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

倒,陛下赶紧往前走了两排,换了一个人看。
  考生们都大气不敢出,端坐在书案前。已经答完题目的考生,也都又拿起了笔,装作认真思索的样子。
  两位阁老紧跟在陛下身后。
  杜阁老见陛下坚持与考生亲近,也没有再劝,而是摆出一副忠心护主的架势,面色严肃地盯着周围的考生,仿佛有人会突然暴起伤人似的。
  顾阁老则学着陛下的样子,也选了一名考生的卷子,用余光扫了几眼。
  皇帝走走停停,很快就走到了中间靠前的位置,看到了吴轩。
  吴轩已经答完了题目,毛笔放在笔架上,正在袖手沉思,突然感觉到了左后方传来的视线。
  陛下本来是被吴轩闲适从容的样子吸引过来的,但一看到桌上平铺的答卷,顿时被这一笔规整到极致的馆阁体惊住了。
  皇帝回过头,招手示意杜阁老和顾阁老过来,示意他们看吴轩的答卷。
  杜阁老道:“陛下,这不合规矩。考卷自有考官评判,我等不能提前观阅。况且,殿试还未结束,咱们在这里走动恐怕会影响考生答题。”
  皇帝现年二十六岁,身材清瘦面色苍白,看着像一个文弱的书生,一点儿都不威严。他道:“杜卿,你看这位考生的字,比你的字还要规整。”
  纵使杜阁老一直在劝说皇帝遵守殿试规矩,但听到这话,还是不由往吴轩书案上看了一眼。
  杜家以书法见长,祖上也出过不少书法大家,而他三岁习字,至今已有五十年余。这学子年纪轻轻,若说狂草写得比他多几丝韵味还有可能,但若说馆阁体写得比他规整,那一定——
  杜阁老看清了吴轩的字。
  顾阁老看到他一瞬间僵住的表情,也不由好奇起来,绕到了吴轩另一侧细看。
  吴轩一下子被三位大人物团团围住,真是受宠若惊。
  皇帝看了一会儿,突然“咦——”了一声,问道:“晒盐法?能减十倍之功?”
  “什么?”顾阁老也惊呼出声。盐场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被冯阁老管理盐场这些年,盐价一年比一年高,百姓都快吃不起了,现在虽稍稍回落一些,但离真武年间还差得远。
  皇帝直接拿起了吴轩的考卷,对他道:“跟朕来。”
  杜阁老这时候终于从巨大的打击中回过神来了,再次阻拦,“陛下,这不合规矩。您如此行事,会让天下学子质疑殿试不公!”
  顾阁老道:“杜大人这话就言重了,殿试本就由陛下主持,陛下亲自考教考生,何来不公之说?”
  杜阁老道:“顾朴,我辈臣子应对陛下尽规劝之责,你事事顺着陛下,恐有佞幸之嫌。”
  顾阁老笑道:“咱们做臣子的,本就应该事事以陛下为先。”
  听到这里,皇帝扯了扯嘴角,拿着吴轩的答卷朝龙椅上走了过去。
  他之所以拿走吴轩的卷子,除了确实对吴轩所写的晒盐法感兴趣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想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些稍稍出格的事情,以此来试探杜阁老的态度。
  虽然此次冯阁老事件,杜阁老倒向了他们。但皇帝并没有忘记,过去的十几年间,杜阁老是如何阻挠新政的施行,又是如何为守旧派势力争取利益的。
  陛下召他上前,吴轩自然不敢反抗,乖乖地跟着走了。
  考场中人高马大的侍卫得了陛下的示意,竟然还把吴轩的书案和座位整个搬了过来,放在御座的正下方。
  吴轩瞬间变成了坐在最前排的考生,而且离御座极近。就连第一排的顾瑾一行人,都被他甩出了不短的距离。
  皇帝把吴轩的答卷放在御案上,开始仔细观阅。
  吴轩在书案前站好,立得笔直。
  虽说座位都给他搬过来了,但在现在这种情形下,直接就座未免有些太不客气了。为了给陛下还有同科留一个好印象,他还是谨慎些为好。
  一盏茶的功夫过后,皇帝看完了吴轩的答卷,道:“你文中所说晒盐之法,可真能实行?”
  吴轩道:“虽还没在盐场真正实践过,但学生保证,此法的确可行。”
  皇帝道:“好,朕给你这个机会!”他看了一眼卷头的名字,“吴文轩是吧,你的名字朕记下了。”
  “咚——咚——咚——”代表殿试结束的钟声响起。
  早已准备就绪的殿前侍卫分立两侧,另有专人上前,收取考生的答卷。
  考生们按顺序退出大殿,不得四处张望,不得刻意逗留。
  等到顾瑾几人也开始往外走了,吴轩抬头看了看和顾阁老说话的皇帝,看来陛下应该没时间理会他了。
  吴轩后退几步,一直退到了和顾瑾一排,跟在后面出去了。
  一行人规规矩矩地在侍卫的带领下出了大殿,又走过长长的甬道。大家都低头走路不敢乱看,只有顾瑾悄悄靠近了吴轩,问道:“你和陛下说了什么?”
  吴轩轻声道:“顾兄,我后悔了。”
  “后悔什么?”
  “我那一盒子金首饰,白贿赂你们了。”看陛下的态度,他去盐场的差事应该稳了。


第89章
  殿试后第三天, 也就是三月十八日,进士放榜。
  进士榜用黄色绢布书写, 所以也称金榜。名字出现在这张榜上, 才叫金榜题名。
  金榜不由差役报喜, 而是所有贡士进宫,至奉天殿外, 肃立两排,等待宣读进士名次。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