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到黄少天的嘴边。
“没什么感想。”黄少天如实回答。
“奇了怪了,难道不会惊讶、害怕、高兴?”方锐锲而不舍。
“有。”黄少天点头,“但是都已经过去了啊。”
“这么快就过去了?”方锐不信。
“真的。”黄少天目光移向窗外,下巴微扬,“我觉得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你觉得我……不识抬举也好,想太多也好,我在进入娱乐圈的第一天开始就准备好了。”
方锐一直在黄少天的身边,跟着他出入饭局、推轮椅四处跑、在C市摸爬滚打,他觉得距离太近,反而让他不太了解黄少天。
方锐突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李轩对他说,跟着黄少天绝对是没错的,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李轩在接手方世镜后会选择黄少天,甚至于和他一起默默蹉跎了三年之久——黄少天终将站得更高,这句话是没错的。
谢黎和黄少天认识的所有导演又不一样。刘云海代表了商业片导演的主要类型,吃吃喝喝,饭桌上聊一聊,才能定下,这种导演看上去很世俗,但是也只有刘云海这样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特效、后期、演员来炒作出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他对于先进技术、华丽场面的追求甚至比对演员的要求更高,这也是对刘云海来说,周泽楷or黄少天都无所谓的原因。
而陈一代表了当代导演的逆流风格,他对于演技的要求高于一切,脸、名声、后期特效的堆加他都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地地道道真实的表演——谁能演出他心中角色的样子,那么他就喜欢谁,对谁好,陈一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对于表演的本质的全部理解都是演技,所以黄少天对于他来说是一把趁手的兵器,巨大的情感和性格反差这些一般演员做不到的,黄少天可以流畅驾驭,那么他就能将黄少天打造得光彩四射。
谢黎则代表了在所有导演里的越来越少的一种人,这种人觉得电影是一种艺术,他们所在乎的,是情怀。谢黎是大学教授,看上去像一位地地道道的文人,头发黑白交杂,不会像刘云海那样抹上发胶,也不会像陈一那样染黑,只是很自然的状态。陈一还是有点凶的,而谢黎是真的笑眯眯的,黄少天看到他就会觉得心生好感。
见面的地方是谢黎的家,在B市郊区的一个小院里,院子里居然还种着瓜果,门口挂着草帘子,黄少天一下子就局促了起来,他甚至有点紧张了,要知道他这个人是淡定得过了头的,上一次觉得紧张还是和喻文州表白的时候。
“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谢黎递给他一张白纸,上面有一首诗,他将纸放在黄少天的面前,然后转身去泡茶。
白纸上是笔锋圆润的楷体: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燐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看完了?”谢黎端着茶壶走过来给他倒茶,笑眯眯的。老人也是可以很有魅力的,谢黎就是那种人,连皱纹里都散发着谦和的气质,眼神绝不浑浊,依旧清如明镜。“喝茶。”
“谢谢谢导。”黄少天连忙说。说完他自己也笑了,谢谢谢导什么的,听起来好像结巴啊。
“觉得这首诗写得好不好?”谢黎坐在他对面,“你评价一下?”
“这首诗,是汪兆铭的。”黄少天放下茶杯,十分肯定地说。“和著名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作于同一时间。”
“哦?”谢黎眼睛一亮。
“我读过,这首诗写得很好。”黄少天说,“谢导是不是想问我对汪兆铭是怎么认识的?”
“聪明。”谢黎也很坦白,“现在的演员都比较不学无术,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认识都很片面,甚至于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我本来还想用这首诗来引导一下的。”
谢黎喜欢聪明人,而黄少天恰恰就是,他开始庆幸自己大学的时候喜欢乱读书了,天马行空地看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终于都用上了。
“《碎山河》会有一些汪兆铭的戏份。所以我觉得我需要找一个懂这个人的演员,虽然你不是要演汪兆铭,但是也很必要,有的演员会很抵触。”谢黎学着,“我不要和大汉奸演对手戏,什么,居然还要帮助他!”
黄少天哈哈大笑。
“我不喜欢看‘手撕鬼子’,我希望在真实地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再做艺术加工。”谢黎微笑,可是也居然知道现在吐槽的这些话,黄少天不由得又重新认识了谢黎,他一点也不是顽固的老人,而是会去接纳很多新事物。
“汪兆铭是个不可否认的罪人,可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翩翩少年呢。”
离开谢黎的家已经天黑了下来,在B市第二天还有个通告要赶,黄少天回到离通告地点较近的宾馆,在电梯里居然碰见了孙哲平。
“诶,老孙,”黄少天很惊诧,因为他居然左看右看都没看到张佳乐,“干嘛去?”
“见个导演。”孙哲平停下脚步,冲他伸出手,“哎呀少侠,红了啊。”
孙哲平伸的是右手,左手缠着雪白的绷带,背在身后,身上只穿了件黑色背心,侧着身子的角度肌肉看起来十分明显。
“乐乐没来呀?”黄少天问。
“没有啊。”孙哲平像没事人似的,转身欲走,“走了,有时间聊。”
黄少天也没有问孙哲平手的事情,现在整个娱乐圈都已经知道了,孙哲平再也没有办法拍他最擅长的打戏了,他要么选择离开,要么选择彻
“没什么感想。”黄少天如实回答。
“奇了怪了,难道不会惊讶、害怕、高兴?”方锐锲而不舍。
“有。”黄少天点头,“但是都已经过去了啊。”
“这么快就过去了?”方锐不信。
“真的。”黄少天目光移向窗外,下巴微扬,“我觉得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你觉得我……不识抬举也好,想太多也好,我在进入娱乐圈的第一天开始就准备好了。”
方锐一直在黄少天的身边,跟着他出入饭局、推轮椅四处跑、在C市摸爬滚打,他觉得距离太近,反而让他不太了解黄少天。
方锐突然有点明白了为什么李轩对他说,跟着黄少天绝对是没错的,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李轩在接手方世镜后会选择黄少天,甚至于和他一起默默蹉跎了三年之久——黄少天终将站得更高,这句话是没错的。
谢黎和黄少天认识的所有导演又不一样。刘云海代表了商业片导演的主要类型,吃吃喝喝,饭桌上聊一聊,才能定下,这种导演看上去很世俗,但是也只有刘云海这样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特效、后期、演员来炒作出一部真正的商业大片,他对于先进技术、华丽场面的追求甚至比对演员的要求更高,这也是对刘云海来说,周泽楷or黄少天都无所谓的原因。
而陈一代表了当代导演的逆流风格,他对于演技的要求高于一切,脸、名声、后期特效的堆加他都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地地道道真实的表演——谁能演出他心中角色的样子,那么他就喜欢谁,对谁好,陈一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对于表演的本质的全部理解都是演技,所以黄少天对于他来说是一把趁手的兵器,巨大的情感和性格反差这些一般演员做不到的,黄少天可以流畅驾驭,那么他就能将黄少天打造得光彩四射。
谢黎则代表了在所有导演里的越来越少的一种人,这种人觉得电影是一种艺术,他们所在乎的,是情怀。谢黎是大学教授,看上去像一位地地道道的文人,头发黑白交杂,不会像刘云海那样抹上发胶,也不会像陈一那样染黑,只是很自然的状态。陈一还是有点凶的,而谢黎是真的笑眯眯的,黄少天看到他就会觉得心生好感。
见面的地方是谢黎的家,在B市郊区的一个小院里,院子里居然还种着瓜果,门口挂着草帘子,黄少天一下子就局促了起来,他甚至有点紧张了,要知道他这个人是淡定得过了头的,上一次觉得紧张还是和喻文州表白的时候。
“这首诗写得怎么样?”谢黎递给他一张白纸,上面有一首诗,他将纸放在黄少天的面前,然后转身去泡茶。
白纸上是笔锋圆润的楷体: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燐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看完了?”谢黎端着茶壶走过来给他倒茶,笑眯眯的。老人也是可以很有魅力的,谢黎就是那种人,连皱纹里都散发着谦和的气质,眼神绝不浑浊,依旧清如明镜。“喝茶。”
“谢谢谢导。”黄少天连忙说。说完他自己也笑了,谢谢谢导什么的,听起来好像结巴啊。
“觉得这首诗写得好不好?”谢黎坐在他对面,“你评价一下?”
“这首诗,是汪兆铭的。”黄少天放下茶杯,十分肯定地说。“和著名的‘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作于同一时间。”
“哦?”谢黎眼睛一亮。
“我读过,这首诗写得很好。”黄少天说,“谢导是不是想问我对汪兆铭是怎么认识的?”
“聪明。”谢黎也很坦白,“现在的演员都比较不学无术,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认识都很片面,甚至于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我本来还想用这首诗来引导一下的。”
谢黎喜欢聪明人,而黄少天恰恰就是,他开始庆幸自己大学的时候喜欢乱读书了,天马行空地看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终于都用上了。
“《碎山河》会有一些汪兆铭的戏份。所以我觉得我需要找一个懂这个人的演员,虽然你不是要演汪兆铭,但是也很必要,有的演员会很抵触。”谢黎学着,“我不要和大汉奸演对手戏,什么,居然还要帮助他!”
黄少天哈哈大笑。
“我不喜欢看‘手撕鬼子’,我希望在真实地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再做艺术加工。”谢黎微笑,可是也居然知道现在吐槽的这些话,黄少天不由得又重新认识了谢黎,他一点也不是顽固的老人,而是会去接纳很多新事物。
“汪兆铭是个不可否认的罪人,可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翩翩少年呢。”
离开谢黎的家已经天黑了下来,在B市第二天还有个通告要赶,黄少天回到离通告地点较近的宾馆,在电梯里居然碰见了孙哲平。
“诶,老孙,”黄少天很惊诧,因为他居然左看右看都没看到张佳乐,“干嘛去?”
“见个导演。”孙哲平停下脚步,冲他伸出手,“哎呀少侠,红了啊。”
孙哲平伸的是右手,左手缠着雪白的绷带,背在身后,身上只穿了件黑色背心,侧着身子的角度肌肉看起来十分明显。
“乐乐没来呀?”黄少天问。
“没有啊。”孙哲平像没事人似的,转身欲走,“走了,有时间聊。”
黄少天也没有问孙哲平手的事情,现在整个娱乐圈都已经知道了,孙哲平再也没有办法拍他最擅长的打戏了,他要么选择离开,要么选择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