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1

去。”
  他和赵楷当初约定好,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君臣之路。
  如今赵楷坐稳了皇位,他是个聪明人,高铭该辅佐他的都已经在过去八年都辅佐了。
  赵楷能采纳的都采纳了,剩下的更多的要靠赵楷跟百官一起努力,高铭的作用有限了。
  他不想和这个一直支持他的好皇帝最后落到互相猜忌,堤防,斗争的地步。
  或许不会,或许会,但高铭觉得是时候降降温也不错。
  赵楷自然明白高铭的想法,“为什么要离开?你不信任朕?”
  “怎么说呢,世界那么大,臣和花荣想去探一探,我们已经说好了。我爹也同意了。如果真能发现了扶桑,对大宋可是一件大喜事,这么重要的事情,臣不放心别人,自然要亲力亲为。”
  赵楷默然,情绪低落的叫高铭回去,他要考虑一下。
  三天后,他准了高铭的请求,“不管找没找到扶桑,累了就回来把,朕都等你们。”
  高铭和花荣向着皇帝长长一揖。
  对于他们的举动,朝野哗然,好好的宰相和太尉不做要出海?!
  但高铭和花荣却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踏上了路程。
  走之前,高俅一把年纪了还掉眼泪,弄得高铭和花荣安慰了好久,但好在有孙子做安慰,高俅挥泪和两人做别,叮嘱两人早点回来。
  两人在晨曦中出发,带着亲信随从们,从东京出发,去往港口,扬帆出海。
  一路丝毫不急,游山玩水,吃喝玩乐,浑似度假。
  转悠了个遍,才登上了出海的帆船。
  他和花荣登上其中一艘,还有数艘随行船只,是个庞大的下西洋船队。
  花荣双手撑着围栏,看着碧光粼粼的海面,笑道:“那些人肯定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出海。”
  高铭扬了扬手里的地图,笑道:“我岂是能被困于无聊权力争斗的人?一想到后半辈子我要和朝廷那些老头子和赵楷斗,我就绝望。现在好了,咱们一起去看看世界吧,卖糖买东西,向西向西再向西。”
  花荣自然也同意高铭所说,军校办了起来,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他离开了,自然有人补上,“你可别忘了,你说过每天都要写日志记载所见所闻。”
  高铭自信地道:“那是自然,我这本笔记的价值,不可估量,将成为后世研究的重要资料。而且,我决定了,等回来的时候,咱们从陆路回来也可以,我听说耶律大石建立了新的辽国,做了皇帝,咱们可以去转转。”
  这时,船队出发,杨帆起程。
  花荣放眼远眺,“起航了……”
  高铭笑道:“新的旅程。”
  花荣笑看他,握住了他的手,而高铭亦紧紧回握。
  不管去哪里,永远相伴。
  作者有话要说:
  —正文到这里就结束了。
  金国分裂成两个,怎么虚弱,怎么灭亡,是个很漫长的过程。
  高铭就不奉陪围观了。
  就像高铭自己说的,他该做的都做了,在大宋境内他达到了他所能到的最高成就,他要开启新的征程了。
  他和花荣会活得很精彩的。
  至于番外,我会稍微休息一下再更(_(:з」∠)_,从连载开始就没断过一天,真的累。休息,休息一下。)
  番外内容,初步确定是以《百家讲坛》形式,讲讲咱们衙内这个人。
  感谢评论区的姑娘给我的灵感。么么哒。
  另外,推荐下新文预收,是《山海经》衍生,叫做《当龙蛋来敲门》
  文案:某天,许卓接到了一个奇怪的快递。
  里面有一个蛋,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两个字:孵我。
  许卓:???
  大家喜欢的话就收藏一下吧。
  咱们番外见。



第176章 番外:科教《讲坛》高铭传(上)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高铭其人, 现摘录一部分电视科教栏目《讲坛》的文字稿及网友的帖子发言。
  内容如下:
    第一集:《东京纨绔子弟》
  导语旁白:【他是大宋朝杰出的政治家,其政策改变了大宋重文轻武的走向,他是出色的外交家, 游走在辽金之间,纵横捭阖, 为大宋取回了失去百年的屏障, 他更是继往开来的海外开拓者, 航海家。他就是高铭。欢迎梁大学历史学教授吴用带来的《承前启后, 一代贤相高铭传》。为大家详细解读高铭的一生。】
  镜头拉近给讲台上的吴教授。
  “盛唐之后, 进入了混乱割据的五代十国, 虽然崛起的宋国相继统一了众多小国完成了中原的统一, 但一直受到来自北方契丹建立的辽国和后来异军突起的金国的困扰,尤其是对辽国,大宋每年要给它岁币, 以保证辽国不要南下攻打大宋。
  这跟咱们印象中强盛的大宋国非常不一样, 一般提起大宋, 都是幅员辽阔,强盛富足。但那都是后来。
  从大宋立国开始,一直到宋文宗赵佶这期间,基本上都是被辽国挟持的,对西夏的战事也很不顺利。还不算,南边还有一个大理国。
  总之,当时的大宋邻居各个不省心。按照领土面积算, 大宋当时也只能算是众多政权中的一个,就在这样的环境下, 咱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高铭诞生了。”
  切入导语:【诞生在高官之家,但少年时却是个纨绔子弟, 甚至留下了不光彩的记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