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0

更适合翻山。
  一行人出发,去到了那片花海,沐英娘难以置信,这竟然是人为做到的。
  年复一年,这花海开了谢,谢了又开。
  也是这个季节正好,可以看到这样的奇景。
  小土包还是很好找的,找来的天师做法后,这才动土,挖出了当年沐海云亲手埋下的棺材。
  等沐海云看到那棺材,已经泣不成声,让这一铮铮汉子哭的像个孩子,庞吉都不忍看,这要是他娘子……呸呸呸!他娘子才不会先他而去!
  至少这岳父,已经放弃了想死的念头,也算是可喜可贺了。
  棺木用的上好的木料,哪怕过去这么多年,还是一点都没有腐烂。
  沐英娘在一旁默默的流泪,从出生到现在,她都没见过自己的母亲,哪怕有人在一旁告诉她,母亲如何如何的好,她都没有一天感受过母亲的怀抱。
  想起这事来,沐英娘就忍不住想把那女人挫骨扬灰!
  不是她的话,他们一家,现在该是什么模样?
  可惜,这些想法,都是无用的,时光无法倒流。
  已经埋了四十年的棺木,自然不会有尸臭,要腐烂,早就该腐烂光了。
  一行人坐上马车,回汴京,那棺木则是由十几个人,轮流扛着,一路回的汴京,在他们在汴京外头的墓地里,安葬了沐英娘的娘亲。
  在墓地旁,有一个药庐,那是薛老建的,这不,改让沐海云住了。
  能陪伴着珍娘,对他来说,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在那药庐里,沐海云见到了大宋最尊贵的人,当今的圣上,带着庞玉还有三个孩子一起。
  在了解了沐海云的惨案之后,赵祯回去就下旨,禁止蛊毒,严查那些失踪案件。
  这又是一阵的鸡飞狗跳,大量的增加了下头那些人的工作量。
  不过能怎么办,官家的命令,谁敢违抗?
  谁也不明白,怎么突然就下了这样的旨意。
  从早几年开始,大宋就对普通的习武者严格的控管起来,不像以前那般的自由,无论是收徒也好,都要在衙门进行登记,当然了,逐出师门也是要登记的。
  这些年来,那些山贼路匪已经少了许多了,起码那些商人出门,不需要担心遇上劫匪。
  大半年后,庞玉产下一子,一个月后,沐英娘也产下一子,母子平安。
  这舅舅,还比那外甥小上一个月,也算是替汴京城添加了个茶余饭后的话题。
  庞府在贵妃生下皇子后,祈福施粥半个月,紧接着,又是为沐英娘生下幼子施粥半个月。
  对穷老百姓来说,也算是件好事,当然了,哪怕是有点小钱的百姓,也乐意去要一碗粥喝。
  特别是那些不孕不育的,大概觉得,喝了这粥就能怀上了吧。
  在大宋,生孩子那可是头等大事,朝廷要钱给钱,要粮给粮的,后头上学都不需要人操心的,只要学的好,一路读到大学都没问题,全包,就是这么的财大气粗。
  赵祯从庞昱培养那些工匠开始,就看出来了,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立规矩之后,他就没想过要改,哪怕再难,对学校的拨款,也不会停,当然了,也是不会允许某些人,贪了那笔银子的。
  哪怕他是仁义治国,有些银子,也不是谁都能拿的。
  敢伸手的还真的是不多,谁不知道锦衣卫的厉害,还有那报社在后头盯着,只要一曝光,什么都完了。
  无论那个朝代,文人都是要脸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不会少,一旦上了新闻,扩散开来,那就是全国出名。
  不光是自己丢人,还给宗亲全族丢人,这可不是未来现代,在古代的时候,宗亲的威力还是很大的。
  大宋就这样稳固的,像是推雪球一般的前进着,一晃就是五年的时光。
  庞昱他们征战了五年,他整个人都快要不好了,在外面的生活,谁过谁知道。
  别人看到的都是美酒佳肴,只有他们自己明白,邻国这片土地,也不是这么好打的。
  更重要的是,还语言不通……
  你就是喊人家叫投降,人家也不明白啊,进了城里,还弄死了不少反抗的,女人倒是留下了不少。
  没了男人的依靠,那些女人们显得很无助,妇女之友庞昱上线,首先,就是要让大家的语言统一起来。
  让他去学邻国的语言,还是算了,他并不需要增加知识量。
  翻译的能量就体现出来,他一个人,带出了好些有语言天赋的孩子,然后,再教那些女人,学习汉语。
  不求认识字,只求能沟通。
  在这片土地上的女人,日子过的比大宋的女人还不如,每天必须包的严严实实不说,随便打骂更是常有的事。
  庞昱无语,他是来解放妹子的吗?
  好吧,反正顺便吧,他这边要做的,就是教会这些妹子生存技能,毕竟,这城里的男人也光的差不多了。
  该说,幸亏他带了不少工匠来吗?
  有工匠的帮助下,什么织布机,甚至是工厂,那都是迅速的建立起来,那些妹子们眼睛都看直了,太不可思议了!
  百姓就是这样,他们不关心在他们头上的老爷们到底是谁,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那就支持。
  征服这里的民心,都没花他半个月的时间,简直快到令人不可思议。
  也可能是因为没有男人?
  反正不管那么多,庞昱只知道,他做好分内的事就足够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