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样。
赵安辰问道:“就是睡觉枕着的枕头?”
明笑阳道:“不然还是什么?”
赵安辰神色缓和了下来:“……没什么。”
禅房中只剩下这二人,明笑阳看了一会儿,觉得赵安辰这模样依然极好看,五官精致,白皙俊美,没有头发也丝毫不影响英俊,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赵安辰光溜溜的脑袋。
明笑阳看得出神,手就毫无意识地在赵安辰头上摸了好久,摸得赵安辰实在忍不住了,缓缓问道:“摸够了没有。”
明笑阳回了神“哦”的一声缩回手去,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去?”
赵安辰道:“回哪?”
明笑阳爽利地答道:“暖园啊!”
赵安辰道:“不知。”
明笑阳还不罢休,追问:“你要在寺中待多久啊?”
赵安辰道:“不知,或许会很久。”
明笑阳面露不悦,又很无奈道:“哦,那好吧,你坐着吧,我走了。”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禅房,追着爹娘回去了。
路上白赫云问:“辰儿跟你说了什么?”
明笑阳不开心道:“赵逸说要在寺中呆很久,不知什么时候出来,娘你说他不会真的不出来了吧?”
白赫云也是懵得厉害,心道:“辰儿向来对笑阳莫名其妙地执着,笑阳去哪他都要跟着,笑阳说辰儿日夜惦记着娶王妃,现在又说辰儿要在寺中长久呆着,什么情况?”随口答了一句:“娘也不知道。”
白赫云对明瑞然道:“真让你说准了,当初我说辰儿不会出家,你却说有可能。”
明瑞然笑道:“世人智慧有限,不似神佛般明达,又大多愚痴,庸人自扰地滚着红尘,辰儿自幼聪慧不似凡人,想必不会对这浊世有多大兴趣,就算有出尘之举,也无甚奇怪。”
白赫云:“……你想得这么清楚,怎么不去出个尘?”
明瑞然看着夫人,笑道:“我眷恋红尘,我还有你啊,哈哈哈。”
白赫云道:“那还真是抱歉了,当了你的绊脚石。”
明瑞然道:“才不是,我自愿的。”
明笑阳就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低着头,一路上若有所思,默不作声。
庆王跟着官家一起坐车,问道:“父皇,北疆那二十万辽军……听说昨日集结完毕……”
官家道:“已经放出消息,大宋天子未死,武国公夫妇也健在,胡杭谋反失败,辽侧又有西夏虎视眈眈,朕不觉得辽还敢贸然出兵南下,这次集结估计明日就会撤军了,若是明日不撤,就遣笑阳出去收拾一下即可。”
庆王不解:“为何不是武国公,而是明兄?”
官家微微一笑:“借此机会让他们知道,不但武国公健在,又出了个青出于蓝的小武国公,好让他们收收心,冷静冷静。”
庆王小声道:“哦,原来如此,父皇啊,儿臣还真不知道六弟武功那般吓人,何时练的?”
官家笑道:“静贵妃武艺不凡,教你六弟很正常。你六弟是个内敛的孩子,你以后要多仰仗你六弟才是。”
庆王面露凄惨:“六弟就是我的命,父皇若是哪天真的驾崩了,六弟要是不理朝政,儿臣就不活了,反正也得国破家亡,还不如提前选个舒服的死法。”
官家最近受的刺激已经不少了,听闻此言,不觉脸都抽了一下……
明笑阳跟着爹娘回府,进了竹斋,问道:“既然是胡杭勾结辽夏,可辽夏为何愿意听从胡杭出兵呢?”
白赫云道:“据皇城司和白氏密卫的情报来看,这事大体很清楚了,夏是地小人口多,胡杭送去了相当于三年岁币的钱财给夏,并承诺如果他当了皇帝,愿意给夏双倍岁币,只求夏佯装调军。至于辽,是和他们的内政有关,辽的太子和承王相争,太子主张攻夏,承王却始终觊觎我大宋,胡杭怕太子从中掣肘,便没找承王,而是说服了辽太子,让太子提议攻宋。承王自然是乐见其成,举荐了一个老将挂帅,想借着胡杭给的琼州剧毒‘见血封喉’除掉你爹,而后南下攻宋。辽帝见太子和承王都提议攻宋,又考虑到我大宋内乱将至,也觉得可行,便调集了十万辽军于北疆。”
明笑阳道:“那我爹是真的中箭了?”
明瑞然道:“没有,擦伤而已,爹是故意的。”
明笑阳沉默了一会儿,感慨道:“每天日升日落,平静无奇,可平静之下却这么凶险暗涌,瞬息万变。”
明瑞然道:“那有什么平白无故的岁月静好。都知皇帝尊贵,哪知他的辛苦和不易。”
明笑阳沉声道:“嗯,身为天子,想要整肃朝纲,激浊扬清,还要被逼得诈死,冒着生命危险面对宮变,这要是万一出个差错……岂不是真的悲剧了。”
白赫云道:“看上去结局顺畅无阻,可是从百密一疏到万无一失,这之间的差距,就是生与死,成与败,国之存亡。官家与我们的心思和付出不仅仅是严谨慎重就能完全概括的。笑阳你可能领会吗?”
明笑阳郑重地点了点头:“一夜之间朝野内外抓捕官员千余人,不会引起朝局动荡吗?”
白赫云道:“如果人没有可以替换的衣服,他还会随意脱下自己身上的吗?他若是旧衣破了,自然要先备好新衣,才能换下旧衣。一人尚且如此,何况一国?”
明笑阳道:“嗯,也是。”
傍晚,明笑阳一个人坐在书房之中,反常的安静,
赵安辰问道:“就是睡觉枕着的枕头?”
明笑阳道:“不然还是什么?”
赵安辰神色缓和了下来:“……没什么。”
禅房中只剩下这二人,明笑阳看了一会儿,觉得赵安辰这模样依然极好看,五官精致,白皙俊美,没有头发也丝毫不影响英俊,不自觉地伸手摸了摸赵安辰光溜溜的脑袋。
明笑阳看得出神,手就毫无意识地在赵安辰头上摸了好久,摸得赵安辰实在忍不住了,缓缓问道:“摸够了没有。”
明笑阳回了神“哦”的一声缩回手去,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去?”
赵安辰道:“回哪?”
明笑阳爽利地答道:“暖园啊!”
赵安辰道:“不知。”
明笑阳还不罢休,追问:“你要在寺中待多久啊?”
赵安辰道:“不知,或许会很久。”
明笑阳面露不悦,又很无奈道:“哦,那好吧,你坐着吧,我走了。”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禅房,追着爹娘回去了。
路上白赫云问:“辰儿跟你说了什么?”
明笑阳不开心道:“赵逸说要在寺中呆很久,不知什么时候出来,娘你说他不会真的不出来了吧?”
白赫云也是懵得厉害,心道:“辰儿向来对笑阳莫名其妙地执着,笑阳去哪他都要跟着,笑阳说辰儿日夜惦记着娶王妃,现在又说辰儿要在寺中长久呆着,什么情况?”随口答了一句:“娘也不知道。”
白赫云对明瑞然道:“真让你说准了,当初我说辰儿不会出家,你却说有可能。”
明瑞然笑道:“世人智慧有限,不似神佛般明达,又大多愚痴,庸人自扰地滚着红尘,辰儿自幼聪慧不似凡人,想必不会对这浊世有多大兴趣,就算有出尘之举,也无甚奇怪。”
白赫云:“……你想得这么清楚,怎么不去出个尘?”
明瑞然看着夫人,笑道:“我眷恋红尘,我还有你啊,哈哈哈。”
白赫云道:“那还真是抱歉了,当了你的绊脚石。”
明瑞然道:“才不是,我自愿的。”
明笑阳就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低着头,一路上若有所思,默不作声。
庆王跟着官家一起坐车,问道:“父皇,北疆那二十万辽军……听说昨日集结完毕……”
官家道:“已经放出消息,大宋天子未死,武国公夫妇也健在,胡杭谋反失败,辽侧又有西夏虎视眈眈,朕不觉得辽还敢贸然出兵南下,这次集结估计明日就会撤军了,若是明日不撤,就遣笑阳出去收拾一下即可。”
庆王不解:“为何不是武国公,而是明兄?”
官家微微一笑:“借此机会让他们知道,不但武国公健在,又出了个青出于蓝的小武国公,好让他们收收心,冷静冷静。”
庆王小声道:“哦,原来如此,父皇啊,儿臣还真不知道六弟武功那般吓人,何时练的?”
官家笑道:“静贵妃武艺不凡,教你六弟很正常。你六弟是个内敛的孩子,你以后要多仰仗你六弟才是。”
庆王面露凄惨:“六弟就是我的命,父皇若是哪天真的驾崩了,六弟要是不理朝政,儿臣就不活了,反正也得国破家亡,还不如提前选个舒服的死法。”
官家最近受的刺激已经不少了,听闻此言,不觉脸都抽了一下……
明笑阳跟着爹娘回府,进了竹斋,问道:“既然是胡杭勾结辽夏,可辽夏为何愿意听从胡杭出兵呢?”
白赫云道:“据皇城司和白氏密卫的情报来看,这事大体很清楚了,夏是地小人口多,胡杭送去了相当于三年岁币的钱财给夏,并承诺如果他当了皇帝,愿意给夏双倍岁币,只求夏佯装调军。至于辽,是和他们的内政有关,辽的太子和承王相争,太子主张攻夏,承王却始终觊觎我大宋,胡杭怕太子从中掣肘,便没找承王,而是说服了辽太子,让太子提议攻宋。承王自然是乐见其成,举荐了一个老将挂帅,想借着胡杭给的琼州剧毒‘见血封喉’除掉你爹,而后南下攻宋。辽帝见太子和承王都提议攻宋,又考虑到我大宋内乱将至,也觉得可行,便调集了十万辽军于北疆。”
明笑阳道:“那我爹是真的中箭了?”
明瑞然道:“没有,擦伤而已,爹是故意的。”
明笑阳沉默了一会儿,感慨道:“每天日升日落,平静无奇,可平静之下却这么凶险暗涌,瞬息万变。”
明瑞然道:“那有什么平白无故的岁月静好。都知皇帝尊贵,哪知他的辛苦和不易。”
明笑阳沉声道:“嗯,身为天子,想要整肃朝纲,激浊扬清,还要被逼得诈死,冒着生命危险面对宮变,这要是万一出个差错……岂不是真的悲剧了。”
白赫云道:“看上去结局顺畅无阻,可是从百密一疏到万无一失,这之间的差距,就是生与死,成与败,国之存亡。官家与我们的心思和付出不仅仅是严谨慎重就能完全概括的。笑阳你可能领会吗?”
明笑阳郑重地点了点头:“一夜之间朝野内外抓捕官员千余人,不会引起朝局动荡吗?”
白赫云道:“如果人没有可以替换的衣服,他还会随意脱下自己身上的吗?他若是旧衣破了,自然要先备好新衣,才能换下旧衣。一人尚且如此,何况一国?”
明笑阳道:“嗯,也是。”
傍晚,明笑阳一个人坐在书房之中,反常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