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便来了此处,不想姑姑仁心善意,竟想饶过这贼。”
厉青凝沉默不言。
二皇子又道:“若是此次放过了这贼,下回也不知会是哪个宫遭殃,如此处理实在有损皇室威严,不如将此人拖下去杖打了。”
厉青凝垂眸看向不远处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的姐弟俩,启唇道:“未问出被盗之物所在何处,本宫尚不敢断言。”
“姑姑就是太优柔寡断了些,她袖口里都沾着香屑了,不是她还能是谁,那香怕是已经烧尽了,哪还能找得到。”二皇子笑了。
厉青凝淡淡道:“看来皇侄已经有了答案。”
“事实如此。”二皇子又说。
厉青凝微微颔首:“这婢女是仁仪宫的人,赃物也只能藏在仁仪宫里,本宫令人进去搜确实大有不妥,搜寻一事便罢了。”
她回头朝身后的护卫看去,道:“将二人拉下去杖打三十大板。”
护卫闻言拱手应声,随后便将两人拉了下去,本是三十大板的事,可二皇子却暗暗让人下手重些,将人杖毙了。
此事被二皇子一搅浑,厉青凝思绪有些乱了,不过经这一事,她敢断定,那二皇子是在阻止她进仁仪宫,即便是只搜婢女寝屋也不能。
看来这二皇子与宁妃确实有些猫腻。
她走远后,不巧看见了坐在马车上的某人,忽然起了主意,侧头对芳心道:“去元正殿。”
“是。”芳心点头应声。
元正殿中。
皇帝正在批复奏折,见厉青凝进了门只微微抬了一下眼,道:“凝儿来了。”
厉青凝颔首走近,不着痕迹地朝厉载誉身后那两位站着一动不动的两大宗弟子望去了一眼。
“臣妹回宫之时才听闻萧大人犯下的错事,听闻这一案是千钧审的,也不知寺卿有没有复审,日前千秋节未敢叨扰皇兄,如今大宴已过,又碰巧皇兄有半刻闲暇,这才敢来打扰。”厉青凝低垂着眉眼。
厉载誉顿下了手中狼毫,说道:“寺卿才刚病愈回朝,尚未审阅先前的案子,但萧大人一案确实不可回转了,证据确凿,人证物证具在,朕对此……”
他顿了顿,又道:“也深感可惜。”
厉青凝淡淡道:“记得年幼之时,萧大人还折过竹兔、雕过木人赠予我。”
“朕何尝不是。”厉载誉道。
“萧大人还教过我诗词,给我读过弟子规。”厉青凝又道。
厉载誉沉默了半晌才道:“起初朕也不信萧大人会犯下这样的错,可萧大人手里的权是越来越大了,人也不免会被蒙了心,犯下这样的错事也有缘由可循。”
厉青凝眼眸半闭,丹唇微微一动,“人心易变,可萧大人不应当是这样的人,听闻萧府十分拮据,逢年过节不曾设宴,府内上上下下皆穿了数年的旧衣。”
“皇妹觉得是朕容不下萧大人?”厉载誉眼眸微眯。
厉青凝道:“臣妹不敢。”
厉载誉摆手:“罢了,让寺卿将证物呈来。”
如此,皇帝的口谕便传了下去,没过多久,寺卿便将锁了证物的小柜捧了过来。
打开长锁,只见里边躺着两本账簿,一本是去年的,一本是今年的。
寺卿将两本账簿一齐呈上,说道:“陛下请过目。”
厉载誉下颌微抬,示意厉青凝去接。
寺卿见状微微转身,朝向了厉青凝。
厉青凝这才接过了账簿,坐在案边细细翻看着。
她眉头紧锁,涂了蔻丹的指甲缓缓从纸页上划过,将一个一个字仔细看着。
在看了前一年的账簿,她才翻看了今年的那一本。
寺卿在边上默不作声,恭敬地微微弯腰。
“萧府可换过做账的先生?”厉青凝淡淡道。
寺卿答:“回殿下,据萧府上下的口供可知,未曾换过做账先生。”
厉青凝细指往账簿上轻轻一点,“本宫有些不解,还望寺卿大人能解惑,前一年的账簿,那做账先生似是有在每一段字后点一个小墨点的习惯,可后来的一本却未见有此习惯了。”
寺卿脸上微微一变,抬眼便朝她手里的账簿看去,“这……”
厉青凝道:“先前的一本,字迹常有连笔,且这先生似乎会在写完最后一笔时往回一勾,故而最后一笔的墨迹总是更深一些。”
“再者,观去年的账簿,做账先生似乎喜欢将毫锋的墨几近用尽才蘸墨,故而字迹颜色由深渐渐到浅,又由浅忽然转深,十分分明。”她又道。
“乍一眼看过去字迹是一模一样的,可细细查看之下,笔画的走向似也有不同。”厉青凝继而又说。
闻言,厉载誉眉头也微微皱起,脸色大变。
寺卿倒吸了一口气,在凑近看了许久后才道:“果真如此。”
“呈上来!”厉载誉沉声道。
厉青凝朝寺卿微微颔首,寺卿这才叠好了账簿,将其呈给了皇帝。
厉载誉越看脸色越黑,“若不是皇妹提醒,朕还真看不出这两本账簿的字迹有何差。”
“臣妹只是多看了一眼。”厉青凝道。
厉载誉沉默了半晌,侧头对身后的修士道:“去将三皇子请来。”
厉青凝淡淡道:“三皇子向来胆怯,臣妹倒是听闻,千秋节前后,三皇侄与凤咸王叔走得过于近了,近日三皇侄在妥那国使臣面前大肆表现,似乎也有些不合常理。”
她话音刚落,厉载誉脸色又黑了大半。
厉青凝沉默不言。
二皇子又道:“若是此次放过了这贼,下回也不知会是哪个宫遭殃,如此处理实在有损皇室威严,不如将此人拖下去杖打了。”
厉青凝垂眸看向不远处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的姐弟俩,启唇道:“未问出被盗之物所在何处,本宫尚不敢断言。”
“姑姑就是太优柔寡断了些,她袖口里都沾着香屑了,不是她还能是谁,那香怕是已经烧尽了,哪还能找得到。”二皇子笑了。
厉青凝淡淡道:“看来皇侄已经有了答案。”
“事实如此。”二皇子又说。
厉青凝微微颔首:“这婢女是仁仪宫的人,赃物也只能藏在仁仪宫里,本宫令人进去搜确实大有不妥,搜寻一事便罢了。”
她回头朝身后的护卫看去,道:“将二人拉下去杖打三十大板。”
护卫闻言拱手应声,随后便将两人拉了下去,本是三十大板的事,可二皇子却暗暗让人下手重些,将人杖毙了。
此事被二皇子一搅浑,厉青凝思绪有些乱了,不过经这一事,她敢断定,那二皇子是在阻止她进仁仪宫,即便是只搜婢女寝屋也不能。
看来这二皇子与宁妃确实有些猫腻。
她走远后,不巧看见了坐在马车上的某人,忽然起了主意,侧头对芳心道:“去元正殿。”
“是。”芳心点头应声。
元正殿中。
皇帝正在批复奏折,见厉青凝进了门只微微抬了一下眼,道:“凝儿来了。”
厉青凝颔首走近,不着痕迹地朝厉载誉身后那两位站着一动不动的两大宗弟子望去了一眼。
“臣妹回宫之时才听闻萧大人犯下的错事,听闻这一案是千钧审的,也不知寺卿有没有复审,日前千秋节未敢叨扰皇兄,如今大宴已过,又碰巧皇兄有半刻闲暇,这才敢来打扰。”厉青凝低垂着眉眼。
厉载誉顿下了手中狼毫,说道:“寺卿才刚病愈回朝,尚未审阅先前的案子,但萧大人一案确实不可回转了,证据确凿,人证物证具在,朕对此……”
他顿了顿,又道:“也深感可惜。”
厉青凝淡淡道:“记得年幼之时,萧大人还折过竹兔、雕过木人赠予我。”
“朕何尝不是。”厉载誉道。
“萧大人还教过我诗词,给我读过弟子规。”厉青凝又道。
厉载誉沉默了半晌才道:“起初朕也不信萧大人会犯下这样的错,可萧大人手里的权是越来越大了,人也不免会被蒙了心,犯下这样的错事也有缘由可循。”
厉青凝眼眸半闭,丹唇微微一动,“人心易变,可萧大人不应当是这样的人,听闻萧府十分拮据,逢年过节不曾设宴,府内上上下下皆穿了数年的旧衣。”
“皇妹觉得是朕容不下萧大人?”厉载誉眼眸微眯。
厉青凝道:“臣妹不敢。”
厉载誉摆手:“罢了,让寺卿将证物呈来。”
如此,皇帝的口谕便传了下去,没过多久,寺卿便将锁了证物的小柜捧了过来。
打开长锁,只见里边躺着两本账簿,一本是去年的,一本是今年的。
寺卿将两本账簿一齐呈上,说道:“陛下请过目。”
厉载誉下颌微抬,示意厉青凝去接。
寺卿见状微微转身,朝向了厉青凝。
厉青凝这才接过了账簿,坐在案边细细翻看着。
她眉头紧锁,涂了蔻丹的指甲缓缓从纸页上划过,将一个一个字仔细看着。
在看了前一年的账簿,她才翻看了今年的那一本。
寺卿在边上默不作声,恭敬地微微弯腰。
“萧府可换过做账的先生?”厉青凝淡淡道。
寺卿答:“回殿下,据萧府上下的口供可知,未曾换过做账先生。”
厉青凝细指往账簿上轻轻一点,“本宫有些不解,还望寺卿大人能解惑,前一年的账簿,那做账先生似是有在每一段字后点一个小墨点的习惯,可后来的一本却未见有此习惯了。”
寺卿脸上微微一变,抬眼便朝她手里的账簿看去,“这……”
厉青凝道:“先前的一本,字迹常有连笔,且这先生似乎会在写完最后一笔时往回一勾,故而最后一笔的墨迹总是更深一些。”
“再者,观去年的账簿,做账先生似乎喜欢将毫锋的墨几近用尽才蘸墨,故而字迹颜色由深渐渐到浅,又由浅忽然转深,十分分明。”她又道。
“乍一眼看过去字迹是一模一样的,可细细查看之下,笔画的走向似也有不同。”厉青凝继而又说。
闻言,厉载誉眉头也微微皱起,脸色大变。
寺卿倒吸了一口气,在凑近看了许久后才道:“果真如此。”
“呈上来!”厉载誉沉声道。
厉青凝朝寺卿微微颔首,寺卿这才叠好了账簿,将其呈给了皇帝。
厉载誉越看脸色越黑,“若不是皇妹提醒,朕还真看不出这两本账簿的字迹有何差。”
“臣妹只是多看了一眼。”厉青凝道。
厉载誉沉默了半晌,侧头对身后的修士道:“去将三皇子请来。”
厉青凝淡淡道:“三皇子向来胆怯,臣妹倒是听闻,千秋节前后,三皇侄与凤咸王叔走得过于近了,近日三皇侄在妥那国使臣面前大肆表现,似乎也有些不合常理。”
她话音刚落,厉载誉脸色又黑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