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0

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过朱邪狸也知道李谈不过是在跟他开玩笑。
  李谈起身从哪个窗子进来的又从哪个窗子出去,只不过临走就之前他一时兴起给了朱邪狸一个深·吻,结果就是差点没走成。
  朱邪狸看着他的背影迅速消失在房屋的阴影之中,不由得叹了口气。
  正如李谈所说,他能带走安庆恩一次,就能带第二次。
  更甚至安庆恩身边的人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晋王不见了。
  李谈带着安庆恩回去之后,发现所有人的面色都不太好看,他还以为是他消失一晚上让大家担心,正想说点什么安慰他们的时候,就听到清空说道:“大王,长安来了急报……”
  李谈见他吞吞吐吐便奇怪问道:“怎么了?”
  清空低声说道:“太子于蜀中继位,圣人退位称太上皇,政事悉数交由太子……交由圣人。”
  作者有话要说:  demeter扔了1个地雷
  感谢小可爱的地雷么么啾
  读者“Binsfeld”,灌溉营养液 +10
  读者“无脑护作者的呵呵”,灌溉营养液 +1
  读者“京梦”,灌溉营养液 +1
  读者“月流辉”,灌溉营养液 +10
  感谢几位小可爱的营养液=3=


第152章
  李谈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沉默了一阵, 清空闭上嘴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
  在他看来一朝天子一朝臣,之前李隆基在位的时候给李谈的优待太多,对他也太纵容, 如今新皇登基还肯不肯给李谈这个优待就说不好了。
  按照以前的惯例, 新皇登基肯定是要打压一下兄弟们。
  一个是怕这些兄弟不老实谋个反什么的, 第二就是从这些兄弟手中夺来一些资源给自己儿子。
  要知道大唐就这么大,其中大臣们的利益要保证,所以皇室的资源其实是在一定限度之内波动的。
  刚开国的时候还好, 分封不算难, 但经历个两三代下来, 皇室这个队伍越来越庞大,皇帝要保证自己和儿子们的利益就必须“削藩”。
  而李谈之前不仅封户是所有兄弟中最多的,还经常收到李隆基和杨贵妃的赏赐, 这两个人给的零花比他的俸禄还要多。
  当然自从战乱以来这个收入几乎就没有了,但清空还是觉得李谈大概是不高兴的。
  毕竟这么半天了他一个字都没说啊。
  实际上李谈并没有不高兴, 他只是有些感慨,李隆基给李亨留下的心理阴影可太深了,居然直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已经老迈, 对朝堂的控制力大不如前。
  当然也或许是李亨到最近才将大臣拉到他这边,这才有了李隆基的退位。
  感慨完之后他就开始思考, 这一次他能从李亨那里讨点什么。
  虽然说现在大唐算得上是四分五裂, 可新皇登基面子还是要的,大赦天下不能少,至少这个过场必须走。
  而大赦天下的意义就很耐人寻味了, 李谈干过的事情不能上报的太多,凉州的新州府,朱邪狸的素麻城。
  不过新州府之前已经从李隆基那边过了明路,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只有素麻城,他也想过个明路。
  虽然他认为素麻城是朱邪狸的,但到底是在大唐的土地上,等安史之乱结束之后,朝廷腾出手来说不定就要搞一搞素麻城。
  毕竟素麻城的位置太好,没有水源的问题也都解决了,这样一个通往中西方的咽喉要道,肯定要掌握在朝廷手中才行。
  所以李谈打算将那里拿到自己手中,当然他不会告诉李亨那里有一座城池的,他只会跟他多要一点封地,如果能将真个凉州换成他的封地就好了。
  只不过那样的话他的封号是不是要变成凉王了啊,这……可不太好。
  在沉默的过程中,他脑子里思索的就是这件事情,至于清空担心的,他才不担心呢。
  新皇登基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总是要找一个听话的兄弟来彰显大度,简而言之就是树立一个标杆,告诉其他兄弟只要你们老实,就能拿到更多的钱财权势。
  而且这也是为了青史留名好听一些,李亨的兄弟们都不太省心,尤其是现在还有一个李璘在谋反,在这种情况下,李谈是最好树立标杆的最好人选。
  他名义上是李亨的弟弟,实际上却是李亨的儿子,别管身份怎么变,在李亨那里,跟李谈做了十几年的父子也是真的。
  所以只要李谈不过分,他才不会跟李谈过不去。
  李谈想明白这一点,着手就开始写贺表,也亏了他本人文化水平还行,至少写个文辞华丽的贺表还是能做到的,这要是换成其他人,在没有长史的帮助下怕是要抓瞎。
  李谈将贺表发出去之后,没有选择立刻动身,而是等了两天。
  他在等李亨下一步的举动,在如今这种战乱的情况下,作为圣人的李亨如果还在蜀中继续避难的话,只怕天下人都会失望。
  毕竟之前大家对李隆基已经很失望了,所以不自觉的就会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太子身上。
  而李亨一直以来给人的形象都很单薄,他没有什么太出色的地方,但相应的大家也没有发现他有什么极大的缺陷。
  更何况对于皇帝这个职位而言,他还很年轻,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正是雄心壮志的时候,跟李隆基的暮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