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到哪里去。不过要是真成了书呆子,各位师侄,你们以后若是和他一起下山,可得多多照拂渊穆。”
现在的颜旭之已经会和师侄们开玩笑,而这玩笑开得让师侄们笑起来,加上能看到小师叔好看的笑容,怎么也得大声地应“好”。
这次抓周热热闹闹的结束,颜旭之和荀箫回家后,等两个崽崽熟睡,开始商量起以后属于孩子的路该如何走。
这一夜他们谈了许多未来,说到后来颜旭之看到荀箫皱成川字的眉头,一点点将其抚平后,一把揽过荀箫的肩,一起倒在床榻上,轻声道:“刚才还说呢,以后走到哪一步,看造化,我们现在这都是杞人忧天。”
荀箫愣了愣,看着近在眼前的颜旭之,没忍住,一口咬了咬颜旭之的唇畔,颜旭之任由他磨了磨。
而后,他感觉到颜旭之的掌心在自己的背上游走,吊起的心情缓缓回落,重新轻松下来。
荀箫对颜旭之耳鬓厮磨道:“也对,他们是你我的孩子,再不济也绝对比慕容煜他们家的强。”
颜旭之闻言,虽然觉得这种胜负欲没必要,但他还是颇为赞同地点头。
他们家两个娃,怎么样也绝对比慕容煜生的厉害。
接下来的日子,颜荀二人一边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一边教娃练武和认字习字。
两个奶包三岁的时候,颜旭之的小山头已经建起了一个大院落,练武堂和书房分别建在院子两边,形成两个小院子,中间隔着有好几间房间,互不干扰。
这时的颜清曜已经可以用荀箫做的木剑练完天流极剑法。
后来,荀箫让颜清曜接触了一下夜天宝诀录,然后惊喜的发现颜清曜竟然拥有修行夜天宝诀录的资质。
这对他和颜清曜而言都是天大的喜讯,也是从那天开始,颜清曜开始从修行外功朝着内功迈进。
荀渊穆则是每隔几日就要喝一大碗苦兮兮的汤药。
好在荀渊穆懂事,因为知道颜旭之他们是为了治好他身体的病症,所以每次都乖乖配合,其余时间就是从看话本到看四书五经,三岁便开始学习写字。写字这方面当然不能让颜旭之教。颜旭之就让尉迟逍这个笔精墨妙的师侄来教授。
一开始颜旭之也站在一旁学习,后来发现自己果然没有这方面天赋,果断放弃。
而荀渊穆在这方面却是极有天赋,颜旭之认为是遗传自荀箫的。因为,荀箫的字虽然比不上尉迟逍的,却比自己好太多。
两个孩子五岁的时候,颜清曜已经能够熟练使出天流极剑法和孤寒影剑法,但因为年岁还小,荀箫让她不要急于求成,稳稳地停在了第一层一年之久。
这时荀箫也会让其停下来,然后做几道好吃的菜或者让人下山买些好看的裙子和首饰送给颜清曜,颜清曜每次都忍不住诱惑收下,但只要收下她就将要面临更为严苛的指点。
而在这样艰难的习武之路上,能让颜清曜感到短暂安宁的便是在哥哥身边。
她每次觉得累了,就会逃离箫箫爹爹身边,跑到哥哥的书房。这一日,依旧如此,她一逃到书房,看到哥哥果然还在书房看书习字,桌上还放着冒着热气的汤药,一闻那味道,她忍不住皱鼻子。
等她走上前,垫着凳子趴到桌子上,便看到荀渊穆写出一个个字。
荀渊穆听到颜清曜的动静,抬头,微微笑了笑,然后继续抄写手边的书籍。
颜清曜只觉得哥哥的字写写得好看,看着看着枕着自己的手臂对哥哥的脸发起呆来。
哥哥的字好看,人更好看。
两个人影一前一后走到书房门口。
颜旭之早就察觉到书房有颜清曜的气息,走到门口时,看到颜清曜居然趴在桌上睡着了,他放轻了声音让荀渊穆过来拜见身后的人:“渊穆,这位是蔺高远蔺先生,以后便是你的先生。”
这一年来,荀渊穆从原来对着尉迟逍的字迹照虎画猫之外,还练出了一点独属于他的味道。
之前在江湖上总有人传有神童三岁识千字,五岁熟读四书五经,现在看荀渊穆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尉迟逍觉得不能再让自己教下去,否则只会误人子弟,提议让颜旭之请一位教书先生,而他首推的人,是他曾经救过的一个人,名叫蔺高远。
蔺高远曾如他的名字一般,是个志向高远之人,他想成为一个为国为民的父母官,后来他的刚正清廉却遭到官场各种弹劾,失意之下,蔺高远最终选择放下当初的志向,辞官回乡。
他开始做起教书先生,认为这样起码还能将自己一些想法用别样的方式告诉一个个思想上干干净净的孩子。
当年尉迟逍有恩于他,而他也终于等到报恩的时刻。加上尉迟逍在信上多次提及荀渊穆的聪慧,蔺高远亦是对这个神童极为好奇,当颜旭之亲自去请他的时候,他已经辞去书院先生之职,在家等候多时。
“接下来你和蔺先生好好聊聊。”颜旭之轻轻抱起熟睡的颜清曜,走到门口时看到来找颜清曜的荀箫。
荀箫看着睡着还在嘀咕“箫箫爹爹真坏”的女儿,无奈地笑了笑。
颜旭之对传音道:“你真是累着她了。”
荀箫也闹起脾气,传音回道:“我还给她买了不少新鲜玩意儿,本来还想给她,但看她睡得这般好,我突然又不想给她了。”
“知道你是为她好,但糖和鞭子用的次数多了,也会不管用,教你
现在的颜旭之已经会和师侄们开玩笑,而这玩笑开得让师侄们笑起来,加上能看到小师叔好看的笑容,怎么也得大声地应“好”。
这次抓周热热闹闹的结束,颜旭之和荀箫回家后,等两个崽崽熟睡,开始商量起以后属于孩子的路该如何走。
这一夜他们谈了许多未来,说到后来颜旭之看到荀箫皱成川字的眉头,一点点将其抚平后,一把揽过荀箫的肩,一起倒在床榻上,轻声道:“刚才还说呢,以后走到哪一步,看造化,我们现在这都是杞人忧天。”
荀箫愣了愣,看着近在眼前的颜旭之,没忍住,一口咬了咬颜旭之的唇畔,颜旭之任由他磨了磨。
而后,他感觉到颜旭之的掌心在自己的背上游走,吊起的心情缓缓回落,重新轻松下来。
荀箫对颜旭之耳鬓厮磨道:“也对,他们是你我的孩子,再不济也绝对比慕容煜他们家的强。”
颜旭之闻言,虽然觉得这种胜负欲没必要,但他还是颇为赞同地点头。
他们家两个娃,怎么样也绝对比慕容煜生的厉害。
接下来的日子,颜荀二人一边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一边教娃练武和认字习字。
两个奶包三岁的时候,颜旭之的小山头已经建起了一个大院落,练武堂和书房分别建在院子两边,形成两个小院子,中间隔着有好几间房间,互不干扰。
这时的颜清曜已经可以用荀箫做的木剑练完天流极剑法。
后来,荀箫让颜清曜接触了一下夜天宝诀录,然后惊喜的发现颜清曜竟然拥有修行夜天宝诀录的资质。
这对他和颜清曜而言都是天大的喜讯,也是从那天开始,颜清曜开始从修行外功朝着内功迈进。
荀渊穆则是每隔几日就要喝一大碗苦兮兮的汤药。
好在荀渊穆懂事,因为知道颜旭之他们是为了治好他身体的病症,所以每次都乖乖配合,其余时间就是从看话本到看四书五经,三岁便开始学习写字。写字这方面当然不能让颜旭之教。颜旭之就让尉迟逍这个笔精墨妙的师侄来教授。
一开始颜旭之也站在一旁学习,后来发现自己果然没有这方面天赋,果断放弃。
而荀渊穆在这方面却是极有天赋,颜旭之认为是遗传自荀箫的。因为,荀箫的字虽然比不上尉迟逍的,却比自己好太多。
两个孩子五岁的时候,颜清曜已经能够熟练使出天流极剑法和孤寒影剑法,但因为年岁还小,荀箫让她不要急于求成,稳稳地停在了第一层一年之久。
这时荀箫也会让其停下来,然后做几道好吃的菜或者让人下山买些好看的裙子和首饰送给颜清曜,颜清曜每次都忍不住诱惑收下,但只要收下她就将要面临更为严苛的指点。
而在这样艰难的习武之路上,能让颜清曜感到短暂安宁的便是在哥哥身边。
她每次觉得累了,就会逃离箫箫爹爹身边,跑到哥哥的书房。这一日,依旧如此,她一逃到书房,看到哥哥果然还在书房看书习字,桌上还放着冒着热气的汤药,一闻那味道,她忍不住皱鼻子。
等她走上前,垫着凳子趴到桌子上,便看到荀渊穆写出一个个字。
荀渊穆听到颜清曜的动静,抬头,微微笑了笑,然后继续抄写手边的书籍。
颜清曜只觉得哥哥的字写写得好看,看着看着枕着自己的手臂对哥哥的脸发起呆来。
哥哥的字好看,人更好看。
两个人影一前一后走到书房门口。
颜旭之早就察觉到书房有颜清曜的气息,走到门口时,看到颜清曜居然趴在桌上睡着了,他放轻了声音让荀渊穆过来拜见身后的人:“渊穆,这位是蔺高远蔺先生,以后便是你的先生。”
这一年来,荀渊穆从原来对着尉迟逍的字迹照虎画猫之外,还练出了一点独属于他的味道。
之前在江湖上总有人传有神童三岁识千字,五岁熟读四书五经,现在看荀渊穆只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尉迟逍觉得不能再让自己教下去,否则只会误人子弟,提议让颜旭之请一位教书先生,而他首推的人,是他曾经救过的一个人,名叫蔺高远。
蔺高远曾如他的名字一般,是个志向高远之人,他想成为一个为国为民的父母官,后来他的刚正清廉却遭到官场各种弹劾,失意之下,蔺高远最终选择放下当初的志向,辞官回乡。
他开始做起教书先生,认为这样起码还能将自己一些想法用别样的方式告诉一个个思想上干干净净的孩子。
当年尉迟逍有恩于他,而他也终于等到报恩的时刻。加上尉迟逍在信上多次提及荀渊穆的聪慧,蔺高远亦是对这个神童极为好奇,当颜旭之亲自去请他的时候,他已经辞去书院先生之职,在家等候多时。
“接下来你和蔺先生好好聊聊。”颜旭之轻轻抱起熟睡的颜清曜,走到门口时看到来找颜清曜的荀箫。
荀箫看着睡着还在嘀咕“箫箫爹爹真坏”的女儿,无奈地笑了笑。
颜旭之对传音道:“你真是累着她了。”
荀箫也闹起脾气,传音回道:“我还给她买了不少新鲜玩意儿,本来还想给她,但看她睡得这般好,我突然又不想给她了。”
“知道你是为她好,但糖和鞭子用的次数多了,也会不管用,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