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21

间昏暗,士卒们一时难辨敌我,才误报叛乱。”
  “什么??”陶北愈发震惊。
  原来夜晚闹起来后,不明所以的士卒们看见杀人者都和自己一样打扮,就误以为是军营里发生了叛乱。
  直到其他营来援助,终于发现所有“叛乱者”臂上都绑着白布条。他们找到了辨别“叛乱者”的方法后,开始镇压叛乱,又发现这些人听口音看相貌根本不是中原兵,竟是从外面混进来的。
  至于这些人从哪儿弄来的兵服?无疑便是那两支失踪后没能回来的巡逻兵了。
  陶北急道:“抓到活口没有?审过了没?是什么人?”
  那军官脸色愈发难看:“是一群死士。当我们发现如何辨认他们身份后,他们便开始撤退。原本抓住的几个也全都自尽了。”
  “……”陶北勃然大怒,“废物!”
  要是能抓到活口,他就能审问这些人的身份和计划。没有活口,这种事就很难查了。
  陶北稳了稳心神,又问道:“我军士卒死伤多少?”
  那军官战战兢兢道:“尚未完成清点……”他嘴皮嚅动了一下,把后半句“恐怕至少几百”给咽了下去。
  半夜里黑灯瞎,一群叛卒冲进营帐见人就砍,很多士卒还在睡梦中就成了刀下亡魂;等将士们纷纷惊醒,由于分辨不出敌我,又经历了一段只挨打不还手的时间;等好容易找到分辨的方法,时间都已经过去半个多时辰了,死伤怎能不惨重呢?
  说到底,会发生这样的事,还是因为大军急着赶路,以为周遭不会有多少敌军,因此有些掉以轻心了。
  陶北面色如霜,恶狠狠道:“查!给我好好查!想尽一切办法查!务必要知道此事是什么人干的!”


第255章 谢无疾究竟在不在?
  陶北下令彻查是何人夜半潜入军营偷袭,没想到还没查出结果,第二天,就又出事了。
  翌日,中原军正继续前行,大军的尾巴忽然乱了起来。士卒们奔走呼号:“叛变了,有人叛变了!”
  动静传到前面,整支军队都陷入了慌乱和惶恐,阵型都开始乱了。
  陶北立刻下令稳住大军,又派遣手下将领前去后方镇压。折腾了好一阵子,总算把“叛乱”给镇压下去了。
  等军官回来一汇报,陶北才知道,事情居然又跟昨晚的情况相似:当他们路过一片林子的时候,林中忽然冲出一群穿着和他们相同兵服的士卒,混入军中后见人就砍!中原兵们猝不及防,又被杀得阵脚大乱。
  极为狡猾的是,中原兵们已经知道了昨夜混入的敌人是在胳膊上绑白布条的,可今日来的这些人却是在领口系了绿巾,用以相互辨认。中原兵们却不知道,又在慌乱中花了好一阵子才发现该如何辨别敌人。自然,在这敌我不明的时间里死伤惨重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同样的亏吃了两次,陶北简直勃然大怒!
  出了这样的事,再一味继续行军肯定会使大军猜疑心越来越重。不得已,陶北只得下令大军到附近驻扎下,暂停行军,自己则召集手下商议对策。
  “有没有查出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派来的!”陶北气急败坏地责问负责调查的军官。
  军官哭丧着脸,仍然答不上来。和昨晚一样,那些死士撤退得很快,没退走的便自尽了。他们没有抓到活口,此事也就无从审起。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人必定是蜀军派来的。只是究竟是蜀军的哪一支部队,差别可就大了。
  ——如果是云阳附近的守军,说明云阳的部队已经发现他们的行踪了,正在用这种方法阻挠他们前进;如果是从荆州追过来的部队,那追过来了多少人呢?眼下潜伏在什么地方?荆州是否因此空虚?如果是朱瑙从汉中或者成都调过来的大军……那情形可就严重得多了,对方究竟有多少兵力?对他们的情况掌握了多少?会否在何处设伏等待他们?
  很多人也已经想到了这些可能,有人慌道:“大将军,看来我们的行军计划已经被蜀人知晓了。蜀人必然有所防范,我们再想奇袭云阳,只恐不易啊!”
  这些天来陶北命令大军拼命赶路,除了最必要的粮草外几乎把能舍弃的辎重全舍弃了,就是为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可现在,敌人已经发现他们的行踪了,那奇袭的效果自然不会如他们的理想了。
  又有人惶恐道:“大将军,莫非蜀人已派援兵赶到了?”
  陶北立刻否认道:“这不可能!绝不可能是从成都或汉中来的援军!消息传回汉中要多久?汉中派兵过来又要多久?绝无这个可能!”
  他之所以这么确定,还是因为一句话:他的行动是如此的突然和迅速,蜀人情报传递的再快,也不可能快到这种程度。
  手下问道:“大将军,我们还要去攻打云阳吗?”
  陶北斩钉截铁道:“当然!而且,动作要快!依我看,敌军这般装神弄鬼,是想把我们吓退。这不正说明他们没有多少兵力,不敢跟我们正面迎战吗?要不然,他们既然已经得知我们的动向,大可在道路上伏击我们,何须用如此龌龊手段!”
  不得不说,陶北毕竟久经沙场,经验丰厚,很懂得兵法战术。倘若换成一个普通将领,此刻发现自己的行动已被敌军掌控,只怕就会下令撤军了。否则中了敌军的埋伏,后果将会不堪设想。但陶北却从敌人的行动中看出了敌人的意图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