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不过我的确需要换眼镜了,下次你陪我去吧。”顿了顿,他接着说。“我们最近的体检报告都很健康,所以我只是买了条围巾给你,就放在床头的抽屉中。”花京院望着他,眼神中满怀礼物交换的理所当然。两人对视了一会儿,承太郎卸下围中绕在自己头上,打个蝴蝶结挂在胸前。
“这样?”
“……你跟谁学的。”
“你猜。”
“不猜。”但是你愿意保持这个样子走来时的路我不阻拦,还会拍照。
确实像花京院说的那样,出门时分的温暖被夜里的寒冷撕得片甲不留。哪怕用原始方法,让白金之星在一旁摩擦木桩起火,这位伟大的替身先生恐怕也是拒绝的。本打算有进一步的消息再回去,他们却率先屈服了,打着哆嗦往家里赶。哪怕开车出门也没这么糟糕。花京院提议要不要再打电话过去,承太郎摇摇头,他大约能想到那边的情况,随意致电只会徒增麻烦。反正有亲人与SPW的医疗实力陪伴,他们能做的,也就剩下等个结果罢了。这就对了,花京院想,但今夜注定无眠。
忘了具体哪一年,反正是花京院还没能从病床上下来的时候。那年圣诞,乔瑟夫为花京院带来了一顶红色,镶着一圈白毛的帽子。配套的假胡子由波尔纳雷夫赠送,贺莉则把一套红白相间的睡衣交到花京院手上。承太郎扛着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切,不用说,这是乔瑟夫给宝贝外孙的圣诞礼物。摄影师从裤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扔向花京院,贺莉埋怨这对病人而言并不友好,但花京院还是稳稳当当地接住了,稍微看了眼其中的内容物,一脸疑惑。
回到家的承太郎翻出刻在光碟中的影像记录,从最早的一张开始放映,此时此刻,电视屏幕上正好放到花京院满脸问号的那段。画质掺杂了粗糙的年代感,画面比例也和现在不同。摄像机拍不到承太郎的脸,却录进了他的笑声。
“我那时候送了你什么?”一脸疑惑的人换成了送礼的那个,花京院于一旁翻看家庭相册,想了想。他也不记得了。又或者他记得,就是想卖个关子。
承太郎没有继续追问,而是一张张往下看。
花京院出院那天还坐着轮椅,承太郎把他推了出来。
高中毕业。花京院因病休学一年没能跟承太郎同时离开高中,俩人被推到一起拍了照,随后他被蜂拥而至的女同学们挤到了一旁,现场十分混乱。
生日蛋糕大战,连镜头都没能幸免。
本科结业典礼与婚礼之间相隔时间很短,然后他踏上了博士的不归路,再然后有了徐伦。她一岁生日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小姑娘梳着麻花辫子,从未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她报以响亮的哭声迎接四面八方的热情,全场哗然。
二十岁后半,海洋学准博士一个人在海上。花京院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影像中,但不频繁。
徐伦也长大了,交了男朋友,戴上头纱,从一个家庭走向另一个家庭。
最后那张碟片上写的日期是几年前,承太郎打开盒子,将其推入放映机中,画面上出现了法国人的脸庞。
“今天是我见证最好的两位朋友结婚的日子。”
波尔纳雷夫身后的承太郎和花京院有些不明就里。他们推拒了一切仪式,草草买了一对款式简单的戒指然后出去旅游了一圈,再回来时两个人都黑了不少。即使是现在也能感受到那时候的滑稽。
“你们二位没有什么要说的吗?还是说走一遍教堂里的流程?”
“自己来,自己来就行。”话虽如此,该说的他们都通过耳语或者拥抱的形式告诉对方了,对着摄像机还真不知道说什么。
“内个什么,我爱你。”
“嗯,我也爱你。”
“拜托请认真一点——”画面黑了下去,只剩下三位中年朋友开心的大笑。
那么厚的一沓碟片,承太郎花了半个晚上才看完,恍惚间仿佛跑马灯一般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放映一次。笨重的肩抗式摄像机变成了小巧的家庭dv机,画质与音质的共同进步给予人活着与拥有的实感。不知不觉他已经紧紧握着花京院的手,而对方在中途就已经放下相册与他一同回忆过去了。
碟片从放映机中自动弹出,电视屏幕被一镜到底的蓝色占满,等待着播放下一份人生的记忆。他们活到了这里,并将继续前进。承太郎把碟片放回原来的位置,关掉电视屏幕,回到沙发上。
“在想什么?”
“我想,我们拥有很好的过去。”
漆黑的电视屏幕并非一无所有,倒映着两个人的身影。承太郎心动了,掏出手机打开摄像模式,镜头下的花京院穿着高领毛衣,眼皮上的伤疤淡去,深了眼角的纹路。
What did you see?
My destiny.
显然,花京院不太满意这个回答。他拿过承太郎的手机,调成前置镜头模式,与他肩并肩,脑袋贴着脑袋坐在一起。这样一来,两个人可以同时入镜。
And now it' s ours.
抛来的盒子虽小,却用礼物纸仔仔细细地包着,缎带也打得十分用心,不由得让人猜测里头五脏俱全的模样。花京院拉开红色蝴蝶结的一角,却发现里面只有喷涌而出的银色流苏,最中间是一张纸条,上头写着三个字:先欠着。
是先欠着什么,礼物还是钱?花京
“这样?”
“……你跟谁学的。”
“你猜。”
“不猜。”但是你愿意保持这个样子走来时的路我不阻拦,还会拍照。
确实像花京院说的那样,出门时分的温暖被夜里的寒冷撕得片甲不留。哪怕用原始方法,让白金之星在一旁摩擦木桩起火,这位伟大的替身先生恐怕也是拒绝的。本打算有进一步的消息再回去,他们却率先屈服了,打着哆嗦往家里赶。哪怕开车出门也没这么糟糕。花京院提议要不要再打电话过去,承太郎摇摇头,他大约能想到那边的情况,随意致电只会徒增麻烦。反正有亲人与SPW的医疗实力陪伴,他们能做的,也就剩下等个结果罢了。这就对了,花京院想,但今夜注定无眠。
忘了具体哪一年,反正是花京院还没能从病床上下来的时候。那年圣诞,乔瑟夫为花京院带来了一顶红色,镶着一圈白毛的帽子。配套的假胡子由波尔纳雷夫赠送,贺莉则把一套红白相间的睡衣交到花京院手上。承太郎扛着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切,不用说,这是乔瑟夫给宝贝外孙的圣诞礼物。摄影师从裤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扔向花京院,贺莉埋怨这对病人而言并不友好,但花京院还是稳稳当当地接住了,稍微看了眼其中的内容物,一脸疑惑。
回到家的承太郎翻出刻在光碟中的影像记录,从最早的一张开始放映,此时此刻,电视屏幕上正好放到花京院满脸问号的那段。画质掺杂了粗糙的年代感,画面比例也和现在不同。摄像机拍不到承太郎的脸,却录进了他的笑声。
“我那时候送了你什么?”一脸疑惑的人换成了送礼的那个,花京院于一旁翻看家庭相册,想了想。他也不记得了。又或者他记得,就是想卖个关子。
承太郎没有继续追问,而是一张张往下看。
花京院出院那天还坐着轮椅,承太郎把他推了出来。
高中毕业。花京院因病休学一年没能跟承太郎同时离开高中,俩人被推到一起拍了照,随后他被蜂拥而至的女同学们挤到了一旁,现场十分混乱。
生日蛋糕大战,连镜头都没能幸免。
本科结业典礼与婚礼之间相隔时间很短,然后他踏上了博士的不归路,再然后有了徐伦。她一岁生日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小姑娘梳着麻花辫子,从未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她报以响亮的哭声迎接四面八方的热情,全场哗然。
二十岁后半,海洋学准博士一个人在海上。花京院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影像中,但不频繁。
徐伦也长大了,交了男朋友,戴上头纱,从一个家庭走向另一个家庭。
最后那张碟片上写的日期是几年前,承太郎打开盒子,将其推入放映机中,画面上出现了法国人的脸庞。
“今天是我见证最好的两位朋友结婚的日子。”
波尔纳雷夫身后的承太郎和花京院有些不明就里。他们推拒了一切仪式,草草买了一对款式简单的戒指然后出去旅游了一圈,再回来时两个人都黑了不少。即使是现在也能感受到那时候的滑稽。
“你们二位没有什么要说的吗?还是说走一遍教堂里的流程?”
“自己来,自己来就行。”话虽如此,该说的他们都通过耳语或者拥抱的形式告诉对方了,对着摄像机还真不知道说什么。
“内个什么,我爱你。”
“嗯,我也爱你。”
“拜托请认真一点——”画面黑了下去,只剩下三位中年朋友开心的大笑。
那么厚的一沓碟片,承太郎花了半个晚上才看完,恍惚间仿佛跑马灯一般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放映一次。笨重的肩抗式摄像机变成了小巧的家庭dv机,画质与音质的共同进步给予人活着与拥有的实感。不知不觉他已经紧紧握着花京院的手,而对方在中途就已经放下相册与他一同回忆过去了。
碟片从放映机中自动弹出,电视屏幕被一镜到底的蓝色占满,等待着播放下一份人生的记忆。他们活到了这里,并将继续前进。承太郎把碟片放回原来的位置,关掉电视屏幕,回到沙发上。
“在想什么?”
“我想,我们拥有很好的过去。”
漆黑的电视屏幕并非一无所有,倒映着两个人的身影。承太郎心动了,掏出手机打开摄像模式,镜头下的花京院穿着高领毛衣,眼皮上的伤疤淡去,深了眼角的纹路。
What did you see?
My destiny.
显然,花京院不太满意这个回答。他拿过承太郎的手机,调成前置镜头模式,与他肩并肩,脑袋贴着脑袋坐在一起。这样一来,两个人可以同时入镜。
And now it' s ours.
抛来的盒子虽小,却用礼物纸仔仔细细地包着,缎带也打得十分用心,不由得让人猜测里头五脏俱全的模样。花京院拉开红色蝴蝶结的一角,却发现里面只有喷涌而出的银色流苏,最中间是一张纸条,上头写着三个字:先欠着。
是先欠着什么,礼物还是钱?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