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熠王和他的国师从东边打过来啦,那个熠王就在飞扬的尘土间策马奔驰,墨发洒在金甲上,他年轻俊美的容颜仿佛放着光。他的身侧是一个差不多年纪的白衣文士,与他并辔而行,如玉的面容带着沉静的微笑,侧耳听着身边人放纵肆意的说笑。
他们两个一马当先,笑语间飞一样打马跃过清晨的乡间小道,偶一对视间眼眸中倒映出彼此炽热专注的目光。
他们目不斜视地路过了蜷缩着跪倒在地上的黑衣火神;他仿佛突然失去了一切支撑身体的力量,钢筋铁骨瓦崩玉碎,在围观群众茫然的目光中旁若无人地佝偻在地上嚎啕大哭:“神厄,他们好年轻……好年轻……我从来没见过他们这么年轻的样子……”
周遭的农民听不清他嚎什么,误把他当作了大晋遗老,纷纷好心地围上前劝慰道:“后生仔莫慌,熠王带的兵规矩着呢,从来不干那骚扰老百姓的事。”
“熠王是个光明磊落的大王,看到没,从来不苟,带头冲锋,而且要穿最惹眼的金甲,回回能把自以为能耐来撄战的敌将挑于马下。”
“上头皇帝换来换去干咱老百姓屁事。再说了国师说过头三年不收人头税,比老皇帝可好太多了。”
“听说那个国师还会呼风唤雨呢,这不算准了这两天大旱,拿沙袋堵死了那帮狗死孩子溜号用的水路,嘿嘿,叫他们收军粮。熠王和国师来了,咱这定会风调雨顺,后生仔莫要忧心嗷。”
神厄:“……”
她估计着棠樾一时半刻是平静不下来了,于是道:“虽说天界有不准干涉凡人命运的天规,不过天帝和你比较熟,天规可以随便犯。你若是想要去见他们便去吧。”
*
这是一支得胜之兵。
封州是大晋倒数第二的险要之地,占下封州城,一路溃逃的大晋残兵带着他们昏聩的老皇帝和懦弱无能的皇子缩进了最后的要塞汀洲。然而大厦将倾,狂澜难挽,这只不过是晋最后的苟延残喘罢了。
他们离最后的胜利只有一步之遥。
熠王一身是血地进了城(当然不是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爬上了城墙,就地一坐,而后豪情万丈地冲城墙上正井井有序交接驻守事宜的亲兵吼道:“龙骧营听令,给我把行宫里所有的华服都给我搬过来!”
立刻有两个亲兵习以为常地上前来给他卸掉沉重的盔甲,熠王张开双臂让他们把他晃眼招风的金甲取下来,然后跳上了墙头,闲闲躺了下去:“国师呢?”
“在城下检查布防,顺势研究城中风水布局,说要给新城区做规划。”
熠王翘着的小腿一晃一晃:“搞规划何时也不晚。正好我今日趁兴,觉得要有好事发生,待会儿衣服搬来了快叫他上来掌眼,看看哪一套最合身。”
卫兵长道:“是,这便请夫人上来为王上更衣。”
一众激战了一日的士兵放肆地哄笑起来。熠王大怒,立刻坐起来训斥道:“放肆!国师是什么人物,什么身份地位,哪能屈尊去做这等随从的事?”
众人:“……”
熠王脑上突然电灯泡一亮,察觉到了不对,立刻改口道:“放肆!休要胡言,我昔日是如何下令的?本王的天下也有国师的一半,尔等须得敬国师如敬本王,见国师如见本王。本王方才是走神,没听清楚尔等在喧闹什么,没有说国师等于夫人的意思。以后切不可拿这些什么妻妻妾妾之事开玩笑!”
事实上这玩笑并无不敬之意,凡是大剡士卒都知道,熠王的国师也是军中首席军师,二人如鱼同水,如胶似漆。同进同出,经常同吃,偶尔同住。
国师与王上少年相识,因一同斩杀了一条恶龙结缘,高谈阔论一番后一拍即合,揭竿而起,建立了剡朝,并以传说中的强大混血神兽飞龙为图腾,刻于王旗之上。
熠王所言并不虚,所谓天下也有国师的一半更非是说出来笼络人心。他们二人若少了任何一个,大剡都无法打胜这许多硬仗,更无法发展壮大到今日。熠王自是武艺精通且善用兵,攻敌克营战无不胜。而文士一般的国师上可观星象断晦朔吉凶,下可谈笑间说反敌方大将,立功无数,无人不敬服。之所以“夫人王后”的玩笑屡禁不止,完全是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熠王每回只是脸上佯怒,心里实则很受用。
国师偶尔听到了,也不以为忤,只莞尔一笑(往往伴有看向熠王的令人牙酸的一眼),第二天就安排多嘴多舌之人连值一个月夜班在王帐门口站岗,俗称侍寝。
得此殊荣的士卒俱痛哭流涕,称此为来自王后の赏识。
此刻熠王正在城墙上快乐地开箱试穿,忽听得身旁士卒惊恐道:“王……王上……那是什么?”
熠王一回头,看见了一个金色的长长的长翅膀的东西。
他站在墙头愣了片刻,忽然把衣服一扔,转头狂奔,趴在了内侧城墙边上朝正在画图的国师吼道:“国师!别看风水了,出来看飞龙!”
那东西在视野中越来越近,腾云驾雾而来,龙首比马车还宽,两翼扇动间在城墙上掀起一阵飞沙走石的飓风。
这些士卒这辈子最多也不见过些山魈野妖,哪里见过这等骇人听闻的巨兽,一时间阵脚大乱。几个卫兵长一边大喊着“保护王上”,一边剑指那条龙,将熠王护在中间连连后退。
熠王喝道:“众军莫要惊慌,待本王上前与它……”
他们两个一马当先,笑语间飞一样打马跃过清晨的乡间小道,偶一对视间眼眸中倒映出彼此炽热专注的目光。
他们目不斜视地路过了蜷缩着跪倒在地上的黑衣火神;他仿佛突然失去了一切支撑身体的力量,钢筋铁骨瓦崩玉碎,在围观群众茫然的目光中旁若无人地佝偻在地上嚎啕大哭:“神厄,他们好年轻……好年轻……我从来没见过他们这么年轻的样子……”
周遭的农民听不清他嚎什么,误把他当作了大晋遗老,纷纷好心地围上前劝慰道:“后生仔莫慌,熠王带的兵规矩着呢,从来不干那骚扰老百姓的事。”
“熠王是个光明磊落的大王,看到没,从来不苟,带头冲锋,而且要穿最惹眼的金甲,回回能把自以为能耐来撄战的敌将挑于马下。”
“上头皇帝换来换去干咱老百姓屁事。再说了国师说过头三年不收人头税,比老皇帝可好太多了。”
“听说那个国师还会呼风唤雨呢,这不算准了这两天大旱,拿沙袋堵死了那帮狗死孩子溜号用的水路,嘿嘿,叫他们收军粮。熠王和国师来了,咱这定会风调雨顺,后生仔莫要忧心嗷。”
神厄:“……”
她估计着棠樾一时半刻是平静不下来了,于是道:“虽说天界有不准干涉凡人命运的天规,不过天帝和你比较熟,天规可以随便犯。你若是想要去见他们便去吧。”
*
这是一支得胜之兵。
封州是大晋倒数第二的险要之地,占下封州城,一路溃逃的大晋残兵带着他们昏聩的老皇帝和懦弱无能的皇子缩进了最后的要塞汀洲。然而大厦将倾,狂澜难挽,这只不过是晋最后的苟延残喘罢了。
他们离最后的胜利只有一步之遥。
熠王一身是血地进了城(当然不是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爬上了城墙,就地一坐,而后豪情万丈地冲城墙上正井井有序交接驻守事宜的亲兵吼道:“龙骧营听令,给我把行宫里所有的华服都给我搬过来!”
立刻有两个亲兵习以为常地上前来给他卸掉沉重的盔甲,熠王张开双臂让他们把他晃眼招风的金甲取下来,然后跳上了墙头,闲闲躺了下去:“国师呢?”
“在城下检查布防,顺势研究城中风水布局,说要给新城区做规划。”
熠王翘着的小腿一晃一晃:“搞规划何时也不晚。正好我今日趁兴,觉得要有好事发生,待会儿衣服搬来了快叫他上来掌眼,看看哪一套最合身。”
卫兵长道:“是,这便请夫人上来为王上更衣。”
一众激战了一日的士兵放肆地哄笑起来。熠王大怒,立刻坐起来训斥道:“放肆!国师是什么人物,什么身份地位,哪能屈尊去做这等随从的事?”
众人:“……”
熠王脑上突然电灯泡一亮,察觉到了不对,立刻改口道:“放肆!休要胡言,我昔日是如何下令的?本王的天下也有国师的一半,尔等须得敬国师如敬本王,见国师如见本王。本王方才是走神,没听清楚尔等在喧闹什么,没有说国师等于夫人的意思。以后切不可拿这些什么妻妻妾妾之事开玩笑!”
事实上这玩笑并无不敬之意,凡是大剡士卒都知道,熠王的国师也是军中首席军师,二人如鱼同水,如胶似漆。同进同出,经常同吃,偶尔同住。
国师与王上少年相识,因一同斩杀了一条恶龙结缘,高谈阔论一番后一拍即合,揭竿而起,建立了剡朝,并以传说中的强大混血神兽飞龙为图腾,刻于王旗之上。
熠王所言并不虚,所谓天下也有国师的一半更非是说出来笼络人心。他们二人若少了任何一个,大剡都无法打胜这许多硬仗,更无法发展壮大到今日。熠王自是武艺精通且善用兵,攻敌克营战无不胜。而文士一般的国师上可观星象断晦朔吉凶,下可谈笑间说反敌方大将,立功无数,无人不敬服。之所以“夫人王后”的玩笑屡禁不止,完全是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熠王每回只是脸上佯怒,心里实则很受用。
国师偶尔听到了,也不以为忤,只莞尔一笑(往往伴有看向熠王的令人牙酸的一眼),第二天就安排多嘴多舌之人连值一个月夜班在王帐门口站岗,俗称侍寝。
得此殊荣的士卒俱痛哭流涕,称此为来自王后の赏识。
此刻熠王正在城墙上快乐地开箱试穿,忽听得身旁士卒惊恐道:“王……王上……那是什么?”
熠王一回头,看见了一个金色的长长的长翅膀的东西。
他站在墙头愣了片刻,忽然把衣服一扔,转头狂奔,趴在了内侧城墙边上朝正在画图的国师吼道:“国师!别看风水了,出来看飞龙!”
那东西在视野中越来越近,腾云驾雾而来,龙首比马车还宽,两翼扇动间在城墙上掀起一阵飞沙走石的飓风。
这些士卒这辈子最多也不见过些山魈野妖,哪里见过这等骇人听闻的巨兽,一时间阵脚大乱。几个卫兵长一边大喊着“保护王上”,一边剑指那条龙,将熠王护在中间连连后退。
熠王喝道:“众军莫要惊慌,待本王上前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