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

竟然能得到他的特殊招待?”吴文韬又道。
  “我也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和他这么‘熟’了。”顾瑾对他和豆豆太好了,完全是对朋友的态度,而且还是那种世交好友。
  所以——
  吴轩摸了摸手上戴的指环,里面装着豆豆母亲留下的那块玉佩。
  所以,和顾家是世交,而且姓“袁”的人家,吴轩只能想到一位,那就是崇文一朝的内阁首辅——袁淳。
  那位历经三朝文武皆能,不靠爵位科举入仕,为国尽忠鞠躬尽瘁,最后为了保下年幼帝王而死的不明不白的袁阁老。
  ——
  宴席结束后,谭延送了豆豆出来。
  豆豆手里抱着好几个卷轴,都是顾瑾临摹的名家画作。
  吴轩难得大方地没有计较,帮豆豆拿着这些画,扶他上了马车。
  豆豆道:“前朝有几位宫廷画师,用色十分大胆明艳,很有风格。不过我还是最喜欢本朝袁阁老的画作,寥寥几笔意境深远。”
  他从吴轩手里拿过两个卷轴,自己抱在怀里,“怀瑜公子临摹的作品虽然比不上原作,但已经有几分意境在了。”
  吴轩也没有计较豆豆脱口而出的怀瑜公子这种称呼,抱着手里剩余的几幅画,不知在想些什么。
  反而是吴文韬几个被豆豆说的有了兴趣,纷纷表示要观赏顾瑾临摹的画作。
  豆豆答应等回到客栈就给他们看。
  ——
  一个月的时间,在学子们的文会宴请中飞快过去。
  景元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是顺天乡试放榜的日子。
  顺天乡试放榜,报喜的势头比起会试也不差什么了。虽然举人和进士完全不能比,但京城本地喜欢凑热闹的老百姓们,差不多把秋闱放榜当做明年春闱的一次演习了。
  而且顺天乡试的考生都是京城本地以及附近人士,有很多本地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大家对榜上名单都很感兴趣。
  很多品级不算太高的京官也乐意在秋闱榜下捉婿,一则举人不像进士那般金贵,他们也容易抢得到,二则这些举人都是附近人士,女儿嫁过去离家也不算远。
  这天一大早,吴轩一行人早早起床,去状元楼的一楼大厅,占了一张桌子。
  辰时初刻,正是平时吃早点的时辰,但今天的状元楼,早已经熙熙攘攘坐满了客人。
  因为状元楼的名字意头好,所以很多京城本地人都不写自家的地址,而写状元楼的地址。放榜这天也亲自到状元楼等着,期待能考中一个好名次。
  坐在吴轩他们隔壁桌的客人,显然就是这种情况。
  邴辰维十分紧张地抓住他儿子的手,“阿梁,你说为父能考中吗?”
  “爹,能不能考中看的是您的才学,和考官的评判。儿子哪知道您能不能考中?”被叫做阿梁的年轻男子一本正经道。
  “臭小子,就不能安慰安慰你爹!”中年男子非常不满意儿子的回答,“要是你娘,肯定说我能考中。”
  “娘亲只是嫌您太烦,随口敷衍罢了。”阿梁无奈道。
  “今年一定要考中,我准备了五大筐喜钱,不能白准备了。我一定能考中的。”邴辰维自己给自己鼓劲。
  吴轩好奇地往那边看了一眼,想看看准备五筐铜钱的土豪长什么模样。
  放榜报喜,一般都是给喜差包一个红包,再随手往街上撒几把铜钱。但直接拿大筐装铜钱的,还真没听说过。
  邴辰维察觉到吴轩的视线,对他拱了拱手,“兄台,您见笑了。”
  吴轩也朝他拱了拱手,“预祝兄台高中!”


第75章
  “承兄台吉言!”邴辰维十分高兴。
  终于有人能安慰安慰他, 并且说两句他爱听的了。邴辰维果断抛下了不会说话的儿子,凑过来和吴轩聊天。
  “我娘说过, 用大筐装铜钱吉利, 我装了五大筐铜钱, 这次肯定能中!”邴辰维信心满满道。
  “爹,三年前您也是这么说的。”亲儿子一句话就拆了他的台。
  “去去去, 我在跟这位兄台聊天呢!你个臭小子插什么话!”邴辰维道:“在下邴辰维,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吴文轩。”
  “文轩贤弟年少英才, 前途无量!”邴辰维赞道。
  “邴兄学识渊博积累深厚,定能一举得中。”吴轩礼节性夸赞回去。
  乡试一般录取一百余名举子, 报喜的差役从最后一名开始往前报。
  吴轩和邴辰维闲聊了几句, 就听到远处传来响亮的一声“报——”,一个身上绑着红绸的小差役跑进了状元楼里,“报——恭贺顺天府戴有为戴老爷, 高中乡试第一百二十四名!”
  “爹, 您中了!”
  “恭喜爹得偿所愿!”
  几名中年男子围着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者, 欣喜地道贺。
  老者满面红光,兴奋到话都说不出来了。大儿子忙帮他拍背顺气, 另一个儿子接过文书,递给报喜的差役两个沉甸甸的红包。差役又说了几句吉祥话,小跑着走了。
  邴辰维满脸羡慕地看着人家的孝顺儿子, 又看了看身边这个只会惹自己生气的不孝子,冷哼了一声。
  没一会儿,又一位差役跑来, “报——恭贺大平府班浩林班老爷,高中乡试第一百零九名!”
  二楼西边包间里传来一阵喧闹,夹杂着“中了,中了!”的喊声。差役连忙跑上二楼,又大声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