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说过好多次让他回家了,今日更是堵在兵部门口,他刚换下官袍就被拎走了。
周沧然只得让小厮去给哥舒信回个话儿,告诉他他今夜不回来了。
说起这事,周沧然就牙疼,他悔不该帮兄弟寻街,更悔不该那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突厥的那个叶护,完全就是蹭吃蹭喝还蹭住啊,周沧然每次看到自己府上增了一倍的花销,都不禁肉疼。
正想着呢,周浩然过来了。
他换下官服之后,着了一身月白色的长袍,腰间悬着一块莹然剔透的美玉,看起来完全就是书生模样。而周沧然却是不敢把他哥当做只会说大话的书生的,毕竟刑部尚书与之儒雅的外表不符的,就是雷厉风行,六亲不认的态度。
“哥——”周沧然见了他哥,像对着猫的老鼠,乖巧极了,笑得漏出一口白牙。
周浩然微微点头,一边径直往大厅走,一边道:“今日回来了就不要再走了,我已让人把你的房间整理好了。”
周沧然忙快步跟上他,急道:“哎,哥!我就住这一晚上。”
脚步顿了,周浩然转过身,面上带着温雅的笑意。
周沧然陡然停步,见到他这表情,知道大事不妙。
他讪讪道:“住个两三天也是可以的。”
周浩然漠然,“明日便把你府上的东西都搬回来,把那处宅子给卖了吧。”
周沧然急了,问:“为什么啊?那是我的府宅。”
可…这宅子当初是周浩然选的,地契都在他那儿呢。周沧然不禁泄气,知道他哥说了的话向来是收不回的。
周浩然不回,只是道:“你和哥舒叶护的事情我已知道了,趁早断了,可明白?”
周沧然一头雾水,忙解释:“嗳,我和他,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是更好。”
周沧然松了一口气:“那哥,能不能…不卖我的宅子了?”
周浩然道:“卖了的钱会给你的。”
“别啊!”
长空中划过一声哀嚎。
然而,任凭周沧然怎么长吁短叹,周浩然都不理了。
他弟弟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就算周沧然在这方面有些迟钝,自己也要防患于未然—周家的二公子,不是轻易能碰的了的。
………………
翌日,周沧然下朝回来,就见小厮们大箱小箱地往太尉府里搬东西。
周沧然长叹一声,想到自己以后和自家老爹大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命运,不禁心中愁云惨淡。于万千的悲绪中,唯一的慰藉就是——他终于可以摆脱那个蹭饭的家伙了!
也不知哥舒叶护知道自己被嫌弃的理由首当其冲竟是蹭饭,该作何感想。
而哥舒信自从知道周沧然被“胁迫”回家之后,却是淡定的收拾了东西,备了快马,准备回突厥了。
附离有些惊讶,问他怎么不留着了,前几天不还赖着不走么。哥舒信只是边收拾着东西,边有一搭没一搭道,都追了两个月了,连个手都没摸上,太丢人,他还是决定回突厥了。
既然是从小混到大的旧友,附离自然知道这是他犯懒,便不想再继续下去了——如果他想要一件东西,却要付出很长的时间和精力,那他宁可不要。这就是哥舒信的性子。
临别时,哥舒信望着附离,还闪着他碧绿的眸子,叹息,轻声道“问世间情为何物……”
附离忍不了他说话时造作的神态,把包袱一扔,也不目送他了。
“何时回来?”哥舒信回眸,问。
“他接受我的时候。”
脚步一顿,附离缓缓道。
“你这是不怕我们兄弟俩图谋造反?”哥舒信对他这种迷之自信很不理解了,虽然他确实不会造反。
“你懒。”
言简意赅,哥舒信哑口无声。
长安城目送远来的客人离去,又重笼罩在一片夕阳的余晖下。
人事无常,时间匆匆而过,不知留下些什么。
暮春初夏的时节,天边正下着绵绵的细雨,灰暗的云遮住了光,衬着廊上被雨点打下的残花,格外黯淡。
赵绪撑了一把玉骨伞,缓步走过各宫,往两仪殿而去。大明宫的一切都是雾蒙蒙的,他的心里也是雾蒙蒙的,没有着落。
他刚从兴庆宫出来——他的皇祖母向来不问世事,今日却忽然召了他进宫,而谈的无非是些家常闲话。
赵绪自幼没有体会过有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是什么感觉,他已把师傅和江云涯作了他的亲人。十五岁那年到了长安,触目都是陌生的事物,只有他这个白发苍苍却格外慈祥的皇祖母,给了些许慰藉。
赵绪不知她什么意思,为何在自己临走时,让自己不要再执着下去了。也许…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然知道了真相吧?
心如枯木。若换做平时,赵绪都会听她的,只是到了如今地步,他也身不由己。
两仪殿前的鸽子在雨中纷乱地飞着,落了一两片白羽在玉阶前。殿前守着的太监见了他忙接过伞迎了进去。
殿内烧着暖炭,烟如丝如缕袅袅上升着,模糊了榻上人的样子。
“绪儿—”
那人正是皇帝,他的鬓角已经有些花白了,但面庞却是红润而有光泽的。
赵绪向前行礼:“儿臣来迟了,请父皇恕罪。”
“不碍事,你皇祖母叫你去了是么?人老了就是想找小孩儿谈谈话,朕也是啊。”
“父皇正当壮年,哪里就老了……”
周沧然只得让小厮去给哥舒信回个话儿,告诉他他今夜不回来了。
说起这事,周沧然就牙疼,他悔不该帮兄弟寻街,更悔不该那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突厥的那个叶护,完全就是蹭吃蹭喝还蹭住啊,周沧然每次看到自己府上增了一倍的花销,都不禁肉疼。
正想着呢,周浩然过来了。
他换下官服之后,着了一身月白色的长袍,腰间悬着一块莹然剔透的美玉,看起来完全就是书生模样。而周沧然却是不敢把他哥当做只会说大话的书生的,毕竟刑部尚书与之儒雅的外表不符的,就是雷厉风行,六亲不认的态度。
“哥——”周沧然见了他哥,像对着猫的老鼠,乖巧极了,笑得漏出一口白牙。
周浩然微微点头,一边径直往大厅走,一边道:“今日回来了就不要再走了,我已让人把你的房间整理好了。”
周沧然忙快步跟上他,急道:“哎,哥!我就住这一晚上。”
脚步顿了,周浩然转过身,面上带着温雅的笑意。
周沧然陡然停步,见到他这表情,知道大事不妙。
他讪讪道:“住个两三天也是可以的。”
周浩然漠然,“明日便把你府上的东西都搬回来,把那处宅子给卖了吧。”
周沧然急了,问:“为什么啊?那是我的府宅。”
可…这宅子当初是周浩然选的,地契都在他那儿呢。周沧然不禁泄气,知道他哥说了的话向来是收不回的。
周浩然不回,只是道:“你和哥舒叶护的事情我已知道了,趁早断了,可明白?”
周沧然一头雾水,忙解释:“嗳,我和他,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是更好。”
周沧然松了一口气:“那哥,能不能…不卖我的宅子了?”
周浩然道:“卖了的钱会给你的。”
“别啊!”
长空中划过一声哀嚎。
然而,任凭周沧然怎么长吁短叹,周浩然都不理了。
他弟弟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就算周沧然在这方面有些迟钝,自己也要防患于未然—周家的二公子,不是轻易能碰的了的。
………………
翌日,周沧然下朝回来,就见小厮们大箱小箱地往太尉府里搬东西。
周沧然长叹一声,想到自己以后和自家老爹大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命运,不禁心中愁云惨淡。于万千的悲绪中,唯一的慰藉就是——他终于可以摆脱那个蹭饭的家伙了!
也不知哥舒叶护知道自己被嫌弃的理由首当其冲竟是蹭饭,该作何感想。
而哥舒信自从知道周沧然被“胁迫”回家之后,却是淡定的收拾了东西,备了快马,准备回突厥了。
附离有些惊讶,问他怎么不留着了,前几天不还赖着不走么。哥舒信只是边收拾着东西,边有一搭没一搭道,都追了两个月了,连个手都没摸上,太丢人,他还是决定回突厥了。
既然是从小混到大的旧友,附离自然知道这是他犯懒,便不想再继续下去了——如果他想要一件东西,却要付出很长的时间和精力,那他宁可不要。这就是哥舒信的性子。
临别时,哥舒信望着附离,还闪着他碧绿的眸子,叹息,轻声道“问世间情为何物……”
附离忍不了他说话时造作的神态,把包袱一扔,也不目送他了。
“何时回来?”哥舒信回眸,问。
“他接受我的时候。”
脚步一顿,附离缓缓道。
“你这是不怕我们兄弟俩图谋造反?”哥舒信对他这种迷之自信很不理解了,虽然他确实不会造反。
“你懒。”
言简意赅,哥舒信哑口无声。
长安城目送远来的客人离去,又重笼罩在一片夕阳的余晖下。
人事无常,时间匆匆而过,不知留下些什么。
暮春初夏的时节,天边正下着绵绵的细雨,灰暗的云遮住了光,衬着廊上被雨点打下的残花,格外黯淡。
赵绪撑了一把玉骨伞,缓步走过各宫,往两仪殿而去。大明宫的一切都是雾蒙蒙的,他的心里也是雾蒙蒙的,没有着落。
他刚从兴庆宫出来——他的皇祖母向来不问世事,今日却忽然召了他进宫,而谈的无非是些家常闲话。
赵绪自幼没有体会过有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是什么感觉,他已把师傅和江云涯作了他的亲人。十五岁那年到了长安,触目都是陌生的事物,只有他这个白发苍苍却格外慈祥的皇祖母,给了些许慰藉。
赵绪不知她什么意思,为何在自己临走时,让自己不要再执着下去了。也许…她还不知道自己已然知道了真相吧?
心如枯木。若换做平时,赵绪都会听她的,只是到了如今地步,他也身不由己。
两仪殿前的鸽子在雨中纷乱地飞着,落了一两片白羽在玉阶前。殿前守着的太监见了他忙接过伞迎了进去。
殿内烧着暖炭,烟如丝如缕袅袅上升着,模糊了榻上人的样子。
“绪儿—”
那人正是皇帝,他的鬓角已经有些花白了,但面庞却是红润而有光泽的。
赵绪向前行礼:“儿臣来迟了,请父皇恕罪。”
“不碍事,你皇祖母叫你去了是么?人老了就是想找小孩儿谈谈话,朕也是啊。”
“父皇正当壮年,哪里就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