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L、M、N、前鼻音后鼻音。真比起来,普通话水平是比身为南方人的他要高的。
不管怎样,语言问题一解决,交流确实要畅快一些。至少他可以分心注意一下,小哥的颜值是蛮高的:睫毛很长,轮廓深刻,眼睛亮亮的喜欢放电,埋在皮肤下面的胡茬很深,男性荷尔蒙分泌应该旺盛。
公司加班是常态。在提交初稿给老板的前一个晚上,小哥拉他到自己座位旁边,两个人一起看一起改。时间跨过午夜,其他同事都陆续过来告别。他们的节奏也慢下来,开始时不时闲聊两句。
小哥问他原来的公司有没有这么忙。他摇摇头,有些抱怨的说,不知道这里的人怎么受得了。小哥却说这个行业的常态就是这样啊,你选择了它,就需要接受这个事实,否则就做不到最好了。总之一付心甘情愿、逆来顺受的样子。
他此时其实已经有点儿心生退意,觉得成天耗在办公室里,他一个人生活所需的空间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但他突然意识到,小哥是真正喜欢这份工作的,而这份专注打动了他。他想起小哥之前曾经问他要过原始的中文尽调材料,说要翻一翻免得老来问他。
他对这个行业倒是没有特别的偏好,可同事的刨根问底意外的激发了他的某种责任感——至少不能成了团队里面拉后腿的那个。他这么想着,一边跟小哥过报告。
快到凌晨三点的时候,小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回过头跟他说,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都需要休息了。他看着小哥眼里的血丝,点点头。两个人关电脑、锁门、电梯下楼。小哥一路还在跟他说笑,说他住在一条夜生活丰富的街上,晚上加班回家路上,路边到处都是呕吐物。
出了大堂,小哥让他先上了一辆出租车,他坐进去关上门,从窗户看过去小哥还站在路边跟他挥手。他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全然没有一般加班到很晚以后的怨念。
这个项目之后,小哥经过的他的位置总会过来闲聊几句。他有囤积零食的习惯,一开始会客气的问小哥要不要吃。小哥对食物倒没外国人常有的狐疑,给什么都愿意尝一尝。有一次吃了他给的腌梅干,几乎都快跳脚了。就这样后来再投喂他,小哥也就是明确的表示不要再吃那种又咸又酸的东西,自己伸手拿了坚果和山楂,不记仇、很好养的样子。
就这样一来二往的,也就临近年关了。他和小哥相互交流了一下放假安排,他肯定是要回家的,小哥要去个海岛玩儿。小哥之前去过他的家乡,对当地的小吃印象深刻。于是他随口问小哥,他准备给同事带些家乡特产,小哥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
小哥背靠着他座位旁边的墙,腿成一个四十五度的角朝前伸着,埋头想了一会儿,认真的说,麻辣兔头。
当时他还不知道小哥对食物的狩猎范围之广,先是惊叹了一番他居然敢吃。小哥自己也有些得意,补充说,小龙虾的头他也喜欢吃。两个人说笑一会儿后,他老实表示,兔头不好带,他可能要用别的东西代替了。
他一年难得回家一趟,前几年几乎都是一回家就完全和工作的城市隔断开,一心一意陪在父母身边。今年却生出几分额外的牵挂,不知道小哥度假过得怎样了。
临走前,他跟爸妈提了提兔头的事情。他爸马上说,现在都有真空包装的服务了,完全不成问题。他爸妈知道他是个怕麻烦的,现在起了这个心思估计是有了中意的女孩子。他也没有特意说明,毕竟他自己都没有琢磨清楚,对小哥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离家远,他多请了一周的年假。回办公室那天,同事基本上都到岗了。小哥难掩兴奋的来找他,第一句话就是你终于回来了。
他压抑着嘴角上扬的弧度,尽量保持平静的对他说,我给你带了些东西,放到冰箱里了。
小哥更加雀跃,表示现在就要去看,然后一头冲去了茶水间。过了一会儿,小哥一路快步的走回来,手里抱着装兔头的袋子,激动得都忘记了跟他讲说中文的习惯,爆出一串“我都不敢相信你居然把这个带过来了”之类的英语。
他坐在椅子上,抬头看着小哥涨红的脸。小哥在海岛晒黑了一些,看起来更红了。他心里电光火石般透亮了起来。他愿意额外的做些什么,单纯的只为了让这个人开心一点儿。
他喜欢上小哥了。
第4章
新一年,他业务上手了,老板又器重他,于是就更加忙碌起来。
和小哥的交流断断续续,基本维持在周末前后相互了解下休息日的计划和实施结果的程度。
某天上班路上,在地铁的换乘站,他被人群簇拥着在换乘通道里挪动。盯着手机屏幕的余光突然扫到一个和小哥很相似的背影。他把手机揣进兜里,认真的打量起前面的人。
快走出通道了,人群终于松动了些,他快走了几步,微微看见那个人的侧脸。分明就是小哥。
这么大的城市,地铁里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怎样的几率,才能让两个人碰在一起。他心里一阵激动,鬼使神差的竟然快步绕过了小哥,径自往前走出好远。最后比平时提前十多分钟就到了公司。他倒了水,坐回办公桌前。内心终于平静了下来,开始谴责自己的临
不管怎样,语言问题一解决,交流确实要畅快一些。至少他可以分心注意一下,小哥的颜值是蛮高的:睫毛很长,轮廓深刻,眼睛亮亮的喜欢放电,埋在皮肤下面的胡茬很深,男性荷尔蒙分泌应该旺盛。
公司加班是常态。在提交初稿给老板的前一个晚上,小哥拉他到自己座位旁边,两个人一起看一起改。时间跨过午夜,其他同事都陆续过来告别。他们的节奏也慢下来,开始时不时闲聊两句。
小哥问他原来的公司有没有这么忙。他摇摇头,有些抱怨的说,不知道这里的人怎么受得了。小哥却说这个行业的常态就是这样啊,你选择了它,就需要接受这个事实,否则就做不到最好了。总之一付心甘情愿、逆来顺受的样子。
他此时其实已经有点儿心生退意,觉得成天耗在办公室里,他一个人生活所需的空间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但他突然意识到,小哥是真正喜欢这份工作的,而这份专注打动了他。他想起小哥之前曾经问他要过原始的中文尽调材料,说要翻一翻免得老来问他。
他对这个行业倒是没有特别的偏好,可同事的刨根问底意外的激发了他的某种责任感——至少不能成了团队里面拉后腿的那个。他这么想着,一边跟小哥过报告。
快到凌晨三点的时候,小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回过头跟他说,今天就到这里吧,我们都需要休息了。他看着小哥眼里的血丝,点点头。两个人关电脑、锁门、电梯下楼。小哥一路还在跟他说笑,说他住在一条夜生活丰富的街上,晚上加班回家路上,路边到处都是呕吐物。
出了大堂,小哥让他先上了一辆出租车,他坐进去关上门,从窗户看过去小哥还站在路边跟他挥手。他不由自主的笑起来,全然没有一般加班到很晚以后的怨念。
这个项目之后,小哥经过的他的位置总会过来闲聊几句。他有囤积零食的习惯,一开始会客气的问小哥要不要吃。小哥对食物倒没外国人常有的狐疑,给什么都愿意尝一尝。有一次吃了他给的腌梅干,几乎都快跳脚了。就这样后来再投喂他,小哥也就是明确的表示不要再吃那种又咸又酸的东西,自己伸手拿了坚果和山楂,不记仇、很好养的样子。
就这样一来二往的,也就临近年关了。他和小哥相互交流了一下放假安排,他肯定是要回家的,小哥要去个海岛玩儿。小哥之前去过他的家乡,对当地的小吃印象深刻。于是他随口问小哥,他准备给同事带些家乡特产,小哥有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
小哥背靠着他座位旁边的墙,腿成一个四十五度的角朝前伸着,埋头想了一会儿,认真的说,麻辣兔头。
当时他还不知道小哥对食物的狩猎范围之广,先是惊叹了一番他居然敢吃。小哥自己也有些得意,补充说,小龙虾的头他也喜欢吃。两个人说笑一会儿后,他老实表示,兔头不好带,他可能要用别的东西代替了。
他一年难得回家一趟,前几年几乎都是一回家就完全和工作的城市隔断开,一心一意陪在父母身边。今年却生出几分额外的牵挂,不知道小哥度假过得怎样了。
临走前,他跟爸妈提了提兔头的事情。他爸马上说,现在都有真空包装的服务了,完全不成问题。他爸妈知道他是个怕麻烦的,现在起了这个心思估计是有了中意的女孩子。他也没有特意说明,毕竟他自己都没有琢磨清楚,对小哥到底是怎么个想法。
最`新`沷`怖`网 6j6j6j.康~姆
最`新`沷`怖`网 6j6j6j.℃.〇.Μ
离家远,他多请了一周的年假。回办公室那天,同事基本上都到岗了。小哥难掩兴奋的来找他,第一句话就是你终于回来了。
他压抑着嘴角上扬的弧度,尽量保持平静的对他说,我给你带了些东西,放到冰箱里了。
小哥更加雀跃,表示现在就要去看,然后一头冲去了茶水间。过了一会儿,小哥一路快步的走回来,手里抱着装兔头的袋子,激动得都忘记了跟他讲说中文的习惯,爆出一串“我都不敢相信你居然把这个带过来了”之类的英语。
他坐在椅子上,抬头看着小哥涨红的脸。小哥在海岛晒黑了一些,看起来更红了。他心里电光火石般透亮了起来。他愿意额外的做些什么,单纯的只为了让这个人开心一点儿。
他喜欢上小哥了。
第4章
新一年,他业务上手了,老板又器重他,于是就更加忙碌起来。
和小哥的交流断断续续,基本维持在周末前后相互了解下休息日的计划和实施结果的程度。
某天上班路上,在地铁的换乘站,他被人群簇拥着在换乘通道里挪动。盯着手机屏幕的余光突然扫到一个和小哥很相似的背影。他把手机揣进兜里,认真的打量起前面的人。
快走出通道了,人群终于松动了些,他快走了几步,微微看见那个人的侧脸。分明就是小哥。
这么大的城市,地铁里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怎样的几率,才能让两个人碰在一起。他心里一阵激动,鬼使神差的竟然快步绕过了小哥,径自往前走出好远。最后比平时提前十多分钟就到了公司。他倒了水,坐回办公桌前。内心终于平静了下来,开始谴责自己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