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回来,美名其曰我实在太思念学长了。
偏偏陆斯年就吃这一套,来回反复了三遍耳根就软了,果断改签了早上最早一班,结果连累父母跟着他早起。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吃饭吧。”陆父从厨房探出头叫他。
陆斯年拉起行李箱推到客厅的门边,拍了拍手道:“好了,应该差不多了。”
北方人讲究来去一顿饺子,所以离家前的最后一餐必然是要吃饺子的,然而陆斯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吃饺子的事儿还是昨天陆锦书告诉他的,他顺嘴那么一说,母亲便记下了。
饺子是牛肉馅的,沾上辣椒和醋,是陆斯年在学校最常的吃法,陆母的饺子味道比学校淡的多,但对陆斯年来说,这是最熟悉不过的味道,一年到头,他来回吃不了几次,这次回去,下次再想吃,越发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两大盘饺子陆斯年一个人吃了一盘,吃的嘴上都是油,连水都喝不下几口时,才终于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
陆父一边吃一边调侃他,这是将一年的量都吃光了。
吃了饭时间已经不早了,陆父开车送陆斯年去高铁站,天已经亮了,散着淡淡一层薄雾,空气里都是水汽,迷蒙的连行人的身影也隐去几分。
新一年了,对陆锦书而言,这一年完全值得期待。
上午十点多,高铁顺利抵达北京南站,陆斯年睡了两觉,一直睡到隔壁的书包扫到他脸上,人才堪堪醒来发现到站了。
陆斯年睡懵了,站在座位上好半天,才确认的确是到北京了。
北京的天气和这座城市一样,永远热情无比的欢迎着四处而来的人,陆斯年原本还迷迷糊糊的,结果一下车就被北方刺骨的冷气彻底吹了个清醒。
这里的冷和他所在城市的冷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他拉好衣服的拉链顺着人潮往外走,掏出手机看了没一分钟,手就哆嗦的快握不住了,然而屏幕上一溜的消息接连不断的往出冒,又莫名让他心里暖呼呼的,他头一次感觉自己是不孤独的,他不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这里有人等他,有人想他,他们有自己的小窝,再也不用一出出站口先要迷茫的站上十分钟,才能顺利找到回去的路。
陆斯年忽然觉得,也许自己曾经数十年的孤独与等待,都是为了今天这一刻,他所有积攒着的好运气,都是为了遇见陆锦书。
人说命里相守的人是生命里的光,陆斯年现在信了。
南站一如既往的拥挤,春运时挤,春天也挤,就像这座城市,永远人来人往。
陆斯年不由加快了脚步,他睡得头发都翘起来了,厚厚的羽绒服将他衬的年轻可爱,他边走边感受着手里的温度,手机依旧在震动,他握着它,好像已经握住了陆锦书一般。
出站口站满了来接站的人,他四处张望着找寻陆锦书,却左看右看都没看到。
前面是人后面也是人,陆斯年想停下看一眼手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能跟着人潮不断的往出口涌,像是出群的蚂蚁。
总算挣扎出来了,然而四下花花绿绿,高矮胖瘦,却唯独没有陆锦书。
他仔仔细细又看了一圈,找了个略微能站住脚的地方,准备给对方打个电话,毕竟那人早就说到了,现在又哪去了?
结果刚掏出手机,陆斯年整个人被从身后抱住了。
温热的呼吸瞬间洒在侧脸上,陆锦书独有的气味缓缓渗透过来,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他拉了一下他的手,还没开口,身后的人忽然在他脸侧亲了一下,“想我了吗?”
怦怦——怦怦——
陆斯年的心跳有些快。
陆锦书总有这种神奇的魔力,一句话就能将人从里撩到外,是声音太好听了吗?陆斯年自己也想不明白。
“想。”他认真的回答,又换了对方一个吻。
“我都想死学长了。”
行李被转移到对方手中,陆锦书牵起他的手往外去。
今天的陆锦书戴了一顶黑色的鸭舌帽,穿着一件银灰色的短羽绒一条黑色的工装裤,脚底踩着一双一眼看不出牌子,但花的很别致的鞋,身材高挑,站在人群里自然是目光中心,此时他正光明正大的牵着一个看着和他差不多的男生的手,视觉效果当然更为刺激,但对方似乎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牵着陆斯年就像牵着自己女朋友一样自然,反倒让陆斯年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们去哪儿?”陆锦书带他去的方向,既不是公交地铁的方向,也不是打车的方向,倒像是往停车场的方向去了。
“去停车场,我开车过来的。”
陆斯年心里惊了一下,这人还真是深藏不露啊,在北京这种地方,有车有房有户口,难道他是傍上北京的土著民了?这也太玄幻了。
然而更玄幻的还在后头,陆锦书开的车,是正正经经、极其罕见的京c牌照。
京c牌照是上世纪的牌照了,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陆斯年虽说对车不感冒,却也听过在上海的同学需要摇号摇九年才有可能拿到牌照的传言,陆锦书一上手就是这种车,这......对方到底什么来头?
陆斯年站在车前看了陆锦书两眼,眼前的车样子普通,唯独logo有点扎眼,一辆黑色的宝马SUV,即便陆斯年不懂车,看着这大家伙应该也不是一二十万能买到的。
想过对方家里有钱,却没想到是这种有钱的法儿,他
偏偏陆斯年就吃这一套,来回反复了三遍耳根就软了,果断改签了早上最早一班,结果连累父母跟着他早起。
“东西都收拾好了吗?吃饭吧。”陆父从厨房探出头叫他。
陆斯年拉起行李箱推到客厅的门边,拍了拍手道:“好了,应该差不多了。”
北方人讲究来去一顿饺子,所以离家前的最后一餐必然是要吃饺子的,然而陆斯年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吃饺子的事儿还是昨天陆锦书告诉他的,他顺嘴那么一说,母亲便记下了。
饺子是牛肉馅的,沾上辣椒和醋,是陆斯年在学校最常的吃法,陆母的饺子味道比学校淡的多,但对陆斯年来说,这是最熟悉不过的味道,一年到头,他来回吃不了几次,这次回去,下次再想吃,越发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两大盘饺子陆斯年一个人吃了一盘,吃的嘴上都是油,连水都喝不下几口时,才终于心满意足的放下筷子。
陆父一边吃一边调侃他,这是将一年的量都吃光了。
吃了饭时间已经不早了,陆父开车送陆斯年去高铁站,天已经亮了,散着淡淡一层薄雾,空气里都是水汽,迷蒙的连行人的身影也隐去几分。
新一年了,对陆锦书而言,这一年完全值得期待。
上午十点多,高铁顺利抵达北京南站,陆斯年睡了两觉,一直睡到隔壁的书包扫到他脸上,人才堪堪醒来发现到站了。
陆斯年睡懵了,站在座位上好半天,才确认的确是到北京了。
北京的天气和这座城市一样,永远热情无比的欢迎着四处而来的人,陆斯年原本还迷迷糊糊的,结果一下车就被北方刺骨的冷气彻底吹了个清醒。
这里的冷和他所在城市的冷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他拉好衣服的拉链顺着人潮往外走,掏出手机看了没一分钟,手就哆嗦的快握不住了,然而屏幕上一溜的消息接连不断的往出冒,又莫名让他心里暖呼呼的,他头一次感觉自己是不孤独的,他不是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这里有人等他,有人想他,他们有自己的小窝,再也不用一出出站口先要迷茫的站上十分钟,才能顺利找到回去的路。
陆斯年忽然觉得,也许自己曾经数十年的孤独与等待,都是为了今天这一刻,他所有积攒着的好运气,都是为了遇见陆锦书。
人说命里相守的人是生命里的光,陆斯年现在信了。
南站一如既往的拥挤,春运时挤,春天也挤,就像这座城市,永远人来人往。
陆斯年不由加快了脚步,他睡得头发都翘起来了,厚厚的羽绒服将他衬的年轻可爱,他边走边感受着手里的温度,手机依旧在震动,他握着它,好像已经握住了陆锦书一般。
出站口站满了来接站的人,他四处张望着找寻陆锦书,却左看右看都没看到。
前面是人后面也是人,陆斯年想停下看一眼手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能跟着人潮不断的往出口涌,像是出群的蚂蚁。
总算挣扎出来了,然而四下花花绿绿,高矮胖瘦,却唯独没有陆锦书。
他仔仔细细又看了一圈,找了个略微能站住脚的地方,准备给对方打个电话,毕竟那人早就说到了,现在又哪去了?
结果刚掏出手机,陆斯年整个人被从身后抱住了。
温热的呼吸瞬间洒在侧脸上,陆锦书独有的气味缓缓渗透过来,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他拉了一下他的手,还没开口,身后的人忽然在他脸侧亲了一下,“想我了吗?”
怦怦——怦怦——
陆斯年的心跳有些快。
陆锦书总有这种神奇的魔力,一句话就能将人从里撩到外,是声音太好听了吗?陆斯年自己也想不明白。
“想。”他认真的回答,又换了对方一个吻。
“我都想死学长了。”
行李被转移到对方手中,陆锦书牵起他的手往外去。
今天的陆锦书戴了一顶黑色的鸭舌帽,穿着一件银灰色的短羽绒一条黑色的工装裤,脚底踩着一双一眼看不出牌子,但花的很别致的鞋,身材高挑,站在人群里自然是目光中心,此时他正光明正大的牵着一个看着和他差不多的男生的手,视觉效果当然更为刺激,但对方似乎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牵着陆斯年就像牵着自己女朋友一样自然,反倒让陆斯年自己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们去哪儿?”陆锦书带他去的方向,既不是公交地铁的方向,也不是打车的方向,倒像是往停车场的方向去了。
“去停车场,我开车过来的。”
陆斯年心里惊了一下,这人还真是深藏不露啊,在北京这种地方,有车有房有户口,难道他是傍上北京的土著民了?这也太玄幻了。
然而更玄幻的还在后头,陆锦书开的车,是正正经经、极其罕见的京c牌照。
京c牌照是上世纪的牌照了,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陆斯年虽说对车不感冒,却也听过在上海的同学需要摇号摇九年才有可能拿到牌照的传言,陆锦书一上手就是这种车,这......对方到底什么来头?
陆斯年站在车前看了陆锦书两眼,眼前的车样子普通,唯独logo有点扎眼,一辆黑色的宝马SUV,即便陆斯年不懂车,看着这大家伙应该也不是一二十万能买到的。
想过对方家里有钱,却没想到是这种有钱的法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