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露芬芳。”
白允沫含笑于她耳边回语:“江山万尺泼墨,我却不如有你在旁。”
正文完结 不想左更右更的,五一过后主更南无和风歌,篇副不长,将事件补完就结,拖了好些日子,作者……该死。
第七十七章 风歌南无
东池国, 铸城, 临海, 四季花开。
池王宫耸立在海崖之上,放海看下去,全是白色的海浪, 反反复复,似永不疲倦。
“风妃, 王上有令。”
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隔着门缝飘了进来, 侍女颜玉往临崖的亭边看了眼托腮眺海的人儿, 遂移步往外开了门,轻声问道:“是何旨令。”
太监清了清嗓子, 似有意提高声音,好与这海风相抗般:“南凉国使者来见,邦交礼仪,为表重示, 王上着令各院妃妾一起出席接风盛宴。”
放眼天下,今四国相抗,其中以南凉与东池为两大强国,战事也才将息平止, 两国邦交自也成了头等紧要的事情。
风歌向来不在意这些, 她玩弄着手上一柄二指来宽的利刃,懒懒道:“不去。”
“可这回, 王上可是下了死命令的。” 太监讪讪笑道,近前移了两步, 低眉顺眼:“您多少也迁就一回王上罢。”
太监这时又朝颜玉使了个眼色。
“是啊,反正您整日闷在这院里也怪闲的,走动走动倒也不错,听说南凉人都长得英气挺拨,我倒想见识见识呢。”颜玉上前柔笑劝道。
风歌平日里除了吃点喝点,整日时光都用来看着远处那片海浪,换了谁都是不懂她的。颜玉呆在风歌身边也已三年之久,也常无法知她心意。
这回,竟也不知是否对南凉人的夸奖勾动了她,还是王上的死命令对她有所震摄,风歌竟抚着手中银刃锋边,迟疑一会,缓道:“那就更衣罢。”
本有宫轿,可风歌这般的性子,做事随性而至,偏又是像往常那般,光着脚曳着长摆便在廊间行走,引得宫人们惶恐避让。
东池向来四季无分,因是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成片的花海,又或是有海风相和的原因,宫人们多喜穿轻纱,头结飘带,走起路来,个个恍在空中浮游似的。
飞花映面,正余转角时,一簇人正好堵在了风歌面前,为首戴着金蛇缠冠,正是这后宫之中,地位至上的王后。
“妃见了后,应低首三寸,屈半膝,手揖于侧行见礼。”王后身边的女侍一见了风歌直挺挺的立着,便老生常谈地提醒道。
风歌不理,只抬手将旁边捻了朵花过来,扯着上边的碎瓣,旁若无人的地往边上洒。
抛上去,掉下来,抛上去,掉下来……
王后制止了欲要上前有所动作的女侍,将风歌上下打量一番,继而轻笑:“妹妹真是洒脱豪迈,只今儿无论如何也是与南凉使臣会见,你这光着脚的模样,就不怕回头人说我们东池王室不成体统呢。”
颜玉在宫房之间绕了好几圈才找到风歌,这会正好遇见王后,吓得跪地叩头:“是奴下照顾不周,请王后娘娘宽恕。”
风歌听见颜玉的声音,才停了手中无聊的扯花动作,低头看了眼放在旁边的金钱镂边鞋,踩了进去:“不是说有晚宴吗,走吧。”
席宴自然是摆在了正央宫,王上池羽穿着他玄红相缠的袍带,倚于紫金王座之上。
王公大臣位列而立,等着迎入来参的南凉使臣。
风歌作为第王位迎入的王妃,坐于王座之下末位,不过她倒也喜得如此,这般就可以尽情饮酒而不必顾忌池羽了。
“风妃今天难得穿了会小鞋啊。”王座上池羽似窥见了风歌心思般的,忽地胡须微翘,探头说了句。
风歌惯常地不予理会,下边她那个在朝野占得半边天的爹爹暗自冲她使了无数眼色也毫不管用,只好代为赔礼:“风妃性子顽劣,是臣下无能。”
.
“哪里的话,老爱卿于国有功不计期数不说,还将爱女嫁与了本王,怎会无能。”池羽哈哈一笑,将这事掩了下去。
这是有太监报:“南凉使臣来见。”
“可宣。”池羽这才坐正了身子,敛起眉间的那抹意味不明,摆出了君王的威仪。
南凉来使共十二人,统一着蓝色锦织长衣,冠黑色纱帽,独一人着黑色长布衫行于其中很是惹眼,引起座下多人的注意。负责引路的太监装一众人领入殿下。
南凉为首的官员自报了姓名,继而行礼,其余诸位也都一一自报了名姓,再慢伏于地,叩行礼仪。
最后那人,手微是按了按腰边空悬的剑扣,抬起脸来,直视着池羽,静静道:“南凉御下第一侍卫,南无。”
不参,不见,不朝,不仪。
风歌持着酒壶的手本能的顿了下,她正想着今天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真得一醉方休才是,这才是第三杯而已竟也有些入了梦似的醉感。
风歌侧过头看向殿下。
大殿下跪伏着一干蓝色衣衫的人,而挺着背立于其中的那人却穿一身粗布黑衫,手虚按剑扣,左边半张脸上封着金镂的面具,张扬华丽却说不出来的阴郁,面具下的那双眸子此时微移,正将眸光对向她。
池羽饶有趣味地看着这一幕,指节在扶椅上轻叩,不由得又是轻笑:“孤收到宣帝的快信,她与我说,她有个随侍,性情古怪,见人从来不跪,我一听,可不是巧,便回信说
白允沫含笑于她耳边回语:“江山万尺泼墨,我却不如有你在旁。”
正文完结 不想左更右更的,五一过后主更南无和风歌,篇副不长,将事件补完就结,拖了好些日子,作者……该死。
第七十七章 风歌南无
东池国, 铸城, 临海, 四季花开。
池王宫耸立在海崖之上,放海看下去,全是白色的海浪, 反反复复,似永不疲倦。
“风妃, 王上有令。”
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隔着门缝飘了进来, 侍女颜玉往临崖的亭边看了眼托腮眺海的人儿, 遂移步往外开了门,轻声问道:“是何旨令。”
太监清了清嗓子, 似有意提高声音,好与这海风相抗般:“南凉国使者来见,邦交礼仪,为表重示, 王上着令各院妃妾一起出席接风盛宴。”
放眼天下,今四国相抗,其中以南凉与东池为两大强国,战事也才将息平止, 两国邦交自也成了头等紧要的事情。
风歌向来不在意这些, 她玩弄着手上一柄二指来宽的利刃,懒懒道:“不去。”
“可这回, 王上可是下了死命令的。” 太监讪讪笑道,近前移了两步, 低眉顺眼:“您多少也迁就一回王上罢。”
太监这时又朝颜玉使了个眼色。
“是啊,反正您整日闷在这院里也怪闲的,走动走动倒也不错,听说南凉人都长得英气挺拨,我倒想见识见识呢。”颜玉上前柔笑劝道。
风歌平日里除了吃点喝点,整日时光都用来看着远处那片海浪,换了谁都是不懂她的。颜玉呆在风歌身边也已三年之久,也常无法知她心意。
这回,竟也不知是否对南凉人的夸奖勾动了她,还是王上的死命令对她有所震摄,风歌竟抚着手中银刃锋边,迟疑一会,缓道:“那就更衣罢。”
本有宫轿,可风歌这般的性子,做事随性而至,偏又是像往常那般,光着脚曳着长摆便在廊间行走,引得宫人们惶恐避让。
东池向来四季无分,因是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成片的花海,又或是有海风相和的原因,宫人们多喜穿轻纱,头结飘带,走起路来,个个恍在空中浮游似的。
飞花映面,正余转角时,一簇人正好堵在了风歌面前,为首戴着金蛇缠冠,正是这后宫之中,地位至上的王后。
“妃见了后,应低首三寸,屈半膝,手揖于侧行见礼。”王后身边的女侍一见了风歌直挺挺的立着,便老生常谈地提醒道。
风歌不理,只抬手将旁边捻了朵花过来,扯着上边的碎瓣,旁若无人的地往边上洒。
抛上去,掉下来,抛上去,掉下来……
王后制止了欲要上前有所动作的女侍,将风歌上下打量一番,继而轻笑:“妹妹真是洒脱豪迈,只今儿无论如何也是与南凉使臣会见,你这光着脚的模样,就不怕回头人说我们东池王室不成体统呢。”
颜玉在宫房之间绕了好几圈才找到风歌,这会正好遇见王后,吓得跪地叩头:“是奴下照顾不周,请王后娘娘宽恕。”
风歌听见颜玉的声音,才停了手中无聊的扯花动作,低头看了眼放在旁边的金钱镂边鞋,踩了进去:“不是说有晚宴吗,走吧。”
席宴自然是摆在了正央宫,王上池羽穿着他玄红相缠的袍带,倚于紫金王座之上。
王公大臣位列而立,等着迎入来参的南凉使臣。
风歌作为第王位迎入的王妃,坐于王座之下末位,不过她倒也喜得如此,这般就可以尽情饮酒而不必顾忌池羽了。
“风妃今天难得穿了会小鞋啊。”王座上池羽似窥见了风歌心思般的,忽地胡须微翘,探头说了句。
风歌惯常地不予理会,下边她那个在朝野占得半边天的爹爹暗自冲她使了无数眼色也毫不管用,只好代为赔礼:“风妃性子顽劣,是臣下无能。”
.
“哪里的话,老爱卿于国有功不计期数不说,还将爱女嫁与了本王,怎会无能。”池羽哈哈一笑,将这事掩了下去。
这是有太监报:“南凉使臣来见。”
“可宣。”池羽这才坐正了身子,敛起眉间的那抹意味不明,摆出了君王的威仪。
南凉来使共十二人,统一着蓝色锦织长衣,冠黑色纱帽,独一人着黑色长布衫行于其中很是惹眼,引起座下多人的注意。负责引路的太监装一众人领入殿下。
南凉为首的官员自报了姓名,继而行礼,其余诸位也都一一自报了名姓,再慢伏于地,叩行礼仪。
最后那人,手微是按了按腰边空悬的剑扣,抬起脸来,直视着池羽,静静道:“南凉御下第一侍卫,南无。”
不参,不见,不朝,不仪。
风歌持着酒壶的手本能的顿了下,她正想着今天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真得一醉方休才是,这才是第三杯而已竟也有些入了梦似的醉感。
风歌侧过头看向殿下。
大殿下跪伏着一干蓝色衣衫的人,而挺着背立于其中的那人却穿一身粗布黑衫,手虚按剑扣,左边半张脸上封着金镂的面具,张扬华丽却说不出来的阴郁,面具下的那双眸子此时微移,正将眸光对向她。
池羽饶有趣味地看着这一幕,指节在扶椅上轻叩,不由得又是轻笑:“孤收到宣帝的快信,她与我说,她有个随侍,性情古怪,见人从来不跪,我一听,可不是巧,便回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