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

  π取近似值3.14,更精确的则是3.1415926……无限不循环小数。
  崔颂背过“山巅一寺一壶酒”的口诀,可以记到π小数点后20位,加上正确的公式,他算出的,才是更为精确的答案。
  崔颂报出了另一个数,贺纬不信,指责崔颂随意编造答案。
  正待反驳,忽有一道清亮的声音高声扬起,透着桀骜与漫不经心。
  “既如此,何不检验一番?”
  众人闻声看去,只见羊肠小道走出一名少年,约莫与崔颂差不多大,披头散发,却是戴着一只峨冠,眼似冷剑,鼻若玄胆,穿着一身随意的长服,博带曳地,脚踏木屐,款款而来。
  少年理也不理对他怒目而视的贺纬,绕路走到崔颂身前。
  他的面容虽比崔颂小上一些,身量却是充足,不止高于崔颂半尺,就连周遭的成年人,都要比他略矮一些。
  因着他的迫近,仿佛这一片的空气都盖了下来,厚重而沉淀。
  “这算法既是你想的,那你也便花些金银,做几个小玩意儿,来证明你所说的并非妄言?”
  少年的身体略微前倾,直勾勾地逼视崔颂,眼中好似带着审视,又好似什么都没有。
  被无视的贺纬不由讥道:“怎么,你觉得他那荒谬的算法是对的?或者说……你也是‘一赋笑千秋’的这位崔郎的拥趸,赶不及地替他发言,来征讨我这不自量力的寒士?”
  “一赋笑千秋?”少年慢悠悠地吐出这个词,侧眼睇向方脸儒士,本就逼人的气势变得愈加猖狂。
  先前骂过崔颂“张狂”的老儒士,这回才算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张狂”。
  “打油之作,如何‘一赋笑千秋’?”
  贺纬被少年贬低的言辞弄得一愣:这人不是站在崔颂那边的?
  他试探着问:“足下以为崔郎之才如何?”
  少年轻笑,似哂似嘲。
  他轻启薄唇,平静而笃定地吐出四字:
  “不过尔尔。”
  不过那样罢了。
  贺纬心中一喜,正要与少年套近乎,却听对方话音一转。
  “——之于我而言,不过尔尔;尔等无知无识的鼠辈,却是拍马也不及的。”少年勾唇,修长的手指轻点园子东边的草圃,“何况,你们拍的还不是马,而是驴。”
  少年用的词是“你们”。
  这一回,不止贺纬脸色难看,被少年扫视过的诸多士子亦面露愠色,怒目而视。
  崔颂被少年嚣张的姿态与拉仇恨的本事惊呆了,忍不住问出了在场之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君是何人?”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避免误会,郑重声明:
  这里出来的不是郭嘉……重要的事情说一遍。因为奉孝比颂颂大一岁,而不是小。虽然同样不羁,但没这么狂(至少表面上)。
  虽然我很想让郭嘉立即出场……然而!
  (捧大脸比心)有一个词叫压轴。
  。
  [1]算筹:古代计算用的小木棍


第12章 洛阳文会[3.5]
  少年扫了他一眼,傲然道:“南阳祢衡。”
  人群中有人发出了不屑的笑声。
  他们表示:这是谁啊?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乳臭未干、毫无名气的小子竟敢这么狂?
  而崔颂,他此刻有点懵,但懵着懵着,他也就习惯了。不就是三国名士跟大白菜一样降价甩卖,时不时地冒出一个吗?这个文会连荀彧都出现了,跳出一个祢衡应该不稀奇……吧?
  对于祢衡这个名字,崔颂不可谓不印象深刻。
  毕竟这个人可是三国第一脸T,孔融的忘年之交,骂过曹操,喷过刘表,羞辱过黄祖。曹操的一众大将、智囊团,都被他贬得一文不值。
  借面吊丧——就是祢衡用来损荀彧的词。连王佐之才的荀彧都被评价“徒有其表只是长得好看罢了”,自己被嘲一句“不过尔尔”……大概可以当赞扬听?
  而且,比起祢衡喷黄祖的那句“死公”(死老头子),他对自己算非常客气的了。
  从客观上而言,还算是帮他解了围。
  想到这,崔颂投之以桃地行了一礼:“就按祢兄弟所言,由颂为大家检验一二。”
  祢衡毫无愧色地受了这礼,没有多搭理崔颂,踩着他的小木屐,嗒嗒嗒地走到树下,一个人拢袖站在那,颇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
  崔颂在现代见过的怪人多了,对他的无礼全不放在心上。他满脑子想着“检验”的事。考虑到用排水计体积法,古人可能不会认同,他决定做两套模具,更直观明了地证明答案。
  做模具需要时间,士子们热闹不嫌事大地杵在原地,没有几人走开。甚至,在园林其他地方,原本没有参与这事的士子在听到风声后,竞相地往这边赶。不一会儿,南面的花苑就被密密麻麻的人群占领,连个空闲的落脚处都找寻不到。
  崔颂望着这黑压压的人群,觉得脑袋都大了一圈。
  更头大的是,不少士子“慕名”过来与他攀谈,一茬走了还有一茬,令他想尿遁都不得。
  可偏偏他还要维持所谓的“风度”,咬文嚼字地与他们周旋。
  这个时候,在树下躲闲的祢衡就成了他的羡慕对象。
  然而他的羡慕对象也没法再闲下去。
  因为人数渐渐增多,有一股人流渐渐往祢衡那个偏僻的角落移去。祢衡毫不吝啬地送了他们几个白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