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

振宁买的两间屋子里面都还有人,是他加了钱,他们才肯卖房子的,价格虽然比均价要每平米高了十块钱,但是也还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
  一间房子,就是一户人家安身立命的命根子,如果不是遇到了大事,是没有人舍得卖的,想要等有人卖房子,那得看运气,时尉现在就准备要,那自然是等不了的。
  两间屋子都要装修,尤其是东边的屋子要精装再精装,没人看着是不行的。时尉就准备借着没课的空闲时间去看看看看,过年他是可能要回家的,那个时候,两间屋子要全部装修好。
  来年过来的时候,时尉就要招人开业了。
  八四年的私人装修队并不好找,这时候市面上都没什么商品房,哪里这么大的需求?时尉的要求还高,所以最后还是只能多出点钱找了大工程队让他们接私活。
  “菜谱和厨师呢?你打算怎么办?”路远之给了时尉一个难题。
  麻辣烫、炸串和烤串的配料时尉不担心,他上辈子在厨房给人切了好几年的菜,这些小吃的材料是什么他心里门清,大致的配比他记不清了,但是自己私下多试两次就可以了,麻烦的是西点屋那。
  西点屋这个点子,他可不是真的心血来潮这么实验一下的,这个念头开西点屋很麻烦,别的不说,烤箱、奶油、奶酪这类就很难弄。
  但是时尉还想开这个店,为什么呢?
  主要开始他想做连锁。
  西点屋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麻烦,但西点这种东西,做熟了就简单了。多试验几次,将每一样的糖、水、奶、面粉、温度……都严格固定下来,只需要几个带头研发新口味的人才,其他就只要照着规章来就可以了。
  类似于啃得基那样的快餐模式。全球一个味儿,但又不是绝对死板的,只要在某些地区根据当地的口味添减一点就好了。
  时尉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
  炒股吗?炒房吗?期货吗?
  他是学经济的,即便在生命的晚期,他对这些也都很熟悉,经典案例也看过不少,即便没有经验,但是照本宣科地来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但是然后呢?
  时尉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然后他决定,要继续干实业。
  金融、科技、投资这个概念风头正盛的时候,实业一度是被所有人瞧不起的。
  利润低、资金周转压力大、压货猛等等等等,贬低实业好像变成了一个正确。但是所有人都忘记了,实业才是一切的基础。
  实业能给大众提供的岗位是其他所有行业都所不能比拟的。生活的需要不提,如果连岗位都提供不了,那么经济就是一滩死水,什么也盘活不了。
  思来想去,时尉最后决定还是要干实业。
  实业比股票更需要资金,而且是大量的资金。巧合的是,时尉现在就有资金。
  有资金,有能力,干什么不行?
  七十多万的资金,时尉给做了计划,第一个十万是要留下来绝对不能动的,如果失败了,这就是东山再起的资本。
  第二个十万是要留下做时纺的医药费的,这个也不能动。
  零头作为生活的开销,至于剩下的五十六万,则全部是事业的本金。
  买房,花去了六万,但这不怕,这是纯赚的,再过四十年,六万变六千万,只赚不亏。
  “远之,菜谱就只能麻烦你了,采购的时候,帮我多买几本国外的甜品菜谱,价格什么的不看,只要看菜谱的图片好不好看。”因为很多东西类似于厨房用电子秤、烧杯量筒、电子温度计、烤箱这类国内比较难买到或是精确度比较低的设备,时尉都是摆脱路远之帮忙采购的。
  华国这时候和外国的交往还比较繁琐,进口的东西少而且极贵,想出国也超级麻烦,所以时尉只能指望路远之这个有渠道的人了。
  如果没有路远之,时尉会选择自己去找一个稍差一些的购买渠道,多找一些可替代的东西,但既然可以选择,那为何不选择最好最省力的那个呢?


第91章
  路远之也不是自己亲自去办,他人在国内,但国外有很多东西需要打理,所以他在外面是专门有一个团队的。国内的人想买国外的东西麻烦,但是国外的人把东西买好寄过来却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
  “要求再多也能给你满足了,不过……”路远之促狭地笑了笑,然后将一整个包塞给了时尉。
  “这是什么?”时尉有些疑惑。
  “打开看看就知道了。”路远之笑得有那么一点不怀好意。
  时尉拉开拉链,抽出了一大堆的文件。
  全部都是英文的。
  时尉有些傻眼。
  时尉抬头看向路远之。
  “我们是朋友又是合作伙伴对吧,那就帮我一起把这个给解决了吧,我脑袋都要看得炸掉了。”路远之有些苦恼。外国人的职业精神还是可以的,但是路远之真的太烦他们那套鸡毛蒜皮都要报告的“职业精神”了。
  路远之知道他们是故意的,梅国人嘛,国民自豪感爆棚,对又穷又脏又矮又笨的华国人看不太上,对于时尉这个黄种人老板心里是鄙视大于尊重的,不过碍于时尉的钞能力不得不低头,但是一些小绊子却是少不了。
  开掉开掉全部开掉!时尉心里十分的恼怒,但理智又让他不得不冷静下来。这些人的能力确实是不错的,而且他现在人不在国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