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对接正好能削减信息差带来的失误,林博严谨啊。”
“谢谢石教授。”林頔疲惫的应了两声。
他走出会议室,研究所的走廊上挂着全世界伟大科学家们的照片,每一个照片上都印着那句中文:科学创造人类未来。
林頔站在霍金的照片下,上面是一个歪着脖子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林頔想,他二十多岁不是这样的,他也有风华正茂的年纪。
“如果宇宙中还有其他生命,他们会拿自己的同类做实验吗?”
走廊上空无一人,林頔又问他:“如果相对论是真的,平行世界的人类也这么残忍吗?”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林頔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抗研究所这座大楼,希望宇宙不要责怪他的推波助澜。
他脱力地回到自己的休息室,外套一脱扑在床上。
此刻吴霁心正专心地做他的数学卷子。少年从卷子堆中抬起头来看着他,眼里黑漆漆的,像一团化不开的黑雾。
“又被约谈了?”
林頔脑看着他,嗯”了一声。
“不要硬碰硬。”吴霁心放下笔,“听他们的,我没事。”
林頔没直接回答他这句话,他支起身子坐起来,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你为什么来这里?”
吴霁心一愣,重新拿起笔摩挲起来。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自尊心这样强的一个人了,尽管他现在已经够难堪了,他还是不希望把更难堪、更不光彩的过去展示给林頔。
“你不想说就算了,想说的时候再告诉我吧。”
林頔总觉得吴霁心是个已经被驯服的人。
这样不对,林頔想,十七岁该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他应该去篮球场打球,和老师顶嘴,和同龄人打架,晚上在操场上偷偷拉着喜欢的女孩的手,无论如何都不该是这样死气沉沉。
林頔站起来,做了个大胆的计划,他去拍拍占据着自己办公桌做题的吴霁心,说:“别写了,我带你出去玩。”
吴霁心跟不上林頔的思路,看着面前做了一半的卷子,问:“我能出去?”
“我给你争取了好几天假期,下周一才有你的事。”
林頔就站在他旁边,他们离得很近,吴霁心抬去头,甚至能看到他脸上的毛细血管,还有眼下让人无法忽视的青黑色。
这是因为他吗?吴霁心觉得自己大抵是在妄想,但思路却自顾自地按照他的妄想发展下去。
林頔对他,真的是太好了。
他们出门的时候正好碰到几个课题组的同事,同事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见到林頔和吴霁心热情地和他俩打招呼。
林頔挺喜欢他的同事们,都是一帮耗着好年纪为科研事业奉献的年轻人,或许他们的沉默是屡次尝试反抗的结果,或许是有自知之明的自觉。
“林博,小吴,去哪呀?”
林頔揽着吴霁心肩膀,热情地回应大家:“带他转一圈,周一重新开始。”
几个人简单寒暄一番就离开了。
其实林頔自己对北京也不熟悉,他回来没多久,刚学会用在各种地方用支付宝和微信付款,活动范围在研究所和家附近,从来没有去过远的地方。
吴霁心就更不知道了,他来了北京后被直接送进了研究所,一次都没有出来过。
“要不然去书店?”吴霁心试探地问。
林頔没想到他要去书店,有点惊讶:“你在研究所里每天只知道做卷子,出来还要去书店?”
“嗯,我喜欢书。”
吴霁心实在没什么爱好,他以前好像喜欢打篮球,喜欢打辩论,不过那时小时候的事了,他记不得了。
吴霁心忽然发现自己的大脑很会投机取巧,一旦自己感到痛苦,会自动选择“记不得”。
附近的书店林頔倒是熟悉,他带着吴霁心去了附近一家有着巨大展示台的二十四小时书店。
巨大展示台上展列着每月销量的前一百本书,许多人站在它面前,叽叽喳喳地指挥同伴为他们拍照。
林頔蹙眉,指着展示台问吴霁心:“挑一挑?”
吴霁心摇摇头,说:“我想去后面看看。”
后面是按国别分类的书架,俄国文学区贴着一张巨大的契诃夫像,他戴着纯黑色带镜框链的眼镜,直视着他俩。
后面太静了,所有人都在安静地捧着书,林頔不敢用正常音量和吴霁心说话,小心翼翼地凑到吴霁心耳边,嘴唇几乎要碰到他的耳廓,“去看看?俄国文学有意思。”
吴霁心感到耳边传来轻轻的呼吸声,他甚至不确定林頔的嘴唇究竟有没有碰到自己的耳朵,就猛然间感到有些晕头转向。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忽然产生这种感觉,大概是室内的空调太热了。
他跟着林頔走到一列书架旁,学着林頔的样子,凑到他耳边轻轻说:“俄罗斯很美,书很好,可惜我没去过。”
林頔感到一阵酥麻的感觉从四肢涌向他的心脏,如果按教科书上的话来说,突触接受到外部刺激传给了他的神经元,林頔看着面前整齐的书列,内心却在想,我的丘脑,内啡肽和多巴胺。
吴霁心在翻一本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模样认真。
林頔没说话,侧着脸看他。他刚从刚刚的酥麻中缓过来,此刻看着这样认真的身影,又想到他们早晚还要回研究所,内心顿时涌起巨大的悲凉。
伟大的俄国作家,伟大的
“谢谢石教授。”林頔疲惫的应了两声。
他走出会议室,研究所的走廊上挂着全世界伟大科学家们的照片,每一个照片上都印着那句中文:科学创造人类未来。
林頔站在霍金的照片下,上面是一个歪着脖子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林頔想,他二十多岁不是这样的,他也有风华正茂的年纪。
“如果宇宙中还有其他生命,他们会拿自己的同类做实验吗?”
走廊上空无一人,林頔又问他:“如果相对论是真的,平行世界的人类也这么残忍吗?”
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林頔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对抗研究所这座大楼,希望宇宙不要责怪他的推波助澜。
他脱力地回到自己的休息室,外套一脱扑在床上。
此刻吴霁心正专心地做他的数学卷子。少年从卷子堆中抬起头来看着他,眼里黑漆漆的,像一团化不开的黑雾。
“又被约谈了?”
林頔脑看着他,嗯”了一声。
“不要硬碰硬。”吴霁心放下笔,“听他们的,我没事。”
林頔没直接回答他这句话,他支起身子坐起来,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你为什么来这里?”
吴霁心一愣,重新拿起笔摩挲起来。
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自尊心这样强的一个人了,尽管他现在已经够难堪了,他还是不希望把更难堪、更不光彩的过去展示给林頔。
“你不想说就算了,想说的时候再告诉我吧。”
林頔总觉得吴霁心是个已经被驯服的人。
这样不对,林頔想,十七岁该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他应该去篮球场打球,和老师顶嘴,和同龄人打架,晚上在操场上偷偷拉着喜欢的女孩的手,无论如何都不该是这样死气沉沉。
林頔站起来,做了个大胆的计划,他去拍拍占据着自己办公桌做题的吴霁心,说:“别写了,我带你出去玩。”
吴霁心跟不上林頔的思路,看着面前做了一半的卷子,问:“我能出去?”
“我给你争取了好几天假期,下周一才有你的事。”
林頔就站在他旁边,他们离得很近,吴霁心抬去头,甚至能看到他脸上的毛细血管,还有眼下让人无法忽视的青黑色。
这是因为他吗?吴霁心觉得自己大抵是在妄想,但思路却自顾自地按照他的妄想发展下去。
林頔对他,真的是太好了。
他们出门的时候正好碰到几个课题组的同事,同事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见到林頔和吴霁心热情地和他俩打招呼。
林頔挺喜欢他的同事们,都是一帮耗着好年纪为科研事业奉献的年轻人,或许他们的沉默是屡次尝试反抗的结果,或许是有自知之明的自觉。
“林博,小吴,去哪呀?”
林頔揽着吴霁心肩膀,热情地回应大家:“带他转一圈,周一重新开始。”
几个人简单寒暄一番就离开了。
其实林頔自己对北京也不熟悉,他回来没多久,刚学会用在各种地方用支付宝和微信付款,活动范围在研究所和家附近,从来没有去过远的地方。
吴霁心就更不知道了,他来了北京后被直接送进了研究所,一次都没有出来过。
“要不然去书店?”吴霁心试探地问。
林頔没想到他要去书店,有点惊讶:“你在研究所里每天只知道做卷子,出来还要去书店?”
“嗯,我喜欢书。”
吴霁心实在没什么爱好,他以前好像喜欢打篮球,喜欢打辩论,不过那时小时候的事了,他记不得了。
吴霁心忽然发现自己的大脑很会投机取巧,一旦自己感到痛苦,会自动选择“记不得”。
附近的书店林頔倒是熟悉,他带着吴霁心去了附近一家有着巨大展示台的二十四小时书店。
巨大展示台上展列着每月销量的前一百本书,许多人站在它面前,叽叽喳喳地指挥同伴为他们拍照。
林頔蹙眉,指着展示台问吴霁心:“挑一挑?”
吴霁心摇摇头,说:“我想去后面看看。”
后面是按国别分类的书架,俄国文学区贴着一张巨大的契诃夫像,他戴着纯黑色带镜框链的眼镜,直视着他俩。
后面太静了,所有人都在安静地捧着书,林頔不敢用正常音量和吴霁心说话,小心翼翼地凑到吴霁心耳边,嘴唇几乎要碰到他的耳廓,“去看看?俄国文学有意思。”
吴霁心感到耳边传来轻轻的呼吸声,他甚至不确定林頔的嘴唇究竟有没有碰到自己的耳朵,就猛然间感到有些晕头转向。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忽然产生这种感觉,大概是室内的空调太热了。
他跟着林頔走到一列书架旁,学着林頔的样子,凑到他耳边轻轻说:“俄罗斯很美,书很好,可惜我没去过。”
林頔感到一阵酥麻的感觉从四肢涌向他的心脏,如果按教科书上的话来说,突触接受到外部刺激传给了他的神经元,林頔看着面前整齐的书列,内心却在想,我的丘脑,内啡肽和多巴胺。
吴霁心在翻一本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模样认真。
林頔没说话,侧着脸看他。他刚从刚刚的酥麻中缓过来,此刻看着这样认真的身影,又想到他们早晚还要回研究所,内心顿时涌起巨大的悲凉。
伟大的俄国作家,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