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一边是此生不换无法割舍的爱情。
  真是两难。
  仿佛是个解不开的死局。
  朴家直系除了自己,还有谁呢?朴嘉言凝神思索。
  他脑袋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什么,但又没能抓住。
  他隐隐觉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京城。
  朴家又一次处于风口浪尖,尽管朴少卿破获大案,但其父吏部侍郎难逃失察之罪,勉强功过相抵。朴侍郎也知道怪不得自家儿子,更何况那些犯官不看朴家颜面,直接决定伏击刺杀朴嘉言的时候,就表示与朴家为敌,他就把他们当作死人了。
  在朝上当木头桩子,看别人想捞人的捞人,想撇清关系的撇清关系,想落井下石的落井下石,朴侍郎除了一开始给圣人上了请罪折子,任骂任罚,全程不发一言,仿佛一切都与朴家无关。
  熟悉他家的世家纷纷骂这俩父子狡猾奸诈,居然早早地抱了皇帝的大腿,趋炎附势,辱没先祖!朴嘉言这小狼崽子简在帝心啊,之前就连升几级,这回还受了密旨办差,这还是那个怼天怼地的纨绔吗?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赵三郎也是无奈,他真的只是单纯地派人考察而已啊,没想过要暗查官员,可惜说出去谁也不信。
  但他乐见世家分化,不露声色地收了这份大礼,给姚晨和朴嘉言二人记了一功。
  据《礼记月令》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时令白露之后是秋分,意思是秋天到了,适合砍头的日子来了。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后问斩。
  这群犯官也是赶得巧,从案发到判决,在各方的关注下效率奇高地于秋天完成了,圣人不欲拖到明年浪费监牢名额,趁热打铁,就这一轮吧,将主犯斩了,从犯发配流放,没收家产。
  京城百姓最不乏娱乐精神,把法场当庙会了,津津乐道了三天。
  三天一过,闲人们又开始找别的乐子。
  “甜水巷有歌姬出了貂蝉妆,听说美艳动人,郎君们趋之若鹜。”
  “唉,也不知董太师与吕奉先相争最后如何,王司徒的计策成功了吗?”
  “你们说等朴少卿回来了,三国演义话本能不能更啊?”


第27章 农家子不想科举26
  墨韵书坊的金童玉女壁画已经成为新京城十景之一,是客旅游人必去的打卡胜地,其它还有相国寺、皇家园林、鼓楼夜市等等。
  书坊门前人声鼎沸,平日有仆从守卫专门管理,标明行走道路,负责引流车马,一律从左边欣赏,绕道书坊后面,再到右边欣赏壁画,顺时针绕书坊一圈,以免影响直接上门的客人,最后游客们如有兴趣可以进书坊挑选缩小版的画像纪念品带走,也可以购买其他书籍画册。
  定价真的很黑心,但买得起的人毫不犹豫会买,买不起的也可以每天来看,除了暴雨暴雪或其它恶劣天气用帷幔遮住,景点常年开放——毕竟就在外墙上,收也收不走——书坊还有专门的画师维护壁画,定期检查修补。
  街对面的酒楼也特地开辟观景雅座,方便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边欣赏一边饮茶,非常风雅。
  周围的住民已经习以为常,虽有时难免觉得吵闹,但总体还是很高兴的,有点与有荣焉。而且,因为墨韵书坊,这一片的房价都涨了,尤其是正对着壁画视野很好的那几家,房主身家倍增,不过几乎没人愿意出卖,一来皇城有房的都不怎么差钱,二来墨韵书坊出的三国演义画本,据说已经卖到了北方友邦,眼瞅着还能火几年呢,未来房价仍然有上升空间。
  然而,房价涨了,对书坊反而不是好事。
  为了赶上销量,书坊已经数次扩张,仍然供不应求,原印坊放不下那许多人,周围地价上涨买附近的房子不划算,只能在另一条街置了个大院子,将大部分工匠放在那边,专门负责画本的印刷,书坊这边则主要负责营业、出货。
  “掌柜的,我家郎君定的书到了吗?”来人报了姓名与订单号,掌柜去查册子验证,确认无误后,让人带去取货,钱货两讫。
  最近因为没有新画本出版,工匠不用赶工,才有时间全力印制往期画本,一口气出了不少订单,其中最多的是貂蝉出场的这一回,除了原本的忠实读者,还有不少冲三国第一美女的名头来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活儿轻松了,书坊掌柜每天都要应对各方询问,下一回三国演义什么时候能出?画师是哪个?要不要当面聊聊人生?
  里面不乏背景深厚的皇亲贵胄,掌柜感到压力,一天三炷香祈祷小郎君快点回京。
  茶余酒后,人们说起三国,免不了讨论貂蝉的结局。
  貂蝉几乎符合时下男子的一切幻想:有貌有艺还识大义,颜色无双,能歌善舞,还愿为天下苍生不惜己身。明明应该得人宠爱,幸福一生,却要被当作连环计的道具,受人轻薄折辱,命运如此悲惨,更惹人怜惜。
  “自古红颜多薄命,许是死于董吕二者之争。”有人猜测美人会以悲剧结尾。
  他身边的友人明显不赞同:“她与吕奉先颇相配,依我看两人应该有情人终成眷属。”
  “她对吕布不过虚与委蛇,何来的情?”
  “你看这一页……吕奉先背对着她,她目送其离去,含情脉脉,不似作假。还有这……”
  “难道是假戏真做?”那人仔细研究一阵,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