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民也渐渐没有了信仰。
  他们开始把心放在贵族身上,希望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无论是战争时代还是和平时代,做出牺牲的永远不会是贵族,只会是平民,当初梅特维亚的招亲仪式在维特帝国的帝都火热度持续不降,甚至还有人对她抱以善意,这都是因为他们处在绝对安全绝对繁华的地方,感受不到战争为他们带来的真正痛苦。”
  能在帝都生活得下去的人们,绝大部分要么是与大大小小的贵族有一定牵扯关系,要么就是擅于经营的富商,因为他们就生活在帝国的最关键的地段,他们永远都处于绝对高级的防御罩之中,无忧无虑,只要有利益就能让他们抛弃那轻飘飘的“仇恨”。
  可是,那些生活在帝都的人的无忧无虑,都是用底层平民们的鲜血和白骨堆砌起来的。
  他们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无法体会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和面临死亡的绝望,那是因为有人将这些东西拦在了他们看不见的地方。
  而他们的亲近魔族的行为,确实会让那些饱受战争折磨和屈辱的平民们感到深深的失望。
  “失望越来越多,就会造成越强大的反弹,而一旦有大量平民参与谋逆之中,魔族好不容易才用利益打动的贵族阶层会被清理,到时候想要再与人族相安无事地共同生活在艾斯维诺,难度无疑会大大增高。”
  没有哪一方势力会一直处于上风,天道永远是公平的,魔族会击溃人族,人族也会在受尽压迫后,将所有的痛苦统统报复回去。
  而梅特维亚想要制止的,就是魔族逐渐式微的结局。
  “为了能让魔族不被人族反噬,选择明责保身,大大减轻人族高层的压力,让他们在失去‘外忧’后,将注意力移到不听话的平民身上,转而去处理‘内患’,确实是很不错的手段。”他们说。
  仇恨是一种很容易被遗忘,却又很难遗忘的事物。
  底层的经历过战争的平民百姓,会因为亲人的去世,生活的艰险,从而将他们对魔族的仇恨延续下去,然而一旦魔族放低姿态,甚至主动退让,他们的仇恨便会转移到统治者身上来。
  白莞莞在曾经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困惑过很久,为什么许多造反者在最后不喜欢自立为王,他们明明大权在握,却不亲自上任,而是偏爱于立一个傀儡皇帝在他们手下。
  这样有什么好处?虽然那皇帝对他们言听计从,但也会造成隐患啊。
  这个困惑一直深深扎根在白莞莞心底,有时候聊到有关权势问题时,她也问过梅特维亚,想寻求一下这位精通政事的女人是怎么看的。
  而不同于白莞莞的困惑,梅特维亚在听到这句话后,反而露出一个微微赞许的神色来。
  “这样做,是一个非常理智的行为,”梅特维亚这样对白莞莞说,“因为人的情绪是很诡异的,他们很容易迁怒,很容易将仇恨从他们本应该仇恨的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同样也是受害者的人身上。”
  如果那些侵略者并非是被压迫才发动战争的,如果那些人的动机仅仅是出于对权势和利益的欲/望,那么动机不纯的他们在改朝换代,自立为王后,平民们饱受战争折磨,会把痛苦释放到新皇的身上。
  就像魔族,如果魔族直接取代帝国的统治者,成为新的统治者,绝大部分人族都会因此对魔族深恶痛绝。
  “但如果,他们不去成为统治者,反而还拥立原来的皇帝做傀儡,这样的话,平民们所仇恨的人,就会从侵略者变化成那些傀儡皇帝。”
  因此,当魔族表示退让,表示只要得到一些便利后就不会触动人族皇帝的统治后,那些平民们就会将仇恨从魔族身上挪开,转移到皇帝身上。
  他们会觉得是皇帝昏庸无能,他们会唾弃贵族们的懦弱,哪怕在这场战乱之中,其实皇帝和贵族也是受害者,哪怕他们真正该厌恶的人,其实应该是魔族才对。
  而这样巧妙转移仇恨的心理战略,白莞莞早就在日常生活里就可以感受到。
  从小地方来说,平常父母为了逼迫学生学习,通常会立一个靶子,立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来催促学生去学习。然而在逼迫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孩子会厌烦会讨厌的,不是真正逼迫他们的父母,而是那个莫名奇妙就被拿来立靶子的“别人家的孩子”。
  从大的地方来说,直到现在,许多种花人都不会去厌恶当初的侵略者八国联/军,反而会觉得是清/皇朝无能,即使真正发起战争带来灾难的是联/军。
  虽然这些当权者确实有所不足,但因为这些巧妙的手段,施害者巧妙地将自己的包裹甩掉,让自己彻底变得清清白白。而那些傀儡也因此迫不得已承受所有的仇恨和责任,即使这些责任早就远远超过了他们本应该承受的范围。
  梅特维亚深谙上位者应该掌握的心理战术,因此在一系列的行为里,她很容易就能抓住维特帝国上层所作所为的一些缺陷,将本该自己承担的仇恨转移到帝国身上。
  尤其在两百年前,她直接退到幕后,主动回去了大陆阴面,只留大部分的魔族和少许可以代表她发话的手下留在魔域。
  这样一来,人族原本蠢蠢欲动即将破蛹而出的反抗力量,全都被用在了内斗之中。
  梅特维亚对这些都不太关心了,只要不影响到她,不超出她的控制范围内,她都不会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