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7

,真正想要出仕入仕,可不仅仅是科考那么简单。
  科举考试也好,官场晋升也好,都是层层递进的,极其复杂且艰难。
  光科考都是四道关卡,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多少人寒窗苦读数十年也只能堪堪止步于童试,一个县城能出一个秀才就算是知县家祖坟冒青烟,颜面有光了。
  但科举的重中之重却在排在最后的殿试。
  科举拔得头筹之后,才有机会入翰林院,内阁那就更望尘莫及了,内阁之中大多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是多少人在官场打磨沉浮多少年也进不去的地方。
  而这一次,皇上却没有选择从这两个地方挑选,而是看中了太学近几年来的表现。
  这样的机会不夸张的说,完全是千载难逢,史无前例的。
  几乎所有人此刻心中都是相同的想法——必须得牢牢抓住!
  众学子一看到丁祭酒的衣角在教舍门口晃了一下,就自发站起身,深深作辑,齐声道:“学生见过陛下——”
  慕脩在首位落坐,折扇捏在手里,声线沉稳:“平身,今日堂试关乎大家的前程,诸位可忽略朕的身份,专心应考。”
  众学子齐齐撩袍坐下,应道:“是。”
  也是这时,众人才有闲情抬头看传说中的九五之尊的容貌,着实被惊艳了一把。
  生长在京城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过二十多年前战事告捷,太子殿下领着南楚军队班师回朝时的英姿。
  不过算算年头,如今的圣上也应当是而立之年了,国事繁杂,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
  却不曾想,时间待这人如此温柔,甚至不忍心在他脸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平日里,按规矩来说,是不能直视龙颜的,但是慕脩却没有要追究的意思,秦应寒也只好装眼瞎。
  秦应寒知道皇上一向不爱多话,赶紧接过话头道:
  “这两位是你们今日的主监考官,礼部侍郎大人和御史大人。”
  这两位之间虽然差距如同鸿沟那么大,对于这群还未成功考取功名的学子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官了。
  谢锦‘咳’了一声:“咳,暂代。”
  秦应寒赶紧找补道:“暂代的礼部侍郎大人。”
  消息灵通点的都知道前段时间礼部侍郎一职刚刚空下来,没想到这才几天的功夫,就有人奉皇命补上去了。
  不免有人想要一睹其姿容。
  没想到,一抬头,有好几个学子脸上都出现了空白之色。
  “谢..谢锦..?”
  秦应寒因为是近两年才上任,这两位司业也是他后来提拔上的,因此在场无人识得谢锦。
  “子笺兄!真的是你啊!”
  谢锦听杨子惑提过一嘴,以前在国子监嚣张跋扈欺负寒门子弟的‘光荣事迹’,因此他用不知何时到了自己手里的折扇敲了敲脑袋,道:“可不就是我嘛!”
  众人听他真的承认了,不免更觉得这个世界玄幻了,曾经在国子监里连四书五经都分不清谁是谁的,如今竟然一跃成为礼部侍郎?
  是他们疯了还是世界疯了?
  前朝之上,皇上最看重的莫过于六部了,而且又是今日的主监考官
  不禁有人想要明里暗里套近乎,眼睛里闪着讨好的光,充满了暗示意味道:“子笺兄?你可还记得我们?以前咱们同窗过的!”
  他这问题不问还好,一问,谢锦倒反而成为众矢之的了。
  慕脩眉头微微一撇,想着要不要给他解围
  就忽见谢锦笑了,用慕脩的话来讲,笑得十分之假。
  谢锦手中折扇一展一收,姿势漂亮,毫不拖泥带水,指向说话那几个道:“好歹也是同窗,本官自然记得,张三,李四,王二麻...王五!真是别来无恙,能见到你们真是太好了。”
  这真的不是另一种方式的嘲讽吗?
  “噗”段南一个没忍住,捂着唇笑出了声。
  几个学子认为被羞辱了,憋红了脸,碍于皇上在场,不好出言不逊。
  一人不忿道:“你...你羞辱我们!”
  谢锦耸肩摊手:“张兄何出此言啊?本官没有。”
  另一人咬着牙根,站出来道:“他不姓张!在下也不姓李!”
  前面两人都站出去了,第三人也不好再继续稳如泰山的坐着
  只能也站出来,用辩论的语气道:“在下虽姓王,却不叫王五。”
  谢锦装作诧异,叹道:“原来如此,倒是本官糊涂了,各位有所不知,本官前几年发高热烧坏了脑子,很多人都记不清了,在家还叫我老爹叫祖父呢!”
  段南一口茶喷了
  秦应寒赶紧道:“是不是还烫?刚刚沏上的,你怎么就喝了呢。”
  “无事。”
  段南用帕子擦了擦嘴,烫倒还是其次,主要是这个宋离鸢,胡说八道不打草稿。
  这话若是传到谢荣山这老东西耳朵里,还不活活气死。
  几个学子一噎,面面相觑,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慕脩的声音在此时淡淡响起,平静得仿佛在说今天的天气,却散发着常年身居高位的不怒自威
  “好了,与堂试无关的话题就不要提了。”
  谢锦回头看过去,就见慕脩盯着他,手握成拳置于唇畔,掩住了唇角那丝未来得及收敛的笑意。
  这下子众人拉拢不成,只能选择采取另外的方式想办法让皇帝取消谢锦的主考官职位了。
  毕竟通过刚才那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