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4

应你,即便草原反叛,只要他们不打过洛川,朕便不会做得太绝。”
  齐颜:“好。”
  于是,齐颜将这个浇水铸城的法子告诉了南宫静女,并说道:“陛下大可在洛川结冰后直接在洛川上修筑一道工事,只要有足够的水即可,在城墙上架设大弩用作防御,这样做基本不用花什么银子,而且待到工事融化洛川的冰层也不稳了,如此年年反复,洛北便再无进犯的可能。”
  南宫静女听完眼前一亮,一把掀开被子,急急忙忙穿上了衣服。
  南宫静女:“你再睡会儿,朕要去找工部商议此事是否可行。”
  齐颜:“陛下……别忘了与臣的约定。”
  南宫静女穿好衣服后,坐到床边,郑重地对齐颜说道:“我知你心,也替这天下百姓感谢你的大义,朕答应你,只要能将草原拒于洛川之北,朕绝不挥军北上。”


第285章
  惟愿一梦终不醒
  齐颜的提议很快得到了通过,工部尚书更是盛赞女帝陛下,曰:陛下奇谋之才,吾等策马所不能及也。
  南宫静女听到如此赞誉自然是欢喜非常,她的缘君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这样耀眼夺目,若是没有她的这个计策,还不知道朝廷要多么被动呢。
  工部联合户部算了一下,按照齐颜的这个计策,不仅绵延工事朝夕可成,而且工程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需要在冰城墙上架设一些大弩和投石车,这些根本花不了什么银子,最主要的是:这道工事可以直接修建在冰封的洛川之上,一方面可以用冰凿在冰封的河面上凿出几个窟窿来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洛南之地赢取战略纵深,简直是一石二鸟的妙计!
  不日,太尉公羊槐便点了五万精兵,连同工部官员,御医团以及过冬的粮草向洛川进发。
  又过了一个多月,京城也降下了第一场大雪,与雪花同来的是一封急奏,上奏人正是太尉公羊槐,还有一个被蒙了红绸缎的物件被一同送到了朝堂上。
  观这红绸所遮之物,高三尺由余,四四方方,南宫静女命人将红绸撤去,红绸之下竟然是一块石头,不知这石头表面蒙了何物,竟泛出绿莹莹的光泽,而且仔细一看上面居然还有字!
  南宫静女展开奏报一看,公羊槐先是报告了洛北之行一切顺利,御医在井水中发现了毒素,解药正在研制中,目前将士们的饮用水已经由井水改为了江水,待解药研制出来以后,所谓的瘟疫就会消失。
  公羊槐还说,这毒非常之蹊跷,因为按照渭国的习俗凡是饮用井都会在里面养一切活物,比如龟,鱼,青蛙等,防的就是被人投毒,可是井中的动物都还活着……人却偏偏中毒了。
  这也是为什么军中将士会大面积中毒的原因,井中尚有活物谁也不曾想到井水中会有毒!
  好在公羊槐事先得到了南宫静女的暗示,按照这个思路逐一排查,分别在每个井中取水,经过御医研究发现:这种毒居然必须要遇到酒才会毒发!
  此时的洛川已是冬天,烈酒是将士们夜里用来驱寒的必需品,夜里冷了喝上一口保证身体暖融融的,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大范围的中毒事件……
  而这块石头,是公羊槐在洛川上发现的……
  他们抵达洛川之时洛川上已经薄冰,一望无际的洛川之上这块石板尤为醒目。
  试问江水上怎么可能浮着石头呢?
  渭国本来就十分笃信天命术数之说,公羊槐不敢怠慢,命人将这块石头抬了回来,见上面竟然还有一首诗。
  公羊槐研究了好一阵也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在工部官员的建议下,将这块石头蒙了红绸送回京城。
  南宫静女放下奏报走下御阶,来到石板前一看,石板上果然有字:“龙怪潜溟波,凤阙澄秋色,相去日已远,和光起禁城,可怜寒食月,保境需安民,太液仙舟迥,平时怀独往。”
  南宫静女秀眉微蹙,这是什么歪诗?简直是狗屁不通。先不说内容一塌糊涂,连最基本的平仄也没对仗工整。
  南宫静女自小就是不太相信这些风水术数之说的,求神拜佛更是能免则免,几乎是看到这石板的同时,她便本能地将这块石板和前朝公主联系到了一处,于是说道:“来人,把这块石头给朕抬出去扔了。”
  一言出,掀起轩然大波。
  几位老臣纷纷出列,劝谏道:“陛下三思啊,天降石刻,必有缘由!这……这怎么能随意丢弃呢?”
  户部尚书:“臣附议,陛下万万不可随意丢弃啊,说不定是上天对大渭的诏示,若不善待恐降下神罚,万万丢不得!”
  南宫静女倍感无奈,又扫了一眼石板上的内容,估计这首歪诗出不了什么幺蛾子才松口:“好吧,那就把它存放到珍宝阁。”
  礼部尚书:“启奏陛下。”
  南宫静女:“讲。”
  礼部尚书:“陛下,臣以为这石板竟能立于江上,内里定有玄机。况且自古便有无字天书,今又有石刻降世,万万不可轻视。不如将这块石板交给观天司,请他们参详玄机。”
  南宫静女:“什么立于江上?公羊槐在奏报中明明说了,洛川已经冰封,既然江面冰封便人人都可踏足,你能保证这块石板不是有心人故意为之?洛川冰封,车马都行的,区区一块石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礼部尚书见女帝如是说,脸色变了几变,固执地劝道: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