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写上抬头,胶水擦过封口,折下密封,几个步骤他做得缓慢,像一个仪式,把过去八年全都封进这一个小而脆弱的纸袋子里,就此道别。
唐之清知道他心里多半不好受,全程没有开口,坐在一旁看着。岑明止完成最后一步,抬头对他露出一个稍显轻松的笑容。
“写得挺快。”唐之清说。
“也没什么好说的。”岑明止把信收好:“我先走了,去一趟公司。”
唐之清起身送他:“晚上要来家里吃饭吗?瑶瑶说很久没见到你了。”
“下个月吧。”岑明止拧开门把:“这个月事情太多,辞职以后就好了。”
“行。那你先忙,下个礼拜记得要来。”
这是十二月初的某日,距离岑明止离职还有二十余天,天气越来越冷,已经进入零下,随时都可能下雪。
岑明止先回了一趟家,把行李送回去,洗了个澡,更换衣服。
衣柜里有几件装在防尘袋里的新大衣,不用拆也知道,是言喻的码。他自己不常买新衣,却会在每个月同几家言喻喜欢的品牌定上一批新款,直接送到家中,交给定时来打扫的钟点工护理。这几件大约是在他去日本时送来,钟点工还没来得及拆,只先挂进了衣柜里。
岑明止花了一点时间,把这些和从前那些全部翻出,一件一件叠好,放进了不见天日的储物室里。
到公司已经近十一点,陈秘书千等万等终于把人等到,苦着脸把一叠文件放在他的面前:“岑助理,您快看看吧,这些我都弄不了,得您来敲章。”
岑明止安抚她几句,表示他会尽快处理,让陈秘书放心。
偌大一个集团,每一天都有无数事项等着上面的人决策,岑明止十一点坐下,直到晚上九点才勉强处理完一半文件。
他看得仔细,那些律师已经过目过的条款,也要一字一句地检查,哪怕再过半个月他就要离开这里。
手里的万宝龙写空了第三管墨水,岑明止换墨时捏着纯银细纹的笔杆忽而想到,这是言喻送给他的第一份礼物,在他们上床后的第一个周末。
言喻总是这样,把人睡了,就送一份礼物,睡得次数越多,送得礼物越好。一支钢笔售价几万,最难的是1999年发售的全球限量,言喻竟然买到了一支全新。别人拿包拿表拿车,只有他是一支钢笔,算起来倒也有些微的不同。
他盯着那钢笔看了一会,打开书桌下的抽屉,找到笔盒,盖上笔帽将笔放了回去。
这样的墨水笔仔细养护能用数十年,他却突然不想再用,就像那封辞呈,衣柜里的大衣,他和言喻的关系,从此以后都要封存起来。这过程大约不会比这八年轻松多少,他知道自己需要很长时间。但没有关系,岑明止是一个很耐心的人,他还有足够的未来。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积压的工作逐渐做完,岑明止开始安排十二月底的年会,叫了几个相关的负责人开会,周逸和陈秘书也在,陈秘书问:“今年还是岑助理发言吗?”
岑明止笔尖一顿,抬头看她。陈秘书不觉深意,笑道:“往年都是您,年年都说得特别好。”
往年。
岑明止在心里无声念了这两个字,目光环视一圈,底下除了周逸,都是一起工作了数年的老面孔,而至今知道他即将离职的,却只有周逸一人。
周逸正看着他,露出属于知情者的担忧,岑明止对他笑了笑,说:“下班以后我会和董事长确认这件事,先待定吧。”
于是当晚他带着辞呈去了老宅,单薄的信封被放进抽屉,老爷子似乎也有些遗憾:“这么快八年了,我老了,言喻也快三十岁了。你会不会怪我?”
岑明止低声道:“我很感激您。”
这份感激从始至终未曾改变,与后来的一切没有任何关系。
老爷子说:“我也很感激你。以后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来找我。”
岑明止呈这份情,但如果可能,他希望自己永远不会有这样的需要。他向老爷子提起年会的事情,老爷子回答:“我亲自主持,算是小容的欢迎会,我会宣布他就职的事情,也会正式通知你的离职。”
岑明止点点头,站了起来。
老爷子说:“你如果还想参加,也可以上台,跟大家告个别。”
岑明止笑了笑,说:“谢谢您。我既然离职,就不参加了,会提前和大家告别的。”
老爷子了然,送他到门口。岑明止坐进车里,他弯下腰,在窗外对岑明止说:
“再见,明止。”
第17章
再见。
这两个字真的很有意思,再次的再,相见的见,不带任何否定字眼,放在一起却总是用于难以再相见的离别。
岑明止意识到他正在与和言喻有关的一切再见,共同认识的人,共同做过的事,来自言喻的礼物,为言喻养成的所有习惯。
他开始克制自己,不给言喻电话短信,不再去担心言喻现状的好坏。他将要开始习惯没有言喻的生活,言喻也是一样。
周五晚上岑明止再次给陈秘书转钱,让他为还留在公司加班的几十名同事订餐。这一次他也在场,和陈秘书一起去前台把大大小小的外卖袋子提进来,一层一层地分发,从前门保安,到楼道保洁,从部门主管,到周逸。
岑明止并没有把“再见”这两个字说出口,只是在分完所
唐之清知道他心里多半不好受,全程没有开口,坐在一旁看着。岑明止完成最后一步,抬头对他露出一个稍显轻松的笑容。
“写得挺快。”唐之清说。
“也没什么好说的。”岑明止把信收好:“我先走了,去一趟公司。”
唐之清起身送他:“晚上要来家里吃饭吗?瑶瑶说很久没见到你了。”
“下个月吧。”岑明止拧开门把:“这个月事情太多,辞职以后就好了。”
“行。那你先忙,下个礼拜记得要来。”
这是十二月初的某日,距离岑明止离职还有二十余天,天气越来越冷,已经进入零下,随时都可能下雪。
岑明止先回了一趟家,把行李送回去,洗了个澡,更换衣服。
衣柜里有几件装在防尘袋里的新大衣,不用拆也知道,是言喻的码。他自己不常买新衣,却会在每个月同几家言喻喜欢的品牌定上一批新款,直接送到家中,交给定时来打扫的钟点工护理。这几件大约是在他去日本时送来,钟点工还没来得及拆,只先挂进了衣柜里。
岑明止花了一点时间,把这些和从前那些全部翻出,一件一件叠好,放进了不见天日的储物室里。
到公司已经近十一点,陈秘书千等万等终于把人等到,苦着脸把一叠文件放在他的面前:“岑助理,您快看看吧,这些我都弄不了,得您来敲章。”
岑明止安抚她几句,表示他会尽快处理,让陈秘书放心。
偌大一个集团,每一天都有无数事项等着上面的人决策,岑明止十一点坐下,直到晚上九点才勉强处理完一半文件。
他看得仔细,那些律师已经过目过的条款,也要一字一句地检查,哪怕再过半个月他就要离开这里。
手里的万宝龙写空了第三管墨水,岑明止换墨时捏着纯银细纹的笔杆忽而想到,这是言喻送给他的第一份礼物,在他们上床后的第一个周末。
言喻总是这样,把人睡了,就送一份礼物,睡得次数越多,送得礼物越好。一支钢笔售价几万,最难的是1999年发售的全球限量,言喻竟然买到了一支全新。别人拿包拿表拿车,只有他是一支钢笔,算起来倒也有些微的不同。
他盯着那钢笔看了一会,打开书桌下的抽屉,找到笔盒,盖上笔帽将笔放了回去。
这样的墨水笔仔细养护能用数十年,他却突然不想再用,就像那封辞呈,衣柜里的大衣,他和言喻的关系,从此以后都要封存起来。这过程大约不会比这八年轻松多少,他知道自己需要很长时间。但没有关系,岑明止是一个很耐心的人,他还有足够的未来。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积压的工作逐渐做完,岑明止开始安排十二月底的年会,叫了几个相关的负责人开会,周逸和陈秘书也在,陈秘书问:“今年还是岑助理发言吗?”
岑明止笔尖一顿,抬头看她。陈秘书不觉深意,笑道:“往年都是您,年年都说得特别好。”
往年。
岑明止在心里无声念了这两个字,目光环视一圈,底下除了周逸,都是一起工作了数年的老面孔,而至今知道他即将离职的,却只有周逸一人。
周逸正看着他,露出属于知情者的担忧,岑明止对他笑了笑,说:“下班以后我会和董事长确认这件事,先待定吧。”
于是当晚他带着辞呈去了老宅,单薄的信封被放进抽屉,老爷子似乎也有些遗憾:“这么快八年了,我老了,言喻也快三十岁了。你会不会怪我?”
岑明止低声道:“我很感激您。”
这份感激从始至终未曾改变,与后来的一切没有任何关系。
老爷子说:“我也很感激你。以后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来找我。”
岑明止呈这份情,但如果可能,他希望自己永远不会有这样的需要。他向老爷子提起年会的事情,老爷子回答:“我亲自主持,算是小容的欢迎会,我会宣布他就职的事情,也会正式通知你的离职。”
岑明止点点头,站了起来。
老爷子说:“你如果还想参加,也可以上台,跟大家告个别。”
岑明止笑了笑,说:“谢谢您。我既然离职,就不参加了,会提前和大家告别的。”
老爷子了然,送他到门口。岑明止坐进车里,他弯下腰,在窗外对岑明止说:
“再见,明止。”
第17章
再见。
这两个字真的很有意思,再次的再,相见的见,不带任何否定字眼,放在一起却总是用于难以再相见的离别。
岑明止意识到他正在与和言喻有关的一切再见,共同认识的人,共同做过的事,来自言喻的礼物,为言喻养成的所有习惯。
他开始克制自己,不给言喻电话短信,不再去担心言喻现状的好坏。他将要开始习惯没有言喻的生活,言喻也是一样。
周五晚上岑明止再次给陈秘书转钱,让他为还留在公司加班的几十名同事订餐。这一次他也在场,和陈秘书一起去前台把大大小小的外卖袋子提进来,一层一层地分发,从前门保安,到楼道保洁,从部门主管,到周逸。
岑明止并没有把“再见”这两个字说出口,只是在分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