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白水和鱼肉。
“多谢。”童冉接过放到空了一大半的桌子上,又把小虎抱了上去。
小虎探头嗅嗅,没有刚才冒红泡的锅子里那种刺鼻的气味,它放心伸爪子一捞,吃了起来。
童冉想水煮鱼很久了,干辣椒最近才上市,宫里头都还没有,范氏则掌握着大批货源。他两天前写下了做法,让苏近转交给范恒,今天楚钧下朝后便催着他换衣服,微服来了范氏的酒楼。
童冉从红汤里夹起一片鱼肉,随便吹了吹,送进口中。
味道不错!
童冉在心里给范氏的厨子点了个赞。
楚钧的筷子还悬着,眼睛往小虎的白水煮鱼瞟去。
“快尝尝,很好吃。”童冉道,给自己又夹了一块。
楚钧喉头滚动,做了个吞咽的动作,终于如壮士断腕一般,夹起一块红汤里的雪白鱼肉,吹了吹,塞进口中。
“好不好吃?”童冉笑看着他。
味道意外得鲜美,竟然不怎么辛辣。楚钧嚼了两口,喜欢上了这个被童冉夸赞了很久的菜。
不过他面上毫无表示,木着脸嚼了两下后道:“辣。”
“这还辣?”童冉诧异。
楚钧放下筷子,脸上突然泛起笑容:“不信的话,你来尝尝。”他指着自己沾染了红油的嘴唇说道。
第170章 番外三(3)
“脏死了。”童冉瞪了楚钧一眼, 转头掩饰嘴角的笑意,夹起小虎碗里的一块鱼肉,亲手喂给它吃。
小虎一口吃掉,喵喵叫着来蹭童冉的手。
楚钧在心里回顾了一遍橘猫的一百种做法, 狠狠瞪了眼那条得意忘形的猫咪, 把自己沾了红油的嘴擦干净道:“现在干净了。”
“你。”童冉语塞, 这还没完了?
“外头看不见。”楚钧道, 他们坐在临窗雅间, 靠走廊的一侧有门, 另一边是三楼的高度,能俯视周围最高只有二层的建筑, 粗粗看来,确实不会有人看见他们在做什么。
除了小虎。
楚钧起身走到童冉身边,越过他, 一把拎起刚刚捞到一片鱼肉的猫咪小虎。
“喵!”小猫的鱼肉掉了, 它凄厉地叫了一声,被罪魁祸首放到了没有鱼肉的地上。
“趁现在。”楚钧扶住童冉的肩膀。
“你别欺负小虎。”一只手掌撑住楚钧的下巴, 童冉毫不留情地挡住他,单手捞起猫咪小虎,“人家在吃东西,你跟它过不去做什么?”
“它……”楚钧语塞, 他总不能说, 自己吃一只猫咪的醋, 因为童冉会喂它吃东西吧?
当年他还是楚崽崽的时候, 这可是他的专享待遇。
“卖报啦, 卖报,今天的报纸!”
雅间窗外传来一叠喊声, 在各种粗大的嗓门里,显得格外清脆。
童冉靠窗往外探头,一名报童从另一条街拐了过来,他斜背着一个布包,一手拿报,卖力地叫卖着。
“这就是你说的报童?”楚钧不知何时坐到了他身边,自然而然地搂住他的肩膀。
“嗯,他们现在都受雇于范氏报社,有一定的底薪,卖出一定数量的报纸后还有提成。”童冉道。出版报纸的事情是他一年前提出的,那时大成的活字印刷已经颇具规模,造纸技术在他的有意推动下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已经初步具备了发行报纸的条件。
然而,报纸报告时事的功能遭到了朝中部分大臣的反对。
报纸的出现,意味着只要认字,即使普通民众也能很快掌握国家的动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士族阶层的话语权,进一步剥夺了他们对国家的控制力。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报纸的出现令政令的发布更为通畅,朝廷有了更多的渠道发布政令,同时也有足够的篇幅向普通民众解释,并且对他们的想法做出一定程度的引导。这里面也包括思想的传播。
楚钧刚从童冉这里了解到报纸的运作模式,便有了让范氏开办报社的想法。
只是他同时想在礼部开辟一个传媒司,主管以后可能的越来越多的报纸和杂志,这遭到了一部分文武大臣的反对。所以直到三个月前,范氏的报纸才终于面世,最近一个多月,又陆续有一些其他人办的报纸出现。
其中有议论政事、传播思想的,也有无关政事,刊登一些城内大小事件,或者连载话本小说的。
从报纸的普及速度来看,颇受城内百姓的欢迎。
“报纸出来后,还带动了很多家庭把孩子送进公塾。”童冉道,“这我也没想到,似乎是因为报纸上一些宣扬认字的好处的文章。”
“你一直希望做到全民识字,这是好现象。”楚钧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童冉感叹。
大成的识字率最多百分之十,通过他的努力,城里面开始有许多孩子进入朝廷在各处开办的免费公塾。
公塾每天上半天课,教授语文和算术,一旬休息一天。
这对大部分城里的人家而言,不算负担,但对于农村要干农活的人家来说,放着半大小子不干活,让他去读书识字,实在负担不起,所以肯送孩子进公塾的还是少数。
“呜哇!”小虎吃饱了,跳进童冉怀里,脑袋蹭蹭他的手臂撒娇。
童冉揉揉它的毛毛,跟楚钧闲聊道:“今天的头版应该是红薯和土豆上市的消息,宫里他们也送来不少,我明天教小厨房弄烤红薯给你
“多谢。”童冉接过放到空了一大半的桌子上,又把小虎抱了上去。
小虎探头嗅嗅,没有刚才冒红泡的锅子里那种刺鼻的气味,它放心伸爪子一捞,吃了起来。
童冉想水煮鱼很久了,干辣椒最近才上市,宫里头都还没有,范氏则掌握着大批货源。他两天前写下了做法,让苏近转交给范恒,今天楚钧下朝后便催着他换衣服,微服来了范氏的酒楼。
童冉从红汤里夹起一片鱼肉,随便吹了吹,送进口中。
味道不错!
童冉在心里给范氏的厨子点了个赞。
楚钧的筷子还悬着,眼睛往小虎的白水煮鱼瞟去。
“快尝尝,很好吃。”童冉道,给自己又夹了一块。
楚钧喉头滚动,做了个吞咽的动作,终于如壮士断腕一般,夹起一块红汤里的雪白鱼肉,吹了吹,塞进口中。
“好不好吃?”童冉笑看着他。
味道意外得鲜美,竟然不怎么辛辣。楚钧嚼了两口,喜欢上了这个被童冉夸赞了很久的菜。
不过他面上毫无表示,木着脸嚼了两下后道:“辣。”
“这还辣?”童冉诧异。
楚钧放下筷子,脸上突然泛起笑容:“不信的话,你来尝尝。”他指着自己沾染了红油的嘴唇说道。
第170章 番外三(3)
“脏死了。”童冉瞪了楚钧一眼, 转头掩饰嘴角的笑意,夹起小虎碗里的一块鱼肉,亲手喂给它吃。
小虎一口吃掉,喵喵叫着来蹭童冉的手。
楚钧在心里回顾了一遍橘猫的一百种做法, 狠狠瞪了眼那条得意忘形的猫咪, 把自己沾了红油的嘴擦干净道:“现在干净了。”
“你。”童冉语塞, 这还没完了?
“外头看不见。”楚钧道, 他们坐在临窗雅间, 靠走廊的一侧有门, 另一边是三楼的高度,能俯视周围最高只有二层的建筑, 粗粗看来,确实不会有人看见他们在做什么。
除了小虎。
楚钧起身走到童冉身边,越过他, 一把拎起刚刚捞到一片鱼肉的猫咪小虎。
“喵!”小猫的鱼肉掉了, 它凄厉地叫了一声,被罪魁祸首放到了没有鱼肉的地上。
“趁现在。”楚钧扶住童冉的肩膀。
“你别欺负小虎。”一只手掌撑住楚钧的下巴, 童冉毫不留情地挡住他,单手捞起猫咪小虎,“人家在吃东西,你跟它过不去做什么?”
“它……”楚钧语塞, 他总不能说, 自己吃一只猫咪的醋, 因为童冉会喂它吃东西吧?
当年他还是楚崽崽的时候, 这可是他的专享待遇。
“卖报啦, 卖报,今天的报纸!”
雅间窗外传来一叠喊声, 在各种粗大的嗓门里,显得格外清脆。
童冉靠窗往外探头,一名报童从另一条街拐了过来,他斜背着一个布包,一手拿报,卖力地叫卖着。
“这就是你说的报童?”楚钧不知何时坐到了他身边,自然而然地搂住他的肩膀。
“嗯,他们现在都受雇于范氏报社,有一定的底薪,卖出一定数量的报纸后还有提成。”童冉道。出版报纸的事情是他一年前提出的,那时大成的活字印刷已经颇具规模,造纸技术在他的有意推动下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已经初步具备了发行报纸的条件。
然而,报纸报告时事的功能遭到了朝中部分大臣的反对。
报纸的出现,意味着只要认字,即使普通民众也能很快掌握国家的动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士族阶层的话语权,进一步剥夺了他们对国家的控制力。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报纸的出现令政令的发布更为通畅,朝廷有了更多的渠道发布政令,同时也有足够的篇幅向普通民众解释,并且对他们的想法做出一定程度的引导。这里面也包括思想的传播。
楚钧刚从童冉这里了解到报纸的运作模式,便有了让范氏开办报社的想法。
只是他同时想在礼部开辟一个传媒司,主管以后可能的越来越多的报纸和杂志,这遭到了一部分文武大臣的反对。所以直到三个月前,范氏的报纸才终于面世,最近一个多月,又陆续有一些其他人办的报纸出现。
其中有议论政事、传播思想的,也有无关政事,刊登一些城内大小事件,或者连载话本小说的。
从报纸的普及速度来看,颇受城内百姓的欢迎。
“报纸出来后,还带动了很多家庭把孩子送进公塾。”童冉道,“这我也没想到,似乎是因为报纸上一些宣扬认字的好处的文章。”
“你一直希望做到全民识字,这是好现象。”楚钧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童冉感叹。
大成的识字率最多百分之十,通过他的努力,城里面开始有许多孩子进入朝廷在各处开办的免费公塾。
公塾每天上半天课,教授语文和算术,一旬休息一天。
这对大部分城里的人家而言,不算负担,但对于农村要干农活的人家来说,放着半大小子不干活,让他去读书识字,实在负担不起,所以肯送孩子进公塾的还是少数。
“呜哇!”小虎吃饱了,跳进童冉怀里,脑袋蹭蹭他的手臂撒娇。
童冉揉揉它的毛毛,跟楚钧闲聊道:“今天的头版应该是红薯和土豆上市的消息,宫里他们也送来不少,我明天教小厨房弄烤红薯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