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

他们还偏偏要试试,等真的尝试之后才知道要乖了。
  “哼,你们俩等一下一人给我写一张大字。”
  “大哥,练武,不想写大字。”二宝求饶道。
  李楠哼了一声,“不管怎么样?今天这一张大字你都要给我写完。”
  对于二宝,李楠也挺脑瓜疼,真的是天天,天天闹腾。
  你说把这个脑瓜子还是有的,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老想打架呢。
  还时候单挑群殴,让三宝出谋划策。
  “大哥,你你不疼我了?”
  “我疼你,我狠狠的疼你。”李楠掐了掐二宝肥嘟嘟的脸颊,真的感觉这个体型真的有点控制不了。
  “大哥,我为什么叫李松啊?我不是叫二宝吗?”
  二宝写着写着自己的大名就突然问道,三宝一听,也问道。
  “大哥,我为什么叫李杨啊?我是三宝啊!”
  李楠:“因为你们长大了,要上学堂了。”
  “可是我们不是一直在上学堂吗?”
  “你们之前的都是去学堂玩,等过了今年你们就要正式上学了。”
  这过了明年就要六岁了。
  两个孩子是懂非懂的点点头。
  “大哥,我还叫二宝吗?”
  “我还叫三宝吗?”
  “叫,不过是在家里叫,在外面就要叫你们李松,李杨了。”
  李楠摸着两个孩子的头安慰道。
  过了一会了。
  “二宝,你在干嘛?”
  李楠看着二宝在纸上涂涂画画的,不专心,便提醒道。
  二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不起。”
  “好好写。”
  他感觉武学世家这个基因在二宝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呢。
  三宝也有,只是相比较更安静,但小孩子安静下来,你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坏事。
  当然,他也有,毕竟现在这种环境下他以十三岁的年龄能有一米六也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进学堂

  上坪村。
  一年一度的春季入学仪式开始了,只见门外的学童穿着统一的黑色长袍,带着圆形的黑缎帽,挎着个小篮子,一共站成了五排,乖巧的在外面等着,
  二宝和三宝也在其中,当然现在该叫李松和李杨了,开心的和其他学童站在一起交谈着。
  “我叫李松,这是我弟弟李杨,我们是上坪村的,我们俩今年都六岁了,你叫什么啊?”
  李松有点兴奋的问着站在自己左边的学童,李杨默默听着。
  “我叫金大,我八岁了,我家是在旁边的下坪村的。”
  站在左边的金大看起来比李松和李阳年纪大,更壮实点,长的黑黝黝的,笑着露出一口白牙说道。
  “你呢?”李松又探了探头问着李杨旁边的小伙伴。
  “何方,七岁,家住何家村。”
  何方倒是更矮一点,可是也更文静一点,说话一字一句的,有条有理。
  “你们呢?”
  李松特别好动,又问了问前后的人的姓名。
  “你们脖子上挂着是什么啊?”金大好奇的问道李松李杨脖子上露出来的红绳。
  “这是我大哥给我们俩做的护身符,亲手做的,只有我们俩有,上面还写着分别写我们的名字呢。”
  李松顺着红绳便拿出就是一个桃叶状的护身符,上面清楚的能看到李松两个字。
  “真的?!”金大凑过去看了看,旁边人也被吸引过来,发出了感叹声。
  李松那是一脸骄傲,旁边的李杨也把自己护身符拿了出来,骄傲的挺直了身子。
  最外圈有家长在这农闲的时候围着观看,十分激动。
  “那是我大娃,多乖啊!”
  “看,我家三虎,就是那个,长的多壮实啊!”
  “二狗,爹在这呢!”
  “…………”
  学童看见自家人叫自己也激动,当然也有学童喊着家长回应。
  “爹,我在这。”
  “娘。”
  李杨眼睛尖,一眼就看见站在外面的李楠,便扯了扯李松的衣角,和李松兴奋的挥着手喊着,“大哥。”
  “大哥,晚上放学后来接你们啊!”
  李楠听到这李松李杨的叫喊声也挥了挥手大喊道。
  “好。”李松和李杨大喊道。
  “…………”
  学堂大门外热闹非凡。
  不时,学堂大门正开,有夫子唱和道:“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现场的气氛顿时一片肃静。
  随后崔院长和其他夫子依次为门外排好队的学童整理好衣冠。
  “谢谢院长。”李松一看是院长给自己整理衣服,便道了声谢谢。
  崔院长也认识了这个时常来学堂玩的小孩子,便摸了摸了他的头,走向了下一个。
  随后其他学童也跟着说了声谢谢。
  “入。”夫子带领身后学童进入学堂。
  “拜先师”,再次唱和。
  步入学堂后,学生三叩首夫子,接着赠送六礼束修,分别是莲子,红豆,红枣,干瘦肉条,表达既表示了对自己学涯的期望,还表示了自己对老师的心意。
  “行开笔礼,朱砂开智”。
  夫子对着在学堂里端坐好的学子讲授人生最为基础的道理,最后一抹朱砂点上额头正中心。
  “礼成。”
  不久,朗朗读书声响起。
  傍晚时分,李楠和高衍在一条小路上走着,这个习惯也有一年多了,所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