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5

,结合前人的经验,摸索着做出来的罢了。”
  马钧听了这话,顿时觉得诧异。
  他虽通过机关术交谈,知道崔颂擅长墨家之道,可在崔颂拿出这几份图纸的时候,因为里面的结构对他而言,显得太过新奇与奥妙,他下意识地将之奉为神物,竟完全没往崔颂的身上想。
  哪怕崔颂自谦自己是在西汉机弩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经验进行改良,在他看来也已经是十分的了不起了。
  马钧心中升起了星星点点的钦佩。
  崔颂看出他神态中的敬意,飒然一笑:
  “勿需如此,君往后的成就,更甚于我。”
  被崔颂这么肯定,马钧不由一愣。他一直以来虽然坚定不移地喜爱着机关之术,日日研究,夜夜惦念,可实际上不止一次地迷茫过。
  哪怕他的养兄从未阻拦过他的这个喜好,也一直提醒他:“工为小道,道阻且长。在乱世中求得一线生机本就艰难,何论以小道谋生……”
  马钧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在乱世之中,他并没有任性的权利。
  所以穷困潦倒的他选择了入征为兵,只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想着农田里的农具,在脑中对其进行千万次的改良。
  弩的构图,他心痒痒了许久,却一直未曾得见。
  而军队中被誉为神兵的弩,他也没资格触碰,仅仅远远地瞧见过一次。
  可,哪怕没摸过弩,并不知弩的构造,他也曾凭借自己的尝试,做了一把威力有二十余步的木弩。
  如今,他不但见到了奥妙的军弩图,图纸的设计人还对他予以了肯定……
  马钧心中澎湃激荡,不确定的心被满满的自信充实。但凡接下来崔颂交给他的任务,他都鼓足了劲,拼命去做,立志做到最好。
  只撒了点蜜汁琼浆,就收获了一个激情满满的机械师,崔颂终在这场战役中成为了最大的人生赢家。
  五个月后,袁绍兵败官渡。
  兵败之始,便来源于令他闻风色变的远程弩。


第147章 荀谌
  沮授多次提议袁绍宜缓兵慢工, 打持久战,皆被袁绍无视。
  沮授见袁绍不愿听自己所言, 在兵败白马后变得更加急功近利,不由叹息:“主公骄纵而傲慢,臣子各怀异心,只怕这黄河, 就是我们的尽路。”
  沮授感慨的这番话马上被有心人传到袁绍耳中。
  袁绍大怒:“平日里危言耸听, 此番紧要关头,竟还来咒我!”
  又传来沮授称病的消息, 袁绍冷笑道:“这是用挂印来向我表达他的不满呢?传我的命令,既然监军病了, 那就扛着他行军,拿最好的药治着。”
  沮授的苦闷暂且不提,看似被袁绍信重的郭图, 心里其实也十分地苦逼。
  别人都当袁绍猜忌沮授,而对郭图无比信重。可只有郭图自己知道,袁绍对他的信赖浮于表面,几次提拔都是为了拿他牵制威望深重的沮授。
  不止如此,众人眼中的“袁绍时常采纳郭图提议”, 也有很大的水分。
  郭图之策, 不管是优是劣,袁绍都只听一半。
  这让郭图心中郁卒无比。
  这一日,郭图又一次领了袁绍的“封赏”,走出营帐的时候, 迎面碰上同为幕僚的荀谌。
  荀谌与郭图同为颍川人,出自世家大族荀氏,是侍中荀彧的亲兄弟。
  因为是同乡,郭图与荀谌的关系还算不错。
  他与荀谌打了个招呼,随意聊了几句,荀谌便客气地与他道别,抬步离开。
  郭图望着荀谌谦和低调的背影,不免有些感慨。
  荀谌此人富于才华,若非他的游说,当年韩馥不会那么爽快地把冀州拱手奉上。
  只可惜他与袁绍的关系始终相交如水,近年来未有出众的表现,沉匿不前。
  郭图感慨完同乡,又想到了袁绍。
  袁绍生于高门名流,名望深重,勇武有威。曾经的他,以高贵的出生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士人前来效忠,振呼百应,可时日一久,他的缺点逐渐暴露,与众幕僚的关系亦陷入微妙的冰点。
  他惯以出身、外貌评定他人,又易受感情左右,迟而未决、外宽内忌、矜持自负。
  当你未得罪他时,他同你千好百好,一旦你让他心生芥蒂,或让他的脸面下不了台,他将视你如敌,长久地记恨着。
  想到因为触怒袁绍而被关起来的田丰,郭图心有戚戚焉,决定以后务必以袁绍的心情为首,什么忠心谋划,那都是虚的。
  郭图倒不是没做过投奔曹操的打算,只是曹操那边已有荀彧、荀攸这样的人才,不但个个优秀,还是在曹操建业初期就入帐的。如果他改投到曹操帐下,势必不能进入中心层,还不知道要花多少年才能出头,还是留下来更划算。何况,此次战役,袁绍的实力比曹操强上太多,袁军上下所有人都认为己方会赢,区别只是所耗时间的多少罢了。
  因此,哪怕袁绍因为实力大涨、已有霸主之势而越加骄矜;哪怕他变得不再那么喜爱“察纳雅言”,开始我行我素、分不清轻重,袁军中亦没有多少想要叛离,转头投效曹操那边的人。
  比起袁军,曹操军队中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由于实力差距,不管曹操用了多少安抚人心的计策,哪怕曹操在这场战役的开头漂亮地赢了一把,曹营中的文臣武将也没几个人相信曹操最后能赢,一个个表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