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51

不考虑这种风险。
  而且无论上官贤降不降,朱瑙接下来都一定会对河南下手。河南留下的守军就算不是上官贤的旧部也与上官贤关系密切。他们得知主将被降,难道就不会怯战、不会因畏惧而投降吗?!
  陶北一向为人谨慎,这么大的事,他不敢赌。他必须赶紧派人接手上官贤留下的摊子,甚至铲除那些对上官贤过于忠心的势力,以免兵败如山倒,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可是……
  陶北的心里一阵绞痛。
  一瞬间他有种冲动,立刻集结百万大军,倾举国之力前往讨伐朱瑙,营救上官贤!但这也只是一股冲动罢了,他不可能真的这样做。
  他很明白,上官贤不会再回来了。这名对他忠心耿耿的大将,或许会因不愿屈从敌军而自尽或被害,又或许……最终会变节……总之,那个人已经不能站在他的身旁,陪他问鼎天下了。
  陶北闭上眼睛,将一切情绪藏在薄薄的眼帘后。
  片刻后,他低声道:“我今日身体不适,有何事改日再议。”
  黄侍中与陈都尉二人又情不自禁地对视了一眼。陶北虽然没有表态,但他们明白,陶北已经被他们说动了。又或者,这原本便是陶北自己的意思,只是他二人过于急切,没有选对来的时机罢了。
  于是二人连忙行了一礼,匆匆告退了。
  待他二人离去后,陶北才又睁开眼睛,眼底已是一片微红。他长长喟叹一声,强迫自己不再想上官贤的任何事,默默思考起该如何瓜分上官贤空出的权柄,以使自己手下的几方势力能重新达到平衡……


第269章 郑州军哗变
  夜晚,谢无疾回到屋内。屋内火烛还亮着,可他推门进去的时候,却发现朱瑙趴在桌上睡着了。
  他站在门口微微一愣,放轻脚步走上前,弯腰将右手搭在朱瑙背上,另一只手正欲向下抄,想将朱瑙抱回床上,他臂弯里的人却忽然动了。
  朱瑙抬起头,困倦地望了会儿外面已经暗了的天色,哑声问道:“眼下什么时辰了?”
  谢无疾仍保持姿势伏在他身旁,在他耳边低声道:“快到酉时三刻了。”
  朱瑙侧过脸。谢无疾与他靠得很近,他的嘴唇也不知有意无意从谢无疾的脸颊上擦过。他砸吧了一下嘴,往后退了一些,打量谢无疾。
  “谢将军。”
  “嗯?”
  “虽说看久了也习惯了,可有时还是会忽然觉得……”
  “……”
  “你生得可真好看。”
  “…………”
  昏暗的烛光里,谢无疾的目光随着火烛一起闪动,隐约透出几分无奈来。
  朱瑙低笑,侧身让出半张椅子,拉谢无疾在那半张上坐下:“这么晚才回来……进展如何?”
  占据了河中后,朱瑙理所当然地把整编河中军的任务交给了谢无疾。这几日谢无疾都在忙此事。
  谢无疾摇了摇头,道:“一盘散沙,不堪一击。”言简意赅的八个字,可见他对河中军有多不满意。
  朱瑙不觉得意外。
  河中府不是个富裕之地,占地也不广,仅辖三十余县。赵芜养不起不事农耕的大军,所以河中军除了作战之外,还需要承担耕种、修筑工事等诸多劳役。这样一来,河中军根本没有太多训练的时间,羸弱不堪也是理所当然了。也因此,蒲州城被上官贤一击即破。
  而河中军如此羸弱,赵芜还能屹立至今,只是因为河中府地处汉中与河南的交界处,他两边讨好,两边游走,在朱瑙和陶北没有做好互相攻伐的准备时,谁也不敢轻易动他罢了。
  朱瑙开口道:“既如此,不如从军中挑选一批精干之士,余下的大军就遣散了吧。”
  谢无疾微微一怔:“遣散?”
  朱瑙颔首。他方才看到睡着的公文正是从蒲州官府里缴来的田籍户册。这河中府在战乱之前本有三万余户人,可在去年赵芜重新普查整理了户册,发现如今整个河中府只有不足一万户的百姓了。多年战乱,已致使人口锐减。
  在这种情况下,河中军却有一万五千人。也就是说,河中几乎每一户百姓都出了一名甚至多名男丁从军!这绝对到达了劳民伤财的地步。
  谢无疾听罢想了想,道:“也好。那我就从军中遴选两千人,再另外调拨五千人来驻守河中。”
  朱瑙道:“如此甚好。”
  这河中军是赵芜一手养起来的,想要整编本来也难下手,索性以与民休息的理由把军队遣散回去,还省去了许多麻烦。只是河中毕竟与河南接壤,此地需要大军驻守。所以需要另外调五千人来。这五千精锐比赵芜养的一万五千乌合之众更善战,并不会削弱河中的防御,而且把两千人整编进去,自然而然就把赵芜的影响力消弭了,以后大军只会听朱瑙与谢无疾的命令行事。
  谢无疾道:“那我明日便去选人,会尽快办好的。”
  马上就要到农忙时节了,他得尽快从蜀军中挑五千人出来,也把河中军的两千精锐选出来,余下的人早日放回去,这样就不耽误了农耕。
  谢无疾又问道:“河南那里有消息了么?”他问的是朱瑙派去河南说降的各路使者。
  朱瑙支着下巴盯着他不断瞧,目光柔和:“不太顺利,听说吃了不少闭门羹。”
  谢无疾:“……”
  他听朱瑙的语气不急不忙的,不免有些疑惑。
  陶北应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