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干涩的喉中竟又呕出一大股咸腥。
白无相收回副身,将诛心往地上一抛,寒刃没进石棱中,铮然不动。他空着双手,悠然望向对面石崖上的四人:“你们不是要走么?想必外头天还没亮。白某这就点一盏灯,为尔等送上一送!”
语毕,白衣祸世打起响指,竟有簇簇冥火自师无渡脚下燃起。并不焦损皮肉衣料,也不伤噬魂灵修为,只是原本已经麻木的身躯,却再度爬遍裂心断骨的痛,成了师无渡此刻唯一的感知。
“嗯?怎么不走了?”白无相作恍然状,“可是嫌我点的灯不够亮?”他抬手一拨,火势便更烈了些。
裴茗早已心碎胆裂,痛楚甚于切肤。南宫杰也泪下如雨,将一道道护身护魂的灵咒向对面念出,却被白无相一撑结界,挡阻在外。
师无渡声奄气竭:“…你们快……”
可一句话未能说完,他的头颅忽然垂了下去。双目依旧睁着,却暗沉空洞,再也泛不起一丝神采。
白无相略感疑惑,收起铜炉渊火,并指在他额间一探,竟然再无生魂波动。于是皱起眉头,惋惜叹道:“方才还表现得那般硬气,没想到竟是个纸老虎。这灯才点了多久,竟然就撑不住魂飞魄散了。”
南宫杰颤巍巍抬手,隔着虚空一探。那独属于故人的清冷气息,彻底湮失在蒸郁的炎气里。
白无相又将诛心剑召回,催动法诀,四方空间忽然凝起一层结界,纵横合围,将众人困禁:“既然灯已灭,白某无法送行,便只好请你们全都留下来了!”
艰难地将目光从师无渡残躯上挪开,裴茗饮血崩心,浑身战颤:“我杀了你……”
白无相闻言,只睨他一眼,轻声笑道:
“当日黑水岛,裴将军独自留在沙滩上造棺材,未能领略到幽冥水府里的精彩场面,不可谓不遗憾。今日我就再行行好,趁水横天血还未凉,助你补上那日的遗憾如何?”
说着,他五指插进师无渡的发髻,贴紧了温热尚存的天灵。下一刻,眸中闪过残忍戾色,翻腕一拧。
——四散飞溅的,像满天的雨。
裴茗僵立的一方焦土,是雨落不到的地方。
耳畔蓦然嗡嗡作响,又迅速安静下来。喀嗒。喀嗒。只听见清脆的落子声余音回绕。
双膝和眼泪,同手中残剑一起坠地。
令人窒息的火海沸浪中,迎面飘来若有若无的草木清香。
—TBC—
*关于文中白无相那句“全了这厢风流愿”:
“唐代宝历年间,唐敬宗李湛曾特制一种纸箭,箭头也用纸制作,里面裏着少许麝香或龙涎香的粉末。宫中闲暇无事的时候,李湛就把官嫔们叫到一块,他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用纸箭射击她们,被射中的宫女或妃嫔,身上就沾上了香末,遍体散发出浓烈的香味,却不会感到疼痛。当时宫中把这种纸箭叫做“风流箭”,宫嫔们都希望纸箭能射中自己,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到君王的宠幸。她们之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风流箭,中的人人愿。”(的dì:箭靶)李湛常用这种办法在宫中寻欢作乐。”
——引自书目:多棱镜书坊《扭曲的人形:中国古代酷刑》
第9章
蒙在视野里的血色,像极了人间上元节时张挂在桥头檐下的红绸,亦像极中秋夜飘过灿烂银汉的浩浩灯流。这一刻真也碎了、幻也碎了,别离一瞬,似将半生光阴都凌迟了。
将裴茗拉回神的,是南宫杰音嘶泣下的一声水师兄。白无相朝前走了几步,裴茗叩紧牙关望向他手中,看那垂地的发梢刷出一道道参差暗红的枯笔,断颈处嘀嗒点点,泼墨不停。师无渡鬓发散乱,青丝被粘腻的血浆糊成了长堤边纠缠挛结的柳枝。裴茗脑中空白一片,半晌冒出个念头:自己得帮他理一理。可他抬不起手,也立不起身,只胃中有所反应,却是突然翻绞起来,随即喉中苦得厉害,弯下腰不住地干呕。带着血迹的酸水积了一滩,烂成糜的心几乎也要一并沥出。裴茗的表情也扭曲了,汗与泪融混着,顺着颊侧不住抽动的肌肉连串滑落。
灵文几乎站不住,与明光一样惨不成声。白无相冷眼觑着这二人,挂在唇角的暴谑渐渐敛去,目光愈加阴寒。他猛地转身,将掌间首级与壁上残躯一并打进熔岩里。南宫杰施术要捞,白无相却使剑气阻击,水师身首异处的遗体就这样被赤浪淹没。
谢怜早就白了脸,连忙上前将灵文拽住,以防她冲动行事——别说已经抢不回来,就算抢了回来,也全无意义。人死魂灭,如油尽灯枯,再无复生之望。
裴茗的肩背剧烈地抖索着。他听见崖下声响,却强忍着不愿抬头。师无渡救下他,为的就是让他活着;他怕自己看一眼后,就害水师兄的苦心白费了。只得摸索着去抓断剑,五指握得紧紧,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什么。
隔着漫长的时空,似曾相识的血与残刃,勾动了裴茗心底尘封已久的另一种痛。这痛楚滋长在九重宫里、金玉阶前、明光剑下,有着杂糅万端的内里:悲愤、哀矜、惑惘…说不清是对天、对人还是对己。裴茗知晓为人臣者须为君尽忠,死也是天经地义,遑论割舍私情、为护驾而斩杀昔日部属;而国有国法,手下副将起兵谋逆,自己便是再不知情,终究也难辞其咎。但做了抉择后,曾经出生入死的滚烫回忆,令他毕生都在后悔——自己当初不是没有
白无相收回副身,将诛心往地上一抛,寒刃没进石棱中,铮然不动。他空着双手,悠然望向对面石崖上的四人:“你们不是要走么?想必外头天还没亮。白某这就点一盏灯,为尔等送上一送!”
语毕,白衣祸世打起响指,竟有簇簇冥火自师无渡脚下燃起。并不焦损皮肉衣料,也不伤噬魂灵修为,只是原本已经麻木的身躯,却再度爬遍裂心断骨的痛,成了师无渡此刻唯一的感知。
“嗯?怎么不走了?”白无相作恍然状,“可是嫌我点的灯不够亮?”他抬手一拨,火势便更烈了些。
裴茗早已心碎胆裂,痛楚甚于切肤。南宫杰也泪下如雨,将一道道护身护魂的灵咒向对面念出,却被白无相一撑结界,挡阻在外。
师无渡声奄气竭:“…你们快……”
可一句话未能说完,他的头颅忽然垂了下去。双目依旧睁着,却暗沉空洞,再也泛不起一丝神采。
白无相略感疑惑,收起铜炉渊火,并指在他额间一探,竟然再无生魂波动。于是皱起眉头,惋惜叹道:“方才还表现得那般硬气,没想到竟是个纸老虎。这灯才点了多久,竟然就撑不住魂飞魄散了。”
南宫杰颤巍巍抬手,隔着虚空一探。那独属于故人的清冷气息,彻底湮失在蒸郁的炎气里。
白无相又将诛心剑召回,催动法诀,四方空间忽然凝起一层结界,纵横合围,将众人困禁:“既然灯已灭,白某无法送行,便只好请你们全都留下来了!”
艰难地将目光从师无渡残躯上挪开,裴茗饮血崩心,浑身战颤:“我杀了你……”
白无相闻言,只睨他一眼,轻声笑道:
“当日黑水岛,裴将军独自留在沙滩上造棺材,未能领略到幽冥水府里的精彩场面,不可谓不遗憾。今日我就再行行好,趁水横天血还未凉,助你补上那日的遗憾如何?”
说着,他五指插进师无渡的发髻,贴紧了温热尚存的天灵。下一刻,眸中闪过残忍戾色,翻腕一拧。
——四散飞溅的,像满天的雨。
裴茗僵立的一方焦土,是雨落不到的地方。
耳畔蓦然嗡嗡作响,又迅速安静下来。喀嗒。喀嗒。只听见清脆的落子声余音回绕。
双膝和眼泪,同手中残剑一起坠地。
令人窒息的火海沸浪中,迎面飘来若有若无的草木清香。
—TBC—
*关于文中白无相那句“全了这厢风流愿”:
“唐代宝历年间,唐敬宗李湛曾特制一种纸箭,箭头也用纸制作,里面裏着少许麝香或龙涎香的粉末。宫中闲暇无事的时候,李湛就把官嫔们叫到一块,他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用纸箭射击她们,被射中的宫女或妃嫔,身上就沾上了香末,遍体散发出浓烈的香味,却不会感到疼痛。当时宫中把这种纸箭叫做“风流箭”,宫嫔们都希望纸箭能射中自己,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到君王的宠幸。她们之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风流箭,中的人人愿。”(的dì:箭靶)李湛常用这种办法在宫中寻欢作乐。”
——引自书目:多棱镜书坊《扭曲的人形:中国古代酷刑》
第9章
蒙在视野里的血色,像极了人间上元节时张挂在桥头檐下的红绸,亦像极中秋夜飘过灿烂银汉的浩浩灯流。这一刻真也碎了、幻也碎了,别离一瞬,似将半生光阴都凌迟了。
将裴茗拉回神的,是南宫杰音嘶泣下的一声水师兄。白无相朝前走了几步,裴茗叩紧牙关望向他手中,看那垂地的发梢刷出一道道参差暗红的枯笔,断颈处嘀嗒点点,泼墨不停。师无渡鬓发散乱,青丝被粘腻的血浆糊成了长堤边纠缠挛结的柳枝。裴茗脑中空白一片,半晌冒出个念头:自己得帮他理一理。可他抬不起手,也立不起身,只胃中有所反应,却是突然翻绞起来,随即喉中苦得厉害,弯下腰不住地干呕。带着血迹的酸水积了一滩,烂成糜的心几乎也要一并沥出。裴茗的表情也扭曲了,汗与泪融混着,顺着颊侧不住抽动的肌肉连串滑落。
灵文几乎站不住,与明光一样惨不成声。白无相冷眼觑着这二人,挂在唇角的暴谑渐渐敛去,目光愈加阴寒。他猛地转身,将掌间首级与壁上残躯一并打进熔岩里。南宫杰施术要捞,白无相却使剑气阻击,水师身首异处的遗体就这样被赤浪淹没。
谢怜早就白了脸,连忙上前将灵文拽住,以防她冲动行事——别说已经抢不回来,就算抢了回来,也全无意义。人死魂灭,如油尽灯枯,再无复生之望。
裴茗的肩背剧烈地抖索着。他听见崖下声响,却强忍着不愿抬头。师无渡救下他,为的就是让他活着;他怕自己看一眼后,就害水师兄的苦心白费了。只得摸索着去抓断剑,五指握得紧紧,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什么。
隔着漫长的时空,似曾相识的血与残刃,勾动了裴茗心底尘封已久的另一种痛。这痛楚滋长在九重宫里、金玉阶前、明光剑下,有着杂糅万端的内里:悲愤、哀矜、惑惘…说不清是对天、对人还是对己。裴茗知晓为人臣者须为君尽忠,死也是天经地义,遑论割舍私情、为护驾而斩杀昔日部属;而国有国法,手下副将起兵谋逆,自己便是再不知情,终究也难辞其咎。但做了抉择后,曾经出生入死的滚烫回忆,令他毕生都在后悔——自己当初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