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

梁朝,年号为何?”
  “靖安,靖安二十年。”
  赵凌脚下动作停滞,倒吸一口凉气,靖安,靖安!多么熟悉又讽刺的年号!
  算一算,他死那年,为靖安元年,他重生在他死后二十年,他这身体,是他大哥的儿子,是他的亲侄子。
  大哥突然变成老爹,赵凌心里感觉特别憋屈,这厮生生矮了一辈儿!
  算了,先有命出去,再斤斤计较吧。
  “可是,皇子殿下,我们该怎么下山呢?下山的唯一通路,是一座吊桥,已经被砍断了!”尼姑们一听,又集体捻着佛珠,开始念阿弥陀佛压惊。
  “山上悬寺!”
  得到肯定,赵凌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他最不想不碰到的麻烦。
  山上建寺庙,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在山顶修庙,一种是在山涧修庙,最无聊的一种,是在山崖修庙。山崖修庙,最困难的是在悬崖上挖山修庙。此为山上悬寺,远远看去,建筑悬在山上,十分壮观。上辈子,他大哥就十分喜欢这种华而不实的建筑形式。
  赵凌顶顶看不惯,因为山上悬寺的进出,非常不方便,入庙正门的路,不是山路,而是悬在山崖之间的吊桥。
  比如像今天这样,只要把吊桥砍断,后门被火封住,那庙里的人,就会被困在悬崖之上。
  难怪,门也不好好锁,绑绳子用的还是活扣。
  就算是他们挣脱束缚,也下不了山,活活被烧死在山崖。
  “我想想办法。”赵凌当然不愿就这么烧死了,想他赵凌是谁?他薛家军尸山血海都踏过来,大不了就爬下去。只是,眼前十多个包袱,有点麻烦。
  “总不能,从山上跳下去吧。”尼姑们继续沮丧。
  “有没有绳子?比较结实的绳子,越长越好。”赵凌问。
  “有,十年前建造寺庙的时候,留下好多绳子,老主持没舍得扔,堆在东边仓库里。”
  “带我去拿。”赵凌又看到了希望。
  兵分两路,十几个尼姑找到苏妃,一群人往山门地方奔跑,熟悉环境的尼姑们,很快到达山门处。这是一座极其陡峭又直上直下的山,瑟瑟山风吹得她们瑟瑟发抖,她们不敢向下看,盘腿坐在悬崖边的庙门牌子旁,念佛珠求佛祖。
  苏妃没有佛珠,也来来回回的摆着拜菩萨的手势。
  赵凌与两个小尼姑,抄近道向东,找到了放绳子的仓库。绳子年久不用,被老鼠啃掉一些,赵凌命令小尼姑翻找比较长的绳子,他自己继续往仓库深处走,看看有没有其他能用上的东西。
  仓库里,是一个又一个的箱子,摞的整整齐齐,赵凌手贱开了一箱。满满白花花的银子。好在银子烧不掉,要是银票的话,这一场火就全没了。
  粗略估算,得有上亿两。想这到底是寺庙还是国库啊!哪家重臣贪污受贿,也没不可能这么多!
  赵凌深呼吸三下,看来大哥治理梁国这些年,百姓们生活的不错,能攒下这么多闲钱,没白白让他流三千刀的血。
  把箱子合上,他从地下捡了把生了锈的剑。普通的精铁锻造,没什么特别。因为生锈了,看不清剑鞘上面隐约刻的字。
  精铁的好处,就是剑鞘表面生锈,剑本身骨子依然坚韧。
  赵凌把剑□□,能凑副着当斧头砍砍木头。
  他继续低着头找,脚下巴嘎一声,踩到一个木头,险些绊倒。
  赵凌看木头是把扇子,这里真是乱七八糟的物件什么都有!他躬身捡起来,扑开灰尘,打开一看,太眼熟了!也太巧合了!
  这把扇子的主人,正是他赵凌赵景明。
  二十年过去,他还能在熊熊火焰包围下的破仓库里,捡到他本尊曾几何时最最喜欢的扇子。
  被火烧了可惜,既然被他遇上,就拯救一下吧。


第2章
  赵凌把扇子别在裤腰带上,听小尼姑叫他,带着剑与绳子,与顺路从伙房拿的一袋子粗干粮,迅速跑向山门。
  此时,火势已经燃遍了大半个寺庙,黑烟已经蔓延到后山的树林。
  赵凌与众人汇合时,又听到嗡嗡的念经声。赵凌赶紧把小尼姑们喊起来排排站好,比起念经,还是哭声比较好听。
  他从悬崖边上走了走了一圈,探出头观察了片刻,谢天鞋地,他猜侧正确,悬崖下,有树坑。
  西南地域的树木,多喜欢长在山崖山涧的石头缝里,长得太粗长了,遇上山风暴雨,石头缝承受不住,树就拦腰断掉,留下巨大的树根,贴在山崖壁面上。树根扎的很深,在坚硬的石壁上形成了洞坑,足够十几个人暂时歇脚。
  绳子再长,也不会通到山底,但他算过绳子的长度,几根连起来,完全可以通到最近的树坑。
  这些树坑,就像悬浮在山崖间的梯子一样,他们借用绳索,到达树坑,避开火焰。
  之后,他就不信,没人来救。这么大的火,灭火得动附近的驻军,西南边军恐怕也得调过来支援,至于官府,火一灭,第二天就能来。
  他们在山洞里等着。节约的话,干粮能吃半个月。
  赵凌先做绳子,三条并一根,然后把大家召集起来,“每次落一人下去,把绳子绑在腰上,我给打好结,不要动了,等下去之后,脚落地,确定安全,再解开,下一人接上。我教你们解开这个结的方法。”
  他不多做解释,以至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看你,无动于衷。
  “想活命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