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

你打疫苗——不过目前火焰镇还没有这个服务,因为没有医务人员研发疫苗。
  之后,当你到可以入学的年纪,你会被分配到一个小学入学,之后会根据你的学习状况与爱好,进行中学或者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学习和培训都是义务制教育,也就是说,你的家庭不用为学费而伤脑筋。
  在学校里你找到了合适的方向,你学成了一门技术,然后你会被根据你的技术,分配到相应的工作地点——这一点以后也会改进,包分配制度在这样就业空间狭窄的火焰镇还能够适用,但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的错误。
  开始工作之后,你工作的每一年都会记录下来,而每年都会升级你明年的福利,工作会有详细的每年加薪和奖励,同时你工作的年限和你创造的价值,会影响到你未来退休后的福利。
  火焰镇特色的户籍制度,就是这样一个合体式的户籍制度,当然,这并不全面,很多地方还需要更详细的探索和研究,就目前而言只是一个雏形,但是至少最基础的社会保障在不断地跟上。
  其实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火焰镇的户籍制度,会觉得更像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有些过于严苛和死板,但是事实上这个制度在当前社会更加适用,在现在,你就算给民众足够多的自由,他们也并不知道这是自由,也不知道如何适应没有领主没有头顶上的看管着的世界。
  关于自由的认知是需要知识和思想的,当未来人人都脱离文盲的时候,那时候的火焰镇户籍制度,想必又和现在完全不同了。
  而林沐又是如何依靠户籍制度消灭火焰镇的奴隶制呢?
  那就是从法律意义上不承认这个人是奴隶,只要你有火焰镇的户籍,那么你就是群众,而购买他的富豪也是群众,两人并没有任何奴仆关系,只要奴隶愿意离开,那么火焰镇的司法机构就会协助他离开。
  也有一些奴隶因为原主人足够好,而不愿意离开的,这种情况是存在的,法律还是会承认你是自由的群众。
  而那些买卖来的奴隶,则是和火焰镇签订了五年到十年不等的工作合同,在工作合同结束后,可以自由选择离开或者加入火焰镇,在工作期间,也是可以直接申请加入火焰镇的,成为火焰镇的正式居民。
  基本上所有买卖来的奴隶都在第一时间就申请了加入火焰镇,只有少数,如戴莉这种心里还有所成算的人,没有选择加入。
  第一个三年计划,当然不仅仅只有户籍制度一个改变而已,户籍制度只是一个开胃菜,作为后续的三年计划的基础,毕竟,林沐到现在都还没有弄清楚火焰镇详细到个位数的人口数量。
  而林沐推出的三年计划,涉及了火焰镇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
  之所以不是五年计划,不是因为林沐不想抄袭,而是因为,当前火焰镇的改变基本上是日新月异的,如果以五年为计划,很有可能会导致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一年计划又太过于阶段化了,无法形成长期规划,所以选择了折中的三年计划。
  政治方面,除了户籍制度作为开胃菜,前期林沐做了导师的司法机关,立法机关,等等的基础司法体系要逐渐完成构建,而且还必须自成体系,能够有合法合理的自我监督检查的系统,而不需要林沐时时刻刻去盯着。
  同样的,权力机关也必须逐渐形成,林沐不准备做暴君也不准备做明君,权力机关不应该是他的一言堂,虽然就目前来说,没有人能够对林沐提出反对,而林沐在现在也能够保持自己决策的一定的正确性,但是这不是一个良好的趋势,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下一个错误的决定。
  至于执法机关倒是火焰镇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教育方面,则是如同户籍制度处所说的一样,这是义务制教育,当前的教育水平仅到中学中专水平而已,继续的深造只能放在工作当中,扫盲工作才是目前的教育重心,目前火焰镇的经济水平也只能够支撑到这里了。
  火焰镇小学与中学已经选择好地基,开始动工准备建设了,城堡作为学校毕竟还是有许多局限性,首先第一点就是采光不好,这对孩子们的视力势必会造成影响,所以建设一个布局以及设计都合理的学校是应该的。
第一百零一章
  户籍制度带来的是火焰镇的第一次人口普查。
  林沐终于得到了火焰镇的真实的人口数据, 一万五千八百九十七人, 这个人数有些出乎林沐的意料, 他原本以为火焰镇的人口应该是不足一万人的, 普查下来竟然有上万人。
  这要归功于火焰镇特殊的土壤, 让粮食有了足够的保障,在缺乏娱乐活动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农业社会, 粮食就是人口的基础, 不缺乏食物就会促进人口的增长。
  而人口不仅仅是领主的财富,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人口也是家庭的正资产, 想要成为一个富裕的家庭, 多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在中国古代也是如此, 而重男轻女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男性劳动力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
  人口的积累很重要,但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要从农业社会蜕变道工业社会, 还需要注意到一个著名的陷阱——马尔萨斯陷阱。
  简单的说,就是人们有足够的食物足够的资产之后,选择生孩子,越生越多, 虽然完成了人口的积累,但是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