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

  而肖笛则正式回归了汪荣的助理身份, 与宁安在工作上的直接接触也少了起来。
  这让宁安发自内心地轻松了许多。
  肖笛对他的敌意,不明显,但他能感受得到。
  只是他一直以为那是他因为无法拜入汪荣门下而对自己产生的迁怒, 并没往别的地方想。
  宁安很努力, 每个人都能看的到。
  而张萝的态度,也让工作室其他工作人员对他不敢有丝毫的看轻。
  张萝十分通透, 自宁安进入工作室第一天起, 只要是他提出来的, 她都无条件地去协助他,帮助他。
  毕竟,仅仅靠“汪荣的学生”这样一个身份标签,就足以让他在时尚圈占据一席之地,掀起足够的话题度了。
  虽然现在的他还只是一把尚未出鞘的剑,在被打磨与淬炼中。
  但未来的路, 只要不犯什么大的错误,几乎是可以预见地一路坦途。
  如果自己再争气一点,那么将来也不是没有可能可以与自己的老师比肩。
  这个时候的宁安还很年轻,一只脚刚刚踏进这个圈子里。
  而汪荣又是这个圈子里难得一见的奇才,所以很多人对他最大的期望与设想,也不过是与汪荣比肩。
  超越汪荣这种事,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七月上旬,封允再次飞往美国。
  宁安则不停奔波于剧组和工作室之间,和工作人员,助理设计,以及剧组的服化道工作人员开会,沟通,磨合,将思路一遍又一遍地调整。
  除此之外,他还要帮忙处理汪荣与外界的各种合作事宜以及活动邀约。
  虽然很忙,但每次去剧组,他还是会抽出时间去探班田晓辞。
  只是田晓辞的拍摄任务非常重,大部分时候,他们并没有机会或者时间能好好聊天。
  在这种状态下,田晓辞的表现终于越来越好,随着时间推移,他慢慢融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中。
  在为数不多的几次聊天中,宁安很清晰地感受到,田晓辞作为一个新人,他“入戏”了。
  他的身上似乎忽然背负上了另外一个灵魂,说话做事甚至小动作和习惯,都慢慢和以往有了不一样的地方。
  那是属于剧里的男主角孟小群的特质,而不是田晓辞的。
  其实这种“入戏”对老演员来说并不能算是褒义词。
  真正有经验的演员是可以在入戏与出戏之间游刃有余地转换的。
  但作为新人,能够以这么快的速度融入进去,其实已经十分难得了。
  模特这部电影,男主角孟小群的经历和遭遇其实和田晓辞本人的经历有些相似。
  同样是单亲家庭,同样是单纯的男孩,同样被命运逼进了黑暗的泥潭里……
  所以有很多情绪,田晓辞是可以感同身受的,也同样是压得他透不过气的。
  宁安认真研究过剧本,他理解孟小群的人生,所以即便每次看着他拍,也能很投入,能把自己代入那种情绪。
  这种旁观与代入,也让他在设计服装的时候,可以加入更多元素,甚至只是线条。
  用不同的线条来表达情绪,来丰满它。
  有时候他也会冥想,代入到孟小群的身份中,任香烟烧到指尖都无法察觉。
  因为那种情绪太过强烈,以至于有时候的确很难抽离。
  由最初痛苦又无奈的挣扎与不停的自我否定,但仍咬牙坚持前行,到最后一步步走出泥潭,攀爬到时尚圈的金字塔顶。
  他在事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却失去了自我。
  他的社交账号上有了千万粉丝,他的穿搭代表着品味与潮流,他是各大时尚盛典,设计师和品牌商的宠儿……
  可他依然没有安全感。
  一如多年前那个单纯的男孩,在父亲出车祸后,跪在暴雨中哭求早已嫁给富商的母亲。
  求她救救他的父亲,也救救他。
  可是他的母亲早就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她把母爱都给了另一个孩子。
  他永远记得她母亲告诉他,让他,让他的父亲放过她,他也记得他同母异父的弟弟看他的眼神,犹如看一只沉在粪坑里的吸血虫。
  那种厌恶到极致的眼神,让他浑身冰冷。
  他一遍遍地想寻求到最初的那个纯粹的自己,那个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共食一碗面,却依然快乐又有安全感的男孩。
  他想再次拥有那种单纯的真正的快乐。
  可却一无所得。
  他见过的那种光明,却残忍的舍他远去,让他更觉自己身处的地方,竟然是那么黑暗。
  伸手不见五指!
  他站在金字塔顶,低头微笑,眉眼风流,魅力无匹。
  万千人赞他完美,仰视着他,虔诚地拜倒在他的西装裤下,却无人知晓,他心底有一个黑洞。
  表面上的纸醉金迷与叛经离道,欢场上的潇洒浪子与风流倜傥,张扬与炸裂的喧嚣灯火下,恣意的笑容背后……
  那抹沉重灰暗的故事主线如一条撕裂的破旧衣衫,被密密的,凌乱的针线缝补过,针脚歪歪扭扭,丑到让人不忍卒睹。
  那是孟小群的心,那是孟小群的人生,那是孟小群和外在表现完全不同的真实自我。
  电影的基调十分沉重,所以张旗才要求服装要更有冲击性。
  一明一暗,明要明到极致,暗也要暗到极致。
  宁安将“明”这一面,尽量夸张到了极致,款式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