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花秋落,夏雨冬雪,有些事就好似造化的安排,一日日向着不可逆转的地步默然变化。
清和抽出手腕,并没说什么,目光扫过桌面,突然一愣,伸手挑出一个匣子。
夏夷则瞥了一眼,但见三生石几个字。清和已经收在袖子里,这情形是不想把此物留给自己了。
南熏的话又在耳边响起:“他不想告诉你。”
到底有多少事呢,这辈子,也不介意还有上辈子。
“师尊,”夏夷则终于忍不住,再次攥紧了清和微凉的手,“南熏师叔祖说,你有很多事,不愿意同我讲。”
清和的手落在少年灼热的掌心里,毕竟是真实的暖意,便也由他握紧了。他看着夏夷则,轻轻应了一声,“是这样。”
“师尊……”夏夷则当然不能问责他的师尊。清和要做什么,一定有他的道理。只是清和这样坦然而平静,他气势便一落千丈,终究觉得委屈——“为什么?”
“夷则到底想知道什么?”
“想知道的很多,念奴前辈说你有事不告诉我,南熏师叔说有些事你不想让我知道,就连那块三生石,师尊也不愿意让我看见……莫非上辈子我与师尊是仇家不成?”
清和笑了,“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夏夷则被他笑得心口一颤,话音脱口都成了磕磕绊绊,“师、师尊……不会真的是仇……”
“当然不是。”清和脱口截断他。
“那就应该是认识了。”夏夷则点点头。
清和眯起眼睛,想了想道,“鱼游浅水,荷生清塘,共看过四时好景——自然是认识的。”
夏夷则半信半疑,“真的?”
若是如此,一世无言,却得相伴……那也很好。
“当然是真的。”清和笑得好似自己也笃信了。“是很好,很安稳的一世。”
夏夷则放心地笑了,然后他听到清和答应了自己,“至于其他有些事,也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待你从长安折返,为师全都告知于你。”
夏夷则终于打心底高兴起来,他松开攥紧清和的手,然后像所有爱恋中的少年一样,紧紧地抱住了清和。
他想人世如潮,纵然水流湍急,海风割面,跌宕浮沉里,他同师尊终究一直被推搡在一起。原来他们有过那样如画静好的前尘,那么也该有更加山青水碧的来日。
他也有很多话,或懵懂多年,或恍然大悟,或藏于心底,或挂上眉梢……都要明明白白说给清和。
至少在踏马入长安的时候,三皇子还是这么春风得意地想着。
TBC
第二十七章 27
雨将下未下时,天气最是闷得出奇。近黄昏,燕子贴着水面,对影低飞。御花园里,池花未开,水榭已布上筵席。
王孙甩开乌金扇,指点罢往来宫人,抬头只见天际泛血,层云漫卷。折扇啪一声收起,王孙嘴角噙笑。
“需得一场大雨。”
而此时谁人一骑清尘入长安,侧帽风流,冠绝十里长街。
马蹄飒踏而过,余风一阵,吹动街角摊头,旧卦幡翩然若飞。
有人临街望天掐指而算,叹天下太平日久亦有终时,血月当空,妖星临世,皇气污秽,主大祸乱。
“需有一场大祭。”
夏夷则在丹凤门前下马。
他今日穿得郑重,钿花礼衣暗绣云锦,腰佩澄碧如春水,漾一挂冰丝流苏从腰际直垂衣袂。宫人跑来牵马,几乎不认得,已不敢逼视,俯首问安里心生轻叹,来日他若归朝,何人还能容下。
踏重门,过宫墙,穿回廊。天色渐暗了,九门十二殿,宫灯依次亮起。整座禁城华灯耀夜,却又寂静如死,如一座光辉璀璨的坟。
直到离太液池近了些,才听得风里传来丝竹之声。有宫人迎过来,提着灯,踏着碎步,领他向前。
无论何时回来,夏夷则想,都如路过的远客。这恢弘而残酷的地方,从来不像一个家。
红珊遥遥望他,目光明亮又严厉。夏夷则知她埋怨自己来迟,快几步绕至她身侧,眨眨眼,露出讨饶的笑意。
有灯光映着,夏夷则面容愈发柔和而乖巧。她便没有办法对这儿子端出颜色,只蹙起眉,压低声音问了一句,“去哪儿了?好在你父皇还没来。真若迟了,被她们捡了由头说三道四,总不是咱们的理。”
“儿臣不孝,给母妃徒增担忧了。”夏夷则陪着笑,知道满座的目光皆投在自己身上,只当看不到,在心里早已默默揣摩过排位轮座之中的文章。“儿臣心中有数,这不是来了。”
淑妃的分位不算高,只因育有子嗣,凭着夏夷则也坐得上一席好位。皇家家宴,虽不计较那些繁重大礼,夏夷则也不能坐于她身侧,说了几句话,便要往皇子席次而去。起身的一瞬间,他目光扫过满座,又心生了一点讶异。
“母妃,”他压低了声音,目光不经意地收回,“左右丞,中书令……原来也在。”
红珊亦不解,却未多虑。“老丞相多年来未涉党系,近年对你倒是颇有赞辞。圣上他心中明白,你既难得进宫,或许是圣上有意……”
夏夷则却不相信他父皇会对自己有什么指点之意,直觉有事,面色仍是平静如常。他转过身,安然迎向满座或探究或挑剔的目光。
许多年了,他习以为常,这种种目光如刀剑加身,已能从容不惧。
他既修行多年,耳
春花秋落,夏雨冬雪,有些事就好似造化的安排,一日日向着不可逆转的地步默然变化。
清和抽出手腕,并没说什么,目光扫过桌面,突然一愣,伸手挑出一个匣子。
夏夷则瞥了一眼,但见三生石几个字。清和已经收在袖子里,这情形是不想把此物留给自己了。
南熏的话又在耳边响起:“他不想告诉你。”
到底有多少事呢,这辈子,也不介意还有上辈子。
“师尊,”夏夷则终于忍不住,再次攥紧了清和微凉的手,“南熏师叔祖说,你有很多事,不愿意同我讲。”
清和的手落在少年灼热的掌心里,毕竟是真实的暖意,便也由他握紧了。他看着夏夷则,轻轻应了一声,“是这样。”
“师尊……”夏夷则当然不能问责他的师尊。清和要做什么,一定有他的道理。只是清和这样坦然而平静,他气势便一落千丈,终究觉得委屈——“为什么?”
“夷则到底想知道什么?”
“想知道的很多,念奴前辈说你有事不告诉我,南熏师叔说有些事你不想让我知道,就连那块三生石,师尊也不愿意让我看见……莫非上辈子我与师尊是仇家不成?”
清和笑了,“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夏夷则被他笑得心口一颤,话音脱口都成了磕磕绊绊,“师、师尊……不会真的是仇……”
“当然不是。”清和脱口截断他。
“那就应该是认识了。”夏夷则点点头。
清和眯起眼睛,想了想道,“鱼游浅水,荷生清塘,共看过四时好景——自然是认识的。”
夏夷则半信半疑,“真的?”
若是如此,一世无言,却得相伴……那也很好。
“当然是真的。”清和笑得好似自己也笃信了。“是很好,很安稳的一世。”
夏夷则放心地笑了,然后他听到清和答应了自己,“至于其他有些事,也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待你从长安折返,为师全都告知于你。”
夏夷则终于打心底高兴起来,他松开攥紧清和的手,然后像所有爱恋中的少年一样,紧紧地抱住了清和。
他想人世如潮,纵然水流湍急,海风割面,跌宕浮沉里,他同师尊终究一直被推搡在一起。原来他们有过那样如画静好的前尘,那么也该有更加山青水碧的来日。
他也有很多话,或懵懂多年,或恍然大悟,或藏于心底,或挂上眉梢……都要明明白白说给清和。
至少在踏马入长安的时候,三皇子还是这么春风得意地想着。
TBC
第二十七章 27
雨将下未下时,天气最是闷得出奇。近黄昏,燕子贴着水面,对影低飞。御花园里,池花未开,水榭已布上筵席。
王孙甩开乌金扇,指点罢往来宫人,抬头只见天际泛血,层云漫卷。折扇啪一声收起,王孙嘴角噙笑。
“需得一场大雨。”
而此时谁人一骑清尘入长安,侧帽风流,冠绝十里长街。
马蹄飒踏而过,余风一阵,吹动街角摊头,旧卦幡翩然若飞。
有人临街望天掐指而算,叹天下太平日久亦有终时,血月当空,妖星临世,皇气污秽,主大祸乱。
“需有一场大祭。”
夏夷则在丹凤门前下马。
他今日穿得郑重,钿花礼衣暗绣云锦,腰佩澄碧如春水,漾一挂冰丝流苏从腰际直垂衣袂。宫人跑来牵马,几乎不认得,已不敢逼视,俯首问安里心生轻叹,来日他若归朝,何人还能容下。
踏重门,过宫墙,穿回廊。天色渐暗了,九门十二殿,宫灯依次亮起。整座禁城华灯耀夜,却又寂静如死,如一座光辉璀璨的坟。
直到离太液池近了些,才听得风里传来丝竹之声。有宫人迎过来,提着灯,踏着碎步,领他向前。
无论何时回来,夏夷则想,都如路过的远客。这恢弘而残酷的地方,从来不像一个家。
红珊遥遥望他,目光明亮又严厉。夏夷则知她埋怨自己来迟,快几步绕至她身侧,眨眨眼,露出讨饶的笑意。
有灯光映着,夏夷则面容愈发柔和而乖巧。她便没有办法对这儿子端出颜色,只蹙起眉,压低声音问了一句,“去哪儿了?好在你父皇还没来。真若迟了,被她们捡了由头说三道四,总不是咱们的理。”
“儿臣不孝,给母妃徒增担忧了。”夏夷则陪着笑,知道满座的目光皆投在自己身上,只当看不到,在心里早已默默揣摩过排位轮座之中的文章。“儿臣心中有数,这不是来了。”
淑妃的分位不算高,只因育有子嗣,凭着夏夷则也坐得上一席好位。皇家家宴,虽不计较那些繁重大礼,夏夷则也不能坐于她身侧,说了几句话,便要往皇子席次而去。起身的一瞬间,他目光扫过满座,又心生了一点讶异。
“母妃,”他压低了声音,目光不经意地收回,“左右丞,中书令……原来也在。”
红珊亦不解,却未多虑。“老丞相多年来未涉党系,近年对你倒是颇有赞辞。圣上他心中明白,你既难得进宫,或许是圣上有意……”
夏夷则却不相信他父皇会对自己有什么指点之意,直觉有事,面色仍是平静如常。他转过身,安然迎向满座或探究或挑剔的目光。
许多年了,他习以为常,这种种目光如刀剑加身,已能从容不惧。
他既修行多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