪继续老郭家家风,以半吊子的身份,为村民行医,收费不

    高,倒也勉强贴补家用。虽然医术不高,但胜过没有,加上民风本就淳朴,村民

    们倒也不因老郭家没有成年男丁就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反倒因可怜其遭遇,大伙

    经常帮着李雪家干些农活。

    李雪知道知识的重要性,这时文化大革命早已结束,村书记从县里开会回来

    后,说现在要改革开放,李雪觉得母亲的地主羔子背景不会再被拿出来说事儿了,

    于是在适龄年轻,就分别送了两个孩子去距离放牛沟10里地的乡里上了小学——

    两个孩子家庭在村里还算是可以,吃饭能管饱。但进了乡里,就明显感觉出

    与其他同学的家庭差距。起码同学们没有穿戴补丁的衣服,而郭栋梁常年一件外

    套,上下补了好几个补丁,小郭欣更别提了,上学时是捡的哥哥的衣服穿的。

    两个孩子自小很懂事,也很争气,学习在各自年级都是名列前茅。两个老师

    们眼中的宝贝疙瘩,倒是因为学习好,从来没受过欺负。

    最 新 找 回 4 F 4 F 4 F , C 0 M

    最新找回4F4F4F.COM

    最新找回4F4F4F.COM

    郭红征在升入乡初中后,三年每次考试都以绝对优势得到年级第一名,总分

    400的考试,往往要高
【1】【2】【3】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