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了公孙钤,自是欣喜,忙迎他坐下,问他伤势。
都赖王上带医丞即时赶到,晚辈早已无碍。
那就好,那就好啊。丞相点头,又叹道,自王上与你相熟,行事确有不同。我本还怕,若你有万一,他会再生什么极端之事。
王上心性,非晚辈能改,只因诸多经历,自有变化而已。…晚辈,倒是受王上影响不小。
丞相一笑。
你也的确变了。天权限兵百年,换作老夫在当时境况,未必想得到如此条件。
只是侥幸抓住执明软肋罢了。公孙钤摇摇头。若非如此扳回一成,走极端的还不知是谁。
3.
陵光来时,已换回宫中华服。眼神与身上锦缎,俱泛着柔软微光。
身后跟着宫人,提了食盒和酒。
二人起身行礼。陵光赶忙去扶丞相。
不必多礼。本王离宫这些日子,朝政辛苦您操持了。
信中见字如晤,毕竟不比重逢。
丞相最后见他,还是那场阻拦不住的诀别。如今亲见陵光回来,也不复长者淡定,握着他的手不放。
陵光被引得眼眶又红起来。晾在一旁的公孙钤便开口道,王上还是快请入座。
宫人已将酒食摆上,俱是宫中精致糕点。
丞相随陵光坐下,用袖口蹭蹭眼角,道,老臣失态了。
这是哪里话。此处不是朝堂,随性即可。陵光为他斟酒。本王此来,是特地来谢丞相。
丞相举杯谢过。为王上分忧,本就义不容辞。
陵光却道,不仅朝中之事,还有民间传言之事。
若天有不赦,可降罪于予,但求国之永固。
百姓只知有罪己诏,乐见赋税得免。
若非真心在乎,谁会特意用最后一句作文章。
王上此去艰险,总要让大家感念。丞相笑笑。还有公孙大人,待论功行赏,老臣便要退位让贤了吧?
位不必让,活给他干就行。陵光道,丞相一生操劳,也该享享清福。
公孙钤在旁默默喝酒。
陵光又与丞相聊了些南地见闻,半晌才想起看他一眼。
你怎么不吃?
这不都是丞相喜欢的么。
怎么,你计较本王厚此薄彼?
公孙钤放下杯子。臣不敢,只是君子不夺人所爱。
丞相听他二人斗一阵嘴,笑道,宫中诸事尚有积压,王上与公孙大人不必在此相陪。
这确是心事一件,陵光只当丞相是督促他,叹口气,与公孙钤告辞,请他不必远送。
丞相笑眯眯地目送他们离开。
二人身影颀长清俊,锦衣自为雪景增色。
两句闲谈风中飘来,模糊温和。
年轻人间,相处才更得趣。君子也要成人之美。
第五十章
1.
次日便要当朝论功行赏。
已近子时,偏殿灯烛未灭,微暖中透出催人欲睡的倦意。
两人忙了几日,总算将奏折清理完毕。陵光只剩封赏诏书要誊写,公孙钤已无事做,在旁翻着各地上贡礼单。
既为贺年,便有富庶之地送些玛瑙珊瑚,朱红锦缎,以图吉庆。
其中一匹绯红料子,在他们回程前就已送进宫,由制衣官做了交领直裾,绣着暗红雀羽滚边。
现下就穿在陵光身上。
众人皆知,王上对衣着不甚关心。一年到头,就那三两件衣服,四五种搭配,轮流换洗,什么晾干穿什么。
公孙钤反正爱看他,成天对着深浅紫色,白袍纱衣,也不觉腻味。
如今见这红衣,才觉出往日寡淡。
陵光自己倒无所觉,只是低头写字。
此前定下,韩陵镇瑶光不乱,吴之远、公孙钤守南境安定,与遖宿一战中,皆有大功。各加爵三级,赐食邑千户。
如今写到公孙钤的诏书,却突然停笔,别过头去,打了个喷嚏。
他将衣领掩得紧些,手背蹭了蹭鼻尖。
公孙钤放下手中礼单,望他一眼。
陵光再要落笔,却听他道,这封赏,我不该受的。
我都快写完了,你又这样说。陵光瞪他一眼。
我护驾不力,应功过相抵才是。
这便是公私不分了。陵光道,你要心疼我,也不该以此论罪。你算护驾不力,在场副将与医丞,难道都赏不得。
公孙钤无话可说,点头道,是你想得周全。
好心办坏事。陵光嘲道,写完最后几字。
勾唇抬眼间,侧脸让这艳锦更映出几分明丽。
不过,说来惭愧。他搁笔,盖了印,道。我都没有如此关心你的箭伤。
我早已痊愈。
不行,我得看看。
陵光说着,伸手抚他罩袍衣襟,滑至胸口。
2.
红衣在烛光下,又炫目了些。
王上若是真的娶亲,洞房花烛,大约就是如此模样。
陵光动作停了一停,公孙钤没有催促,只当是在看画中人。
见他也不拒绝,陵光站起来,手从他襟前,轻巧一掀一拽。
罩袍无声委地。
陵光又躬身要动他腰带,被公孙钤拉到腿上坐下,圈住腰。
如此一来,满怀都是喜服般的红色。
若要十分亲近,衣衫确是约束。只是他如今这身,让人如何看够。
雪夜的小猫如今活泼起来,一手隔着一层里衣,探近他衣衫去。
这里怕是要留疤了。
你不嫌弃就好。
陵光收回手。若是嫌弃呢?
公孙钤抚着他颈后,去吻他眉目。陵光不得不闭上眼。
那不要看就好。视野漆黑中,听公孙钤这样说道。
自欺欺人。陵光笑笑,也没睁开。
公孙钤深深望他,从雀羽绣纹到乖巧神色。
而后,也闭了眼,吻上他唇。
如今看够,总舍得宽衣解带了。
3.
次日早朝,有大臣见公孙钤又是
都赖王上带医丞即时赶到,晚辈早已无碍。
那就好,那就好啊。丞相点头,又叹道,自王上与你相熟,行事确有不同。我本还怕,若你有万一,他会再生什么极端之事。
王上心性,非晚辈能改,只因诸多经历,自有变化而已。…晚辈,倒是受王上影响不小。
丞相一笑。
你也的确变了。天权限兵百年,换作老夫在当时境况,未必想得到如此条件。
只是侥幸抓住执明软肋罢了。公孙钤摇摇头。若非如此扳回一成,走极端的还不知是谁。
3.
陵光来时,已换回宫中华服。眼神与身上锦缎,俱泛着柔软微光。
身后跟着宫人,提了食盒和酒。
二人起身行礼。陵光赶忙去扶丞相。
不必多礼。本王离宫这些日子,朝政辛苦您操持了。
信中见字如晤,毕竟不比重逢。
丞相最后见他,还是那场阻拦不住的诀别。如今亲见陵光回来,也不复长者淡定,握着他的手不放。
陵光被引得眼眶又红起来。晾在一旁的公孙钤便开口道,王上还是快请入座。
宫人已将酒食摆上,俱是宫中精致糕点。
丞相随陵光坐下,用袖口蹭蹭眼角,道,老臣失态了。
这是哪里话。此处不是朝堂,随性即可。陵光为他斟酒。本王此来,是特地来谢丞相。
丞相举杯谢过。为王上分忧,本就义不容辞。
陵光却道,不仅朝中之事,还有民间传言之事。
若天有不赦,可降罪于予,但求国之永固。
百姓只知有罪己诏,乐见赋税得免。
若非真心在乎,谁会特意用最后一句作文章。
王上此去艰险,总要让大家感念。丞相笑笑。还有公孙大人,待论功行赏,老臣便要退位让贤了吧?
位不必让,活给他干就行。陵光道,丞相一生操劳,也该享享清福。
公孙钤在旁默默喝酒。
陵光又与丞相聊了些南地见闻,半晌才想起看他一眼。
你怎么不吃?
这不都是丞相喜欢的么。
怎么,你计较本王厚此薄彼?
公孙钤放下杯子。臣不敢,只是君子不夺人所爱。
丞相听他二人斗一阵嘴,笑道,宫中诸事尚有积压,王上与公孙大人不必在此相陪。
这确是心事一件,陵光只当丞相是督促他,叹口气,与公孙钤告辞,请他不必远送。
丞相笑眯眯地目送他们离开。
二人身影颀长清俊,锦衣自为雪景增色。
两句闲谈风中飘来,模糊温和。
年轻人间,相处才更得趣。君子也要成人之美。
第五十章
1.
次日便要当朝论功行赏。
已近子时,偏殿灯烛未灭,微暖中透出催人欲睡的倦意。
两人忙了几日,总算将奏折清理完毕。陵光只剩封赏诏书要誊写,公孙钤已无事做,在旁翻着各地上贡礼单。
既为贺年,便有富庶之地送些玛瑙珊瑚,朱红锦缎,以图吉庆。
其中一匹绯红料子,在他们回程前就已送进宫,由制衣官做了交领直裾,绣着暗红雀羽滚边。
现下就穿在陵光身上。
众人皆知,王上对衣着不甚关心。一年到头,就那三两件衣服,四五种搭配,轮流换洗,什么晾干穿什么。
公孙钤反正爱看他,成天对着深浅紫色,白袍纱衣,也不觉腻味。
如今见这红衣,才觉出往日寡淡。
陵光自己倒无所觉,只是低头写字。
此前定下,韩陵镇瑶光不乱,吴之远、公孙钤守南境安定,与遖宿一战中,皆有大功。各加爵三级,赐食邑千户。
如今写到公孙钤的诏书,却突然停笔,别过头去,打了个喷嚏。
他将衣领掩得紧些,手背蹭了蹭鼻尖。
公孙钤放下手中礼单,望他一眼。
陵光再要落笔,却听他道,这封赏,我不该受的。
我都快写完了,你又这样说。陵光瞪他一眼。
我护驾不力,应功过相抵才是。
这便是公私不分了。陵光道,你要心疼我,也不该以此论罪。你算护驾不力,在场副将与医丞,难道都赏不得。
公孙钤无话可说,点头道,是你想得周全。
好心办坏事。陵光嘲道,写完最后几字。
勾唇抬眼间,侧脸让这艳锦更映出几分明丽。
不过,说来惭愧。他搁笔,盖了印,道。我都没有如此关心你的箭伤。
我早已痊愈。
不行,我得看看。
陵光说着,伸手抚他罩袍衣襟,滑至胸口。
2.
红衣在烛光下,又炫目了些。
王上若是真的娶亲,洞房花烛,大约就是如此模样。
陵光动作停了一停,公孙钤没有催促,只当是在看画中人。
见他也不拒绝,陵光站起来,手从他襟前,轻巧一掀一拽。
罩袍无声委地。
陵光又躬身要动他腰带,被公孙钤拉到腿上坐下,圈住腰。
如此一来,满怀都是喜服般的红色。
若要十分亲近,衣衫确是约束。只是他如今这身,让人如何看够。
雪夜的小猫如今活泼起来,一手隔着一层里衣,探近他衣衫去。
这里怕是要留疤了。
你不嫌弃就好。
陵光收回手。若是嫌弃呢?
公孙钤抚着他颈后,去吻他眉目。陵光不得不闭上眼。
那不要看就好。视野漆黑中,听公孙钤这样说道。
自欺欺人。陵光笑笑,也没睁开。
公孙钤深深望他,从雀羽绣纹到乖巧神色。
而后,也闭了眼,吻上他唇。
如今看够,总舍得宽衣解带了。
3.
次日早朝,有大臣见公孙钤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