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群护卫也不一定安全。何况外贼难挡,内贼更是难防。财帛动人心,君不见史书中有多少名将被手下士兵谋财害命,董卓的女婿牛辅就是因为钱财太多而被自己的属下联手杀害。
  山高路远,出远门实不是一个好选择。
  相比之下,留在京城反而是最安全的——如果董卓不入京的话。
  所以崔颂决定静观其变,暂时先留在洛阳。
  算起来,也该到汉灵帝驾崩的时候了。如果他的记忆没出错,汉灵帝死完蹇硕死,蹇硕死完何进死……等袁绍诸人屠完宦官,这才轮到董卓进京。
  他要想离开洛阳,至少要等到董卓入京的时候。
  介时兵荒马乱、朝局动荡,人人自危,幕后黑手必定无暇顾及于他。
  假若幕后黑手是蹇硕,则更不必担心——人都死了,还能从地府里派人来勾他魂吗?
  当然,就主观上而言,自从昨日绕府调查一圈后,崔颂就对“凶手是蹇硕”这个想法划了个小小的叉。
  倒也没有具体的证据与精准的推断,崔颂只是有这么一种直觉。如果刺客真是蹇硕派来的,杀人动机是因为白天的事……那么以这小心眼的程度,在刺杀未遂的情况下,不报复府里的其他人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若真对他心存恶意,怎么也得杀几个家仆以恐吓他。
  然而没有。
  一击不中即退。没有死脑筋地死磕,也未迁怒于其他人。
  这“冤有头有债有主”的风格,有序犯罪的作风,实不像是为了点口头之争就来杀人的。未免自相矛盾。
  可,若是幕后之人不是蹇硕,那又会是谁呢?
  他一个未成年未当官,闲赋在家的读书人,谁会想要他的性命?
  问题又绕到了原点。
  原主招惹的仇人也好,便宜爹以前的政敌也罢,没有依据,猜了也是白猜,崔颂索性把这个问题抛到脑后,专心去想文会的事。
  这让无数学子向往,许多读书人挤破头想要参加文会,崔颂唯有两个字:狗带。
  对古代士人而言是天堂仙府的地方,于他而言不啻洪水猛兽。
  若要做个生动的比喻,那就是:平时常考10分的学渣被拉去参加全国奥数比赛,还是现场竞赛抢答版,被摄像机拍着全国直播,你说慌是不慌?
  崔颂苦思了整整一个晚上。以他的头脑,在仓促的时间里只想到了两个办法。
  一是装病。此乃下下策,实在没办法的办法。且不说这病没那么好装,昨天还壮如牛吃了三碗饭的人只隔一宿就病得下不了床的几率有多大,生病可是要看医生的啊,一把脉不就露馅?至于找个医生串通什么……不好意思,这个时代的医生大部分都很有职业道德,兼之时间紧凑,要找个道德败坏的医师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再退一步说,就是真给他找到了,串通成功了,有个装病的把柄落在医德败坏的人的手上,不亚于一颗定时炸弹。哪天被告发了,他也就可以原地爆炸了。
  至于腋下夹东西,肩上绑绳子什么的……血脉不通和虚弱脉象之间的区别,真当医师看不出来啊?
  如此看来似乎只有假戏真做……可是苦肉计也不是这么好用的,一来他没有自虐的倾向,二来古代医疗手段匮乏,随便一场大病就能让人立地升天,他可不想作死然后真把自己给弄死了。
  抛去以上几点不讲,装病本身也是可一而不可再。不可能每次碰到类似的事就装病,这样瞎子都能看出问题。这次躲过了,下次该怎么办?逃避终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所以这是下下策,能不用则不用。
  第二个办法是以攻代守,大大方方地去参加文会……然后借机离席。
  或者做个锯嘴葫芦,全程保持迷之微笑,最差也就是得个“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评价,怎么都比装病露馅要好。
  而且他还可以借机感受一下真正的名士风度与时下风气……这对他融入这个时代、拓展眼界是很有帮助的。
  于是,三天后,崔颂抱着“就这样吧还能怎么着”的心态,吃饱喝足,无所畏惧地去参加文会了。
  缇衣屐缕,金带玉佩,崔颂迈着公府步,在引者的引路下从容入场。
  不得不说崔家的基因甚是良好,无论是崔颂还是崔琰,颜值都堪称是全场巅峰,在一身华服的衬托下像是两团发光体,走到哪亮到哪,令人忽略不能。
  正史上记载,崔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民间轶事说他因为长得太帅而被曹操拉去捉刀,代替曹操去接见使者。使者拍马屁说:这魏王(崔琰)真TM帅,但旁边那个侍卫(曹操)更有气度,一定是英雄啊!
  虽是笑谈,足见崔琰仪容之美。
  由此及彼,崔颂的外表条件亦是十分优异。所以他在通过水盆见到自己样貌的时候,才会生出“还好在现代的时候不是长着这么一张脸不然都没办法出门”的想法。
  会场摆在太学内的一处空地上,蓁蓁草圃铺满各式席子,文士三三两两地结伴而坐,或友好交谈,或探讨文章,文会还未开始,就已呈现一派蔚然学风。
  崔颂本该是和侄子坐一起的,但他心里藏着不外道的想法,自然想离崔琰越远越好,遂找了个借口,单独进太学院的茅厕一游,回来的时候就成了孤家寡人。
  毕竟花园这么大,来与会的学子又这么多,添上太学学子足有千人,找不到侄子的身影也是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