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5

“去二期发展?”
  杨芜知道敖木聪明,不过她自己想一想,又把这个说法收回了:“这也不见得是个好办法。毕竟谁都不知道往后什么政策。就好像现在是半公产,谁知道以后是不是全公产了。”
  物资匮乏的时候,将资源全部集中然后统一分配是最好的办法。不过这有一个缺点,就是那个时候,全民向上的激情就只剩下信仰来支撑了。
  这份激情一时半会儿也许管用,可谁知道时间长了呢?
  当知道不论干多少活,拥有的、吃的都是一样的,谁还愿意去更加努力的工作?就为了一句夸奖“你真棒”?
  所以,不到真正极端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敖木不知道杨芜的脑袋瓜里在想什么,不过见他不想继续说这个,便开口转移话题道:“对了,咱们说好几个月要买车了,是该买了吧。最近我看路上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咱们现在买一两辆不扎眼。”
  “都是电动车。”杨芜笑道。
  “看不起电动车?”敖木瞥了他一眼,“再说了,这避难所里你开车试试。光尾气排放的污染就能罚死你。”
  在末世以前汽车尾气排放就是环境污染的一大问题。当初是仗着地球足够大,汽车尾气虽说有污染,那这份污染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换做这密不透风的避难所试试?
  “你决定吧。”杨芜向后一靠,靠着敖木笑道,“买车以后你天天早上送我去上班。”
  “真等买了车不知道谁送谁呢。”敖木不解风情道。
  谈笑一阵,算是将买车的事情确定下来了。
  二期的第二段建设进行的比第一次还要快。一来有了足够的经验,这二来也是一期的避难所里壮劳力基本都会去二期赚一笔丰厚的积分。
  所以,从信息推送来看,这二段建设的进展是肉眼可见的,估计没有几个月就可以开放了。
  地表在城市之中,还有一部分人暂留在哪里。哪里会将生活资源集中。不过显然,他们的生活绝对算不上好。
  这些人有的是之前犹豫着不想进入避难所的,也有生存环境较好,可以先将搬入避难所的资格先给其他条件较差的。
  到时候,避难所一期的人也会搬入一部分人进入二期,人员进行平均一下。
  不过即便如此,从数据上看二期的人数都不会太多。
  不过这也不能按照眼下的人数来规划。
  有人在,人口总会提升的。只要吃喝不愁,还怕不生孩子吗?
  眼下要解决的,还是新生儿男女比例,以及产妇和胎儿的死亡情况。
  这个就是全球都要面临的问题了。
  家里车子还是买了。现在销售的电动车,多半还是末世前的存货。好在末世前,全国就是在推广电动车,这方面产量不低。不论是普通车、电驴,还是代步机,只要用得起电,价格都不算贵。
  不过杨芜这孩子,败家还是依旧在败家,即便是到了避难所里,依旧改不了他白家的本性。直接从各方面性能里挑了最好的一辆。别看用电,用起来对电量消耗上绝对不低。
  又买了一辆电动的房车。虽说敖木怎么看都不觉得这玩意有什么用,可杨芜就是坚持要买。家里几分又足够,就当这个土豪买下来了。
  张琳雅那边也买了车,不过相较于二人的土豪,她选择的是一个三轮的港田车。称重量不大,空间倒是不小。带上司机可以坐下四个人。适合她上班随手开。占地面积小,也不用担心停车挪车的问题。
  这一下子,一家人就多了三辆车。也幸亏眼下买车的人少,楼下的车位十分空余,否则非打起来不可。
  停车场内,还提供充电设备给电动车发电。这避难所里面本来就不大,这车子再怎么用也不可能出现停在半路上没电的情况。
  车子领回家的当天,大家拿着手机相互拍照。等拍完了,都围在一块看照片的功夫,杨芜拉着敖木到了房车旁边。
  “你说,这车能不能在外头行驶。”杨芜低声问道。
  电动车驱动没有烧油的过程,自然更不需要氧气的加入。
  敖木有些理解杨芜坚持买这个的决定了。
  “应该可以吧。”敖木道,“想回家看看了?”敖木问。
  杨芜由于些许,还是摇摇头:“还是算了吧。咱们这边也不算完全稳定。就算稳定了,这里离咱们家也太远了。这一路上,怎么充电都是个问题。再等一二年再说吧。”
  “那这车子买早了。”敖木调侃道。
  “早就早吧。买了放家里吃亏也安心。”杨芜看一眼房车,又笑道:“而且,也不见得白买了。这不就是个移动的小家吗?回头这车就停在你们医院。你要是下班晚了也不用回家,就在这里头好好睡一觉。等你放假,咱俩开车随便去哪里,随便一停咱们就算野营了,还能自己吃饭呢。”
  移动的小家。
  敖木品着这五个字,没回应。
  不过只听着杨芜简单几句的描叙,他就开始期待起来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身在医院的敖木,就得到了一个内部消息。
  上面决定,要开始招募一些年轻的女性让他们独立生活以此完成一项实验。
  其实实验内容十分简单。她们其他生活一切正常,只有一点。试验期间不会接触任何男性。实验时间为一年以上,三年终止。
  这期间,他们接触的科研、医护人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